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聯想”的外向型國際化策略

時間:2024-06-30 15:49:03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解析“聯想”的外向型國際化策略

摘要:2004年12月“聯想”公司巨資收購IBM PC部,引起巨大震動,標志著聯想借力“國際戰略聯盟”走外向型國際化道路的開始。本文分析聯想的國際化之路,認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聯想還需打造自身比較優勢,通過整合了IBM的品牌、管理、渠道優勢,形成獨特的競爭力。

 關鍵詞:國際戰略聯盟 外向型國際化比較優勢
  
  北京時間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宣布,以總價12.5億美元收購IBM的全球PC業務,其中包括臺式機業務和筆記本業務。具體而言,聯想集團付出的12.5億美元包括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構成,中方股東、聯想控股將擁有聯想集團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將擁有18.5%左右的股份。同時聯想集團宣布了高層的變更調整,IBM高級副總裁史蒂芬·沃德將出任聯想集團新CEO,楊元慶則改任公司董事長。
  聯系此前的2004年3月26日,聯想與國際奧委會簽約,簽約儀式主題為:讓世界聯想中國。聯想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第6期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簡稱:TOP)。聯想的國際化征程早已開始,這次收購實際上是中美兩家IT廠商的戰略合作行為,聯想借“國際戰略聯盟”將由內向型國際化轉向走外向型國際化之路。
  
  聯想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聯想從成立至今已跨越兩個臺階:20世紀90年代前,聯想主要是一家貿易型的企業,生存是主要的目的;之后十多年是第二個臺階,是發展自有品牌的階段。經過20年的發展,聯想在計算機行業已經穩居亞洲第一,在中國市場稱雄,未來的空間是全球市場,參與全球競爭。
  2001年,聯想提出了“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的企業遠景。2002年12月,聯想技術創新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此次大會除卻對聯想的“技術意義”外,更多應考慮“關聯應用技術戰略”是一個宏偉的規劃,前端、后臺、社會信息服務無所不包——如果把規劃變為現實,聯想必須具備跨國品牌影響力、市場營銷能力超一流,而不能以本土為主要市場區域。2003年4月,聯想正式啟動新英文標識(由Legend變為Lenovo),繼續為國際化做準備。2004年3月26日,聯想付出不菲的代價正式躋身于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簡稱:TOP)——希望利用奧運會的資源來率先實現品牌影響的國際化。盡管參加TOP計劃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品牌知名度任何時候都不能等同于優異的業績。聯想若希望TOP計劃真正有益于其國際化業績,便必須投入大量資源,用于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產品營銷以及消費者教育。聯想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未來3-5年,銷售額中有25%-30%來自海外。試想一下,聯想如何才能利用短短四年時間在全球范圍內完成這樣的“偉業”?所以,以收購降低資源注入、同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這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聯想的選擇。也就有了這次的聯想收購IBM。
  
  聯想借力“國際戰略聯盟”走外向型國際化
  
  聯想于2004年年初進行了大的改組。面向大客戶開始應用直銷的商業模式,而這正是戴爾賴以成名的法寶。聯想還放棄了兩年前制定的走多種經營之路的戰略方針,集中全力發展核心業務——PC業務。聯想集團近3年來實施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屢遭挫折,“信息化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雖經多年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在報告弱于預期的業績后,聯想集團宣布重新將重點轉回到其核心的電腦業務上。目前,雖然聯想已是國內PC的第一品牌,但在國際市場上仍缺乏有力影響,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突破,以實現其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其實,國際化始終是聯想的一個目標,是聯想的戰略目標。從2001年提出這個目標、2002年的技術創新大會、2003年4月8日聯想啟用新的名字、2008年聯想贊助奧運,成為奧運的贊助商,直至這次聯想收購IBM,這些都是為聯想國際化開出的戰術措施,都成為這個戰略行動的組成部分。這次收購是聯想和IBM的一次歷史性的強有力的戰略結合。聯想看好的是IBM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優秀的技術、管理資源。
  現代營銷告訴我們,企業欲在競爭中確保其生存,并積極地開拓市場,最好的途徑乃是尋求某種競爭的新模式,以實現共同生存、共同發展的目標。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上,以往所奉行的視競爭者為仇敵、彼此互不相讓的競爭原則已成為陳舊的經營觀念而逐漸為人們所拋棄。國際戰略聯盟正是一種兼有競爭與合作功能的新型市場營銷組織。
  比較此次交易前后聯想股權結構圖,可以說這次交易是收購,也可以說是并購,甚至可以說是合資,但從聯想收購IBM PC部后的規劃的“三步走”(即第一步,聯想將在采購、制造方面進行和IBM的合作;第二階段,進行市場和銷售的整合;到第三階段,進入到對方都沒有的領域里去。)看,聯想與IBM的合作更像是國際戰略聯盟。又稱跨國戰略聯盟或戰略經營聯盟,即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中的兩個或更多的企業,為實現某一戰略目標而建立起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體。
  聯想借“國際戰略聯盟”將由內向型國際化轉向走外向型國際化之路。
  
  聯想打造比較優勢進行外向型國際化
  
  實施國際戰略聯盟,要求企業在同競爭對手的實力比較中,具有獨特的經營要素上的優勢,不管是產品優勢、市場優勢還是技術優勢、管理優勢或服務優勢,“聯想”只要能運用自身所具有的這些優勢來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才能在相互競爭中顯示其真實價值,最終達到改變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相對實力并取得對競爭者的明確優勢。“聯想”實施國際戰略聯盟,本質上與它的長期規劃相一致,即服務于企業自身長期戰略目標。
  IBM是一個技術領先的公司。IBM的客戶,IBM的合作伙伴,多集中在一些比較高端的客戶和產品市場上,跟聯想現在比較多的中低端消費者客戶非常互補。聯想在國內是以渠道見長,即聯想在中國市場上擁有客戶和完善的市場銷售體系,而IBM在國際市場上享有極高的PC銷售網;聯想是全球PC消費的先驅,在銷售服務方面有獨到的經驗,而IBM在商務領域向來享有高品質的服務;聯想有強大的臺式電腦設計能力,而IBM在電腦筆記本上擁有出色的成績。聯想利用擁有的領先PC技術,收購I

【解析“聯想”的外向型國際化策略】相關文章:

企業國際化經營策略研究03-23

服裝企業向“品牌國際化”推進的策略探討03-20

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營銷現狀與發展策略03-22

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營銷現狀與發展策略探析03-07

探析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營銷現狀與發展策略03-19

透視MBA教育國際化03-01

審計外包國際化及革新11-20

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策略解析06-15

對中國品牌國際化戰略的思考03-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 | 亚洲不卡在线精品视频 |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