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時間:2024-10-21 14:12:25 MBA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摘要:闡述了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從培養對象和社會需求兩方面入手分析了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途徑,對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創新
  
  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機制與社會力量聯合舉辦的獨立學院,是提升中國大眾化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據統計,目前全國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共318 所,在校生近200 萬人,可見獨立學院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商管理教育的興起和發展,加上工商管理專業相對于其他工科專業開設的門檻較低,全國大多數獨立學院都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因此,對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是獨立學院培養21 世紀管理人才的重大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獨立學院是依托母體院校辦學,因此在多方面都移植了母校長期積累的傳統與經驗,不可避免地借鑒甚至照搬公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案編制、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師資力量配備等方面大都按母體學校的模式運作。因此,獨立學院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母體院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同時,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出于節約教學成本,追求短期的辦學經濟效益等方面的考慮,在教學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授課的傳統模式,教學方法主要是以課堂和教材為中心的課堂講授,對實踐教學投入不足。
  
  二、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的依據,應該是基于對培養對象和社會需求這兩方面全面準確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這對獨立學院來說尤為重要。
  
  1.獨立學院學生素質分析。獨立學院的學生錄取分數在普通本科與普通專科之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批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較差,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弱點。但獨立學院的學生往往思維活躍、樂意接受新事物,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加強激勵和引導,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獨立學院的學生由于學費較高,因此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務實性較高,而工商管理專業大多社會性較強,專業知識過于理論化,很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很空洞,與企業管理現實有一定的距離。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認為所學知識不能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難以做到“學以致用”。鑒于以上分析,獨立學院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母體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根據自身生源的初始素質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因材施教,合理定位,研制出一套適合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2.社會對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筆者通過調研發現,目前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存在與實踐脫節的現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調研結果顯示,目前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缺乏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2)團隊協作能力和敬業精神有待加強;(3)工作中創造性不足等等。而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其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經得起社會的檢驗,只有這樣,才能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即必須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規格的需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
  
  三、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途徑
  
  1.明確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如何用一種發展的眼光培養學生,使他們能夠得到適合社會需要和個性特點的發展,是人才培養重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獨立學院最初是為了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因而它的立足點就在地方,所培養的人才首先是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同時,由于研究生教育和MBA 教育的迅猛發展,企業在選擇管理人才時有很大的余地,本科畢業生大都只能從基層的管理工作做起。鑒于此,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本文認為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基層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2.構建“5+2+1”的培養新模式。目前各高校基本采取“7+1”的培養模式,這種模式不能根本上解決理論脫離實際的痼疾,因此本文提出了“5+2+1”的培養新模式,即前5 個學期主要從事理論教學,并安排一定比例的的課程內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素質訓練和到企業進行的認識實習。第六七個學期,是理論學習與集中實踐各占一半,每個學期都要抽出半個學期進行集中實踐,其中的半個學期在校內實驗室進行專業綜合實習操作訓練、企業環境仿真實習、模擬職能崗位實習和企業業務流程的仿真實習,另外半個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基本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必備的方法和技能;第8 個學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除了在具體業務管理崗位上實習外,還要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對企業及其所在行業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發現存在問題,綜合運用理論和實踐知識提出解決方案。這種模式將集中實踐的時間由過去的一個學期擴展到了兩個學期,從而有利于形成學生的專業素質,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真正成為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3.建立“能力主導型”的課程體系。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設計應該以能力培養為中心,按照工商管理專業崗位的實際需要來精選教學內容,構建“能力主導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在加強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建設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知識素養的新型課程的設置,應增加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可選擇性,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實行分流培養。同時教材建設要了解實踐對理論的需求,加大教材建設的投入,加速教學內容的更新,提高教材質量;在教學計劃中,應減少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學時和課外培養課程學時,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采取“情景逼近式”教學模式。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創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達到這個目的,筆者認為,應該采取“情景逼近式”教學方法。該方法要求最大限度地實現整體教學過程對現代化專業實踐過程的模擬與逼近,使學生置身于模擬實踐的方針環境中,通過大量模擬實驗、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專題錄像討論、計算機模擬管理等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向實際的專業工作流程逼近,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活動中,參悟科學的管理規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5.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只有富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學生。要建設一支適應工商管理教育特點的具有雙師型素質的師資隊伍,首先,要充分調動教師投入實踐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鼓勵教師在搞好理論教學的同時,深入社會或企業開展科研立項、管理咨詢等活動,在實踐工作中獲取第一手資料,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實踐技能。其次,采取“請進來”的手段,聘請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高中級企業管理人員擔任實踐導師,指導學生的實踐實習活動。再次,學校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激勵競爭機制,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與能力,提倡教師的啟發性教學,以開發學生的潛能。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中國碩士論文網提供大量免費工商管理碩士論文,如有業務需求請咨詢網站客服人員!
  
  參考文獻:
  [1] 黃偉達,楊全才.論獨立學院學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5,(6).
  [2] 韓玉志.工商類本科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4,(12):53-55.
  [3] 張晨民,高靜穎.獨立學院“應用+技能+素質”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6,(5):74-75.
  [4] 鄔偉娥,傅志輝,張一青.獨立學院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與素質要求[J].消費導刊,2012,(6):25-26.
  [5] 安艷芬,袁國濤.獨立學院管理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淺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4-55.
  [6] 張瓊,朱克勤.獨立學院財經類人才培養模式新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5):34-37.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03-24

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證研究03-04

探析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03-18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03-28

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11-18

大型主機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03-22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03-11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技術+營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11-30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03-0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少妇 |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一区综合图区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