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方法

時間:2024-10-08 22:19:27 護理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方法

  臨床上常見的出血理由為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消化系統潰瘍和胃癌等,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對這些患者進行內科護理的體會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方法

  【摘要】目的:通過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有效的內科護理,以達到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少并發癥的目的。策略:對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的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護理策略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對患者進行飲食、心理等一系列內科護理措施后,20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0例轉外科手術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結論: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內科護理,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 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體會

  1 資料與策略

  1. 1 一般資料 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男158例, 女80例, 年齡在18~88歲之間, 平均年齡(42.2±3.5)歲。出血后就診時間為3~18h。其中消化系統潰瘍106例, 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62例, 胃黏膜損傷50例, 胃癌20例。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均出現嘔血、黑便、血壓降低和休克等臨床癥狀。

  1. 2 相關標準 上下消化道以十二指腸空腸曲, 即屈氏韌帶為界, 屈氏韌帶以上部分為上消化道,以下為下消化道,其上的出血為上消化道出血。

  1.3臨床癥狀:一般為惡心、嘔血、便血、上腹痛、頭暈、軟弱無力、精神萎靡,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少數患者癥狀較重,有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縮小(<4 kPa)及脈搏快而弱(脈率>120 次/min)等[2]。

  1.4結果 所有患者給予臥床休息,積極補充液體,擴充血容量,止血,抑酸,合理飲食等治療。其中痊愈120例,好轉88例,30例經內科保守治療無好轉,轉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2 護理措施

  2. 1 一般護理

  密切關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病情嚴重者應該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暈倒。嘔血時患者的頭應該偏向一側,避免發生窒息。如果出血量大, 應該將患者下肢抬高30°并平臥,在不增加患者腹部壓力的情況下保證腦部供氧。大部分患者出血體溫會升高,在數天后會逐漸下降,對此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不需要使用抗感染藥物。抽取血標本的過程中檢查血常規,并確定患者血型以便于配血[3]。睡覺注意保暖,不可使用熱水袋等高溫取暖物品。

  2.2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神志的變化及患者的末梢循環情況、尿量、嘔血及便血的色、質、次、量,血紅蛋白量及血細胞比容等,并做好詳細記錄。特別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嘔血、便血的量。一般胃內儲血量達250~300ml時,可引起嘔血;若出血量在50~70ml,可出現黑便;若出血量達500~1000ml時,則出現全身癥狀,如頭暈、心悸、乏力等,發現異常及時請示醫生并配合搶救[4]。

  2. 3 急救護理

  2.3.1建立及維持靜脈通道通暢,保護腎功能。輕度出血者可用一組靜脈通道,重者需兩組至多組靜脈通道。或行中心靜脈置管術,積極補充血容量以恢復和維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環血量。大量出血后機體處于低血壓狀態,腎動脈收縮,腎缺血,可出現少尿或無尿,故應嚴格觀察記錄尿量、尿液的顏色及輸入量,血壓的波動情況。特別在補鉀前,先觀察尿量,防止盲目輸入造成高鉀血癥。

  2.3.2靜滴止血藥可選用奧美拉唑、西咪替丁、垂體后葉素、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善得定等。奧美拉唑是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的分泌,當胃內pH值降到6以下時已經形成的凝血塊才不被胃液溶解,從而達到止血目的[5]。如果患者出現少尿或者無尿等情況, 應立即給予20~40 mg呋塞米靜脈滴注, 或者250 ml甘露醇靜脈滴注。

  2.3.3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如果出現大出血,必須立即使用凝血酶或云南白藥等止血劑注入患者胃部,也可以使用冰鹽水和去甲腎上腺素管喂, 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在止血藥使用過程中,應該根據患者體質和藥物的性質用藥,掌握各種藥的禁忌證,以免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

  2. 4心理護理

  因為突然發生大量嘔血和(或)便血,而患者又對所患疾病缺乏了解,及擔心治療效果及費用理由,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盡快消除血跡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講解安靜休息有利于止血等。另外,護士應根據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適當地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合理要求,使他們感到舒適、安全,從而減輕緊張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推動康復。

  2.5飲食護理

  讓患者了解有利于疾病康復的食物種類。如果處于急性大出血期應該要求患者禁食1 d以上。停止出血后才能再次進食,并且首先選擇溫涼的流質食物,等病情好轉后再改為軟食。指導患者少食多餐,盡量不吃或少吃粗纖維食品, 禁食冰冷和辛辣食物,戒煙戒酒,少喝濃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避開患者發生胃竇部擴張。進食時做到細嚼慢咽,避開因進食過快導致食管損失,進而引起出血。

  2.6基礎護理

  2.6.1口腔護理:由于出血患者抵抗力低,尤其嘔血后口腔內會有殘留血液,給口腔內細菌生長創造條件,細菌增加,分解糖類、發酵和產酸的作用增強,易引起口腔感染。因此,必須認真做好口腔護理,嘔血時應隨時做好口腔護理,平時每日兩次。

  2.6.2皮膚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循環較差,尤其是便血,易污染床褥。因此,必須避開局部組織長期受壓,應經常更換體位,按摩受壓部位局部組織,保持皮膚清潔;每次排便后,用溫水擦洗肛周,并涂抹少量滑石粉,或用棉墊、氣圈等墊起;保持床褥平整干凈,避開拖拉患者;使用便器時,動作要輕,注意有無破損,以免損傷皮膚。

  3 體會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發病急,嚴重時極易造成休克導致死亡。一方面,患者在患病后普遍存在消極、恐慌心理,結果導致出血癥狀加重,病情嚴重惡化。另一方面,患者對病因、治療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不了解,經常會出現不合理飲食、吸煙等現象,非常不利于臨床的治療。醫護人員應該做到對癥用藥,對癥護理。護理過程中認真觀察患者出現的各種臨床癥狀, 并增強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以此減少和消除各種出血的誘發因素,降低患者的復發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要確保患者能夠康復,要進行積極、有效的內科護理,不僅需要醫生具有高超的治療水平,還需要護士掌握良好的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從心理上、生活上關心患者,使患者充分信任護理人員,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鄒雅琴.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體會與健康教育.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1, 08(02):78-79.

  [2]王吉耀.現代消化科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89-90.

  [3] 舒葉.對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科護理體會.中外醫療, 2011, 10(03):45-46.

  [4]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七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83.

  [5]趙盤珠.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9,14(29):294-295.

【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方法】相關文章:

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護理探討03-16

上消化道出血結局分析03-16

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03-06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體會03-18

11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分析03-06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與診治體會03-06

腦出血急性期并發癥的觀察護理03-06

探討如何做好腦出血病人的護理03-18

褥瘡的臨床護理方法和探討03-06

36例飲食不當誘發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與護理03-1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亚洲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亚洲日本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