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會計實務的思考
【摘要】 公允價值計量是現代財務會計最富挑戰性的一個領域。就投資性房地產而言,據統計,從2007年開始實施新準則以來,存在投資性房地產的有630家上市公司,但是這些公司絕大多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了成本計量模式,僅有18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并且,更為突出的現象是一些A H上市公司(如北辰實業),其就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在香港報表采用了公允計價模式,而在A股市場則采用了成本計量模式。實踐中公允價值模式是否存在一些問題,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思索。【關鍵詞】 公允價值 投資性房地產 裝修費 用途轉換
一、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模式的選擇分析
公允價值在投機性房地產會計實務中應用較少,我們分析可能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信息生產成本較高
這主要表現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公允價值不容易取得,而成本模式采用歷史成本,容易取得。公允價值的確定是否合理是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是否合理的關鍵。公允價值的取得,首選是活躍的公開市場報價。鑒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不完全性和不成熟性,公開市場報價還難以取得,因此,對于采用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的房地產開發上市公司,需要每年聘請獨立的評估師對其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評估,并在年報中詳細披露房地產當期賬面價值的增減變動情況、公允價值的確認方法及其理由等。與歷史成本相比,這個過程將會增大企業的信息成本。在企業無法直接衡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收益時,積極性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從成本效益原則考慮,企業極有可能放棄公允價值計量方式。
2、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利潤變動幅度較大
在成本模式下,如果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進行減值測試,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同時還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這項規定明確了企業不得調整利潤;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應當以資產負債日投資性房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之間的差異計入當期損益。會計利潤可隨公允價值的波動方向而上下變動。隨此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變化將加大凈利潤的波動幅度,容易誤導投資者、債權人等眾多利益相關者,間接影響企業的市場形象及其股票價格。這在經濟周期波動比較大的階段,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這個弱勢會更為顯著。以2008年經濟形勢為例,上半年還處于較高的通脹壓力之下,各項產品的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房地產市場還處于欣欣向榮之勢,而至下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的波及,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產價格也處于疲憊之勢,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利潤變動幅度影響會非常之大。在2008年房地產上市公司年報中,公允價值普遍受到了冷遇。舉例說來,2007年7月24日,北辰實業和北京城開組成的聯合體在激烈的競爭中擊敗金融街和世紀金源等國內知名地產巨頭,以92億元天價如愿獲得長沙新河三角洲地塊的開發權,超出46.38億元掛牌底價近一倍,而長沙當時房屋均價僅在3000元左右。這一價格創下了國內單宗土地轉讓價格之最,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地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宏觀經濟的調整,房地產業持續低迷,北辰實業為了避免公允價值對當期利潤的影響,不得以在其后公布的年報中明確表示,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后公司仍然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
3、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影響到公司的配股、分紅等財務計劃
公允價值模式下的資產增值反映了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繁榮,使企業的總體賬面價值上升,使企業報表中反映的會計信息更為樂觀。例如資產規模擴大、資產負債率降低,有利于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得正確的定價,大大增強了債權人或投資者對于企業償債能力的肯定和信心,有利于企業融資,幫助企業更好地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來獲得發展。如上分析,當經濟周期的波動較大時,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利潤變動幅度會比較大,而這會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化較大,進而影響到公司配股等融資計劃。這在上市公司中更為明顯,如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當公司進行公開股權再融資時,要求“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贏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計算依據”;當公開增發時,要求“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可見,公允價值計量會顯著影響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進而影響公司融資計劃。
同時,公允價值計量也會影響到公司的分紅政策。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升值給企業增加了賬面利潤,并未帶來任何現金流入。公允價值模式的引入,加大了企業的賬面收益與現金流背離的程度。因此,上市公司在制定分紅政策時,如果增值收益參與分紅會導致公司現金流的下降,如果不參與分紅,又會導致公司分紅比例的下降,這時無疑加大了公司利潤分配的難度。 4、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可能增加企業所得稅現金流出負擔
稅收也是企業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在我國公允價值模式下,會計準則和稅法處理存在較大差異(見表1)。按照目前我國的稅法,在成本計量模式下,新會計準則和稅法的處理基本一致。投資性房地產需要計提折舊或按期攤銷,減少了企業的賬面贏利,卻可以起到抵稅的效果,減少企業現金流的支出。如果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新會計準則和稅法的處理就存在明顯的差異:會計上,年末按照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調整其賬面價值,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稅法上,按實際成本確定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不確認公允價值變化所產生的利得,在對投資性房地產計算所得稅時仍按計提折舊或攤銷處理。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對稅負沒有影響,但是如果計算所得稅時不確認公允價值變化所產生的利得,不能按照計提折舊或攤銷進行處理,就不具有的利得在成本模式下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處理的抵稅效果,會增加企業的當期所得稅負擔。
二、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1、如何合理確定投資性房地產項目的公允價值
根據新準則規定,可以按三個層次確定公允價值:第一個層次是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如果該類資產存在活躍的市場,則該資產的市價即為公允價值;第二個層次是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如果該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存在活躍的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比照類似資產的市價確定;第三個層次是既無同類市場也無類似市場,當出現這種情形時,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可按其所能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以適當的折現率貼現計算的現值評估確定。鑒于我國現階段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以及大中小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不平衡的現實,企業在確定投資性房地產項目的公允價值時,應嚴格按照上述三個層次進行確認計量。
2、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對公司裝修費的影響
投資性房地產裝修費用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支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后續支出,滿足投資性房地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投資性房地產成本。例如企業為了提高投資性房地產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改建、擴建而使其更加堅固耐用,或者通過裝修而改善其室內裝璜,改擴建或裝修指出滿足確認條件的,應當將其資本化。企業對某項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改擴建等再開發且將來仍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再開發期間應繼續將其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再開發期間不計提折舊或攤銷。”據此,其應在“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下增設“在建”明細子目按規定要求進行核算。由于投資性房地產可以選擇采用成本和公允價值計量兩種模式,兩種模式下的會計處理存在較大差異,而這不同計量模式也會影響到房地產裝修費的處理。
一般說來,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應當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建筑物的裝修費,按固定資產的有關規定進行后續計量,按期(月)計提折舊,存在減值跡象的,按照資產減值的有關規定處理。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后續計量裝修費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計處理如下: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對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的影響
企業將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就面臨著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影響。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前非投資性房地產一般按實際成本計價,轉換成按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會出現轉換前資產的實際價值與轉換時資產公允價值的不吻合。按準則有關規定,轉換日發生的虧損,即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之差,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待投資性房地產升值時逐步對沖或轉讓時沖銷這部分差額。
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按實際成本計量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的核算不存在資產價值的變動,不存在損益方面的核算。但為了保持投資性房地產價值的原貌,應當將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日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減值準備等,分別轉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固定(或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科目。同時,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按轉換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差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待自用房地產處置或報廢時,再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參考文獻】
[1] 唐曉玲:關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探討[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3).
[2] 王建文:淺析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模式[J].中國集體經濟,2008(6).
[3] 應華羚、張維賓: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在我國的應用[J].會計之友,2008(10).
【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會計實務的思考】相關文章:
淺談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03-24
對投資性房地產運用公允價值的思考11-16
論公允價值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03-11
談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運用03-18
關于提高公允價值計量可靠性的思考03-25
關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后續計量模式探討03-02
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模式的思考03-21
談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的運用及影響03-18
金融危機下公允價值計量的理性思考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