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談高校圖書資料的文化價值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資料;文化價值
論文摘要:高校圖書資料的文化價值是多方面的。在開展素質教育進行道德培養及創立社會風尚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高校圖書資料是社會知識庫的重要組成,其所具有的現實與長遠的意義都不可低估。因此,高校圖書資料的文化價值應予以充分的關注。尤其在當前的素質教育,道德培養及刨造時代精神諸方面,均有著不可著代的作用。
一、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高校素質教育的開展需要一定的條件,其中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料,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在高校,課堂教育是獲取專業知識的主要形式。而圖書資料則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如果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圖書資料幫助學生拓寬專業視野,既可釋補課堂知識的不足,又能為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素質打下良好基礎。素質教育要求大學生們在學習中能做到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能力與素質并重。為此,高校圖書資料在充實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面提供服務空間。同時,根據形勢與時代的需要,圍繞大學生的各種知識需求,在引導他們取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及時吸納最新科技成果與科學信息,以及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健康的審美活動,養成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等發揮獨特的文化導向作用。高校圖書資料要在學生素質教育中起到實際的效果,還應該在白身的管理與分類上下功夫,學校也可以不斷地組織各種咨詢與座談活動,尤其是需要經常性地邀請有關專家,教授對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及時制訂和提出內容不一的適合于學生素質教育的各類書目與資料,更好地配合學校素質教育的開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指出:大中城市應重點建設好圖書館、博物館,有條件的還應建設科技館。由此可見圖書資料在現代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性。因為,好的書不但能讓你增加知識的營養,還能給你培育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因此高校內的圖書資料在這方面有它的優勢。如果學校有著豐富的館藏,加上扎實地做好相應的工作,便可以讓讀者走進圖書資料后,接受古今中外那些有志之士的偉大心靈的薰陶和感染,從而讓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實際能力素質諸方面得到提高。這也是大學圖書資料的文化價值之所在。
二、進行道德培養的有力手段
高校道德培養的任務也很重要,它是社會、包括學校內形成良好文化氛圍的基礎。進行道德培養的途徑也很多,充分運用學校的圖書資料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顯然也是不可忽視的手段。從某種角度說,圖書資料也反映著人類的道德意識,而人們在接觸圖書資料時,個體的道德意識就會受蘊藏于圖書資料中的具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意識的影響。甚至在學習與閱讀過程中逐漸改變自身的道德觀念,也就是說以圖書資料為載體的社會道德意識可以對個體的道德意識起到鑭約與促進作用。高校的圖書資料在道德培養上,對學人文科學的學生會起作用,同樣對學自然科學的學生也能有效果。在高校內要堅決反對造成知識水平高而道德修養差的現象,高校內藏有豐富的八文圖書資科,有利于阻止與克服這樣的畸形現象。而且學生對圖書資料的自我閱讀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比起課堂講授的知識更自日在深刻的層次上對青年學生思想道德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青年學生正在成長階段,涉世未深,鑒賞判斷能力有限,理解上也可能出現片面性,老舍先生說過:一個藏書多而用書少的圖書館不見得是好圖書館。一個用書多而不教人們怎樣用書的圖書館,還不見得是好圖書館。……我想,一個理想的圖書館或者應該是這樣的:它會指導讀者讀什么書和怎樣讀。因此,只要學校進行有意識的引導,積極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則圖書資料的積極作用肯定巨大。現在在高校的圖書資料中有很多杰出領袖的著作,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等,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到禮儀舉止,都可以使學生從中學到為人的準則與處事的原則。圖書資料中的優秀文化在正確認識人與社會的關系、認識人生的真正價值、認真把握自我、超越自我中具有極大的熏陶作用,為高校中的大學生提供遭德培養方向所需要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
三、樹立社會風尚的一個因素
高校在推動與促進時代進步風氣,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上可以作出獨特的貢獻,而高校擁有豐富的圖書資料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凡著名的高校,其圖書資料的擁有量必定可觀圖書資料內保存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歷史中的最豐碩成果,可謂博大精深,光輝燦爛。從孔子的儒家學說到孫中山的報國道理。都能反映人類文化的共同精神,從中我們能探切地體悟到強烈的愛國情操,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以天下為公的民本精神、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以及為人民利益而勇于犧牲的高貴品質。在這些文化書籍內有的是無數代人前赴后繼事跡的記錄,近當代人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這對提倡高尚的文化精神、樹立嶄新的社會風尚獲益很大,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在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奮斗中,完全可以運用圖書資料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反對低級趣味的利已主義,營造濃郁的時代氛圍,增強大學生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另外,必須注意到,現實的社會風氣中固然有積極的高尚的一面,但拜盒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放縱欲望的情形還普遍存在,特別是貪腐之風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竭制。因此在社會上要真正樹立起健康向上的風氣還需有一個過程。而我們的奮斗目標應該是贏得物質與精神都高度文明的生存環境,尤其是不能允許出現經濟上去。風氣墮落的社會情形,這就要求人們在推動與促進時代進步風尚上積極工作。盡管為此目的而需進行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但運用精神食糧去哺育新一代人的成長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高校的大學生們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成長對未來社會風氣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及時而有效地利用圖書資料進行社會風氣的重整,也是一項十分現實的教育任務。
【試談高校圖書資料的文化價值】相關文章:
試談夫妻財產制度07-18
試談高職基礎課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架構與機制09-24
試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德育管理體系的構建06-14
高校檔案在校史文化傳播中的價值探討09-19
試談勞動力的生產05-30
試談按生產要素分配與勞動創造價值的一致性07-16
試談馬克思勞動價值一元論科學性09-12
談會計文化中的價值觀10-19
談高校的外事翻譯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