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電子作品互評方式的研究論文
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是一個在課改中很重要的問題。課程評價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絕大部分學生很看重對自己的評價。在信息技術學科中普遍認為:評價應注重學生信息意識和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修養、信息科學技術常識和能力的全面評價。此外,我認為,評價要的不僅是讓學生知道哪些知識掌握得好與不好,更應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潛能,促進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提高。因此,如何完善評價方式,使之更加客觀、全面,能起到正面積極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在上一學年評價學生電子作品時,采用了以學生互評為主的評價方式,下面,我將闡述這一初步實踐。
一、背景
目前,南京市的大部分學校中,信息技術學科都從傳統的期末測試的方式轉向了過程性評價。跟傳統的評價方式比起來,過程性評價是對課程實施意義上的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的三位一體的評價,是對學生持續的學習能力和態度的評價。在過程性評價的大背景下,教師都會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電子作品作出評價,傳統方式是教師從自己的技術、審美觀點作出的。但是,個人的觀點往往會帶上喜好,存在片面性。而現在的學生作品,又和傳統的作品不同。傳統的作業中給學生規定好如“文本為紅色……”這樣的要求下,教師一人對所有學生的作品作出評價,也沒有不妥之處,因為這種答案唯一。但是課改后,我們的作業給了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審美觀和評價標準,這樣再由教師一人進行評價,就會產生矛盾。如,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第六章網站制作過程中,要求學生給自己設計一個主頁標志。我上課班級中,一份學生的LOGO如圖1所示(Photoshop制作,眼睛眨動)。我對這個作業的評價很一般:首先用PS制作這個圖片,技術運用簡單;其次,對于高一學生來講,整體造型過于幼稚;再次,這個造型(沒有手臂)不是很適合,色彩及細節也不精致。但是該學生認為她的LOGO質樸簡單,完全符合她單純、可愛的性格。同學們也都覺得:看到這個LOGO馬上就能聯想到該同學,非常適合她。這種情況下,備課組老師進行了討論。就目前各個班普遍存在老師和學生的審美觀有不少的差別的現象,我們不再堅持學生作品單由老師一人說了算,而在班級中實行學生互評。你的作品,全班同學都來評價,最后,老師綜合大家的意見,再加上自己的觀點作出評價,而該評價與任何一個同學的評價是等份量的。
二、具體實施方案
機房局域網內為每個班級建立一個FTP空間,每次作業建立對應文件夾,方便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管理。依據以上條件,我們摸索了一套學生互評的方式:每個學生一學期共有Word、PS、Flash、網站等作品數份。每份作品以學號命名上傳至班級FTP相應文件夾。要求學生課上完成作品上傳后,剩余時間瀏覽其他同學作品,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填寫、提交作品評價表,包括優缺點、改進、作者綜合大家意見,可以再上傳自己改進后的作品。如在上述的案例中,盡管班級大部分學生都站在作者一邊,認為這個LOGO非常棒,也有同學贊同我的觀點,認為應該將女孩的手添加上去,在細節上做得更精致一些。后來,作者自我肯定的同時,也汲取了反面意見,對LOGO作了修改,給出了圖2的作品。
三、優點和不足
1.優點
(1)局域網FTP相當于公開的“作品庫”,每個學生可以瀏覽庫中全部作品并評價,同時學生個體可以依據評價表綜合大家的意見,找到自己的優缺點。對教師來說,可以避免因為個人單一的技術觀、審美觀而對學生造成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方向引導。因此,該方法對學生電子作品的評價相對更加客觀、全面,讓學生對自己的信息素養有了更深的了解。(2)由于有大數量的學生對一份作品進行評價,因此,即使很一般的作品,只要不是極差,總有學生能講出一兩個閃光點。如果是較好的作品,學生更不會吝嗇贊美的詞語。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特別是孩子。因此,該評價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作熱情,真正達到了評價的目標。
2.不足
(1)學生全面參與評價的熱情需要進一步激發。雖然要求學生對每個作品都進行評價,但不少學生只對關系較好的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其他只是看看。同時關系好的同學間存在心理的偏向,只說優點不說缺點,導致一些不是很完美的作品被評價得非常高,讓作者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2)課堂時間的分配。瀏覽作品、發表評價都需要時間,因此,在涉及電子作品的課堂中占用不少時間。盡管效果很好,但是在學期總課時的分配上感覺比較吃緊,最后有些課上得比較匆忙和粗糙。
四、完善、改進方向及設想
1.設想能否通過網絡數據庫的方式來評價作品
學生除了通過文字表達外再投票,這樣,教師通過數據庫統計出得票數,評價效果更直觀。
2.如何將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結合起來
目前,我們將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放在幾乎相等的地位,教師的看法作為許多評價中的一分子。在最后總評的時候,到底如何權重才合理?我們正在摸索中。
3.設想能否將學生的作品放到更加開放的空間去,進一步擴大互評的人群
可以全年級甚至其他年級評價,讓更多的人從各個層次來評價學生的作品。當然,這會帶來例如管理上的不便,出現不和諧的言論等問題。因此,我們要不斷摸索、嘗試。如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評價方式,真正通過評價實現對學生的激勵、診斷和促進作用,是大家不斷思考和摸索的問題。我校采用了這樣學生互評的方式,希望能拋磚引玉,對各校信息技術教師有一點啟發。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電子作品互評方式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研究論文范本10-26
德沃夏克室內樂作品的音樂風格教學方式論文07-26
機電專業電子類教學方式革新論文07-21
高中物理創新教學方式研究論文08-22
高中物理教學方式方法研究論文07-21
試論新課標下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研究08-07
電子期刊的發行方式及優勢論文08-09
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論文09-22
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方式研究論文07-30
基于多媒體作品制作的教學方式探索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