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比較及納稅影響

時間:2024-09-29 10:22:21 會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舊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比較及納稅影響

【摘 要】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標志著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這將使會計信息更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各種越來越復雜的經濟業務。本文就新舊準則下權益法存在的差異以及與稅法的差異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法; 納稅影響
  
  一、新舊準則權益法存在的差異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其中,第2號具體準則就是《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該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有關問題加以了規范。該具體準則與2001年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投資》比較,權益法存在如下差異:
  (一)適用的范圍不同
  舊準則規定: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
  新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及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因此,新準則下權益法適用的范圍更小。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確認不同
  舊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與其在被投資單位所有者中所占的份額有差異,應當調整初始投資成本,作為股權投資差額處理,按一定期限進行平均攤銷。
  新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大于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系投資企業在購買該項投資過程中通過購買作價體現出的與所取得股權份額相對應的正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是被投資單位的鼓動給予投資企業的讓步,或是處于其他方面的考慮,被投資單位的原有股東無償贈與投資企業的價值,其差額應當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因此,新準則下是以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存在的差異也不再進行攤銷,而是一次性影響損益。
  (三)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損益不同
  舊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取得股權投資后,按應享有或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的份額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并作為當期投資損益。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以股權投資賬面減記至零為限。如果被投資單位以后各期實現凈利潤,企業應在計算的收益分享額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以后,按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的金額恢復投資的賬面價值。
  新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取得股權投資后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
  因此,新準則下,企業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損益時要考慮的因素更多,虧損時所承擔的金額更大。按以下順序進行:一是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二是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損益;三是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企業仍承擔的額外義務。
  (四)設置的會計科目不同
  舊準則規定:在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時所需要設置的會計科目包括: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股權投資差額),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股權投資準備)。
  新準則規定:在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時所需要設置的會計科目包括: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二、會計處理案例比較
  
  案例1:
  A企業于2007年1月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具有重大影響,實際支付價款2 200萬元。取得時被投資單位賬面所有者權益的構成如下(假定該時點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單位:萬元):實收資本3 000,資本公積2 000,盈余公積500,未分配利潤1 000。
  舊準則: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1950
  ——股票投資(股權投資差額)250
   貸:銀行存款 2 200
  新準則: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 200
   貸:銀行存款 2 200
  假定企業實際支付價款1 800萬元。
  舊準則: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1 950
   貸:銀行存款1 800
   資本公積150
  新準則: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1 950
   貸:銀行存款1 800
   營業外收入 150
  案例2:
  承前例假定2007年12月31日,被投資企業的實現凈利潤 500萬元。
  舊準則: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15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25
   投資收益125
  新準則: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50
   貸:投資收益150
  案例3:
  A公司擁有B公司30%的股份,20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1 000萬元。2005年B公司發生虧損4 000萬元的虧損。A公司賬上應收B公司的長期應收款100萬元。
  舊準則:投資企業應承擔的虧損額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至零為限,所以為1 000萬元,200萬元在備查賬上登記。
  借:投資收益1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1 000
  新準則:投資企業應承擔的虧損額1 100萬元,即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至零,同時沖減長期應收款。
  借:投資收益1 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 000
  長期股權投資100
  案例4:
  (1)假定A公司在2007年1月以銀行存款900萬元取得B公司30%的股份。此外,取得投資時發生審計費用和律師費用10萬元,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B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如表1(單位:萬元)。
  
  舊準則:投資成本=900 10=910(萬元)
  占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份額=2 300×30%=69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690
   ——股票投資(股權投資差額)220
   貸:銀行存款 910
  新準則:投資成本=900 10=910(萬元)
  占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2 800-200)×30%=780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910
   貸:銀行存款 910
  (2)假定B公司2007年3月15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20萬元,并于2007年4月1日收到,2007年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假定B公司的存貨在2007年全部售出,其他流動資產在2007年處置完畢,固定資產按10年計算折舊。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舊準則:假定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每年攤銷22萬元
  宣告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6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6
  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收股利 6
  2007年實現凈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3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22
  投資收益8
  新準則:宣告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 6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
  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收股利 6
  2007年實現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0
   貸:投資收益 30
  同時按公允價值對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進行調整。
  調整后的凈利潤=100-(600-500)-(300-400)-(1 200
  -900)/10=97(萬元)
  A公司應享有份額=97×30%=29.1(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9.1
   貸:投資收益29.1
  因此,2007年末A公司對B公司的投資收益為59.1萬元(30 29.1),2007年末A公司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963.1萬元(910-6 30 29.1)。
  
  三、新準則與所得稅的差異
  
  新所得稅實施細則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四)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根據案例4,稅法上規定當投資企業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時應確認為投資收益,在兩個企業的所得稅率相同時不再繳納所得稅,當投資企業的所得稅率高于被投資企業時才補交所得稅。假定A公司所得稅率33%,B公司所得稅率30%,則A公司應補交的所得稅=6/30%×(33%-30%)=0.6(萬元)
  稅法上規定當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時,不確認投資收益。因此A公司的利潤總額中不包括30萬元和29.1萬元。
  因此假定只存在該納稅調整事項,則A公司將產生應納稅暫時行差異(30 29.1)×33%-0.6=18.9(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18.9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8.9 ●
  
  【參考文獻】
  [1]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
  [2]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
  [3] 新所得稅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2008年1月.

【新舊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比較及納稅影響】相關文章:

長期股權投資新舊準則的變化03-15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財稅差異及納稅申報表的填寫03-16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例解03-22

長期股權投資本錢法與權益法轉換淺析02-26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轉換淺析03-20

談新舊債務重組準則的比較分析及其影響02-28

淺析新舊債務重組準則的比較分析及其影響03-11

新舊會計準則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上的差異分析03-23

無形資產新舊準則的變化與比較02-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在线视频免播放器a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