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數字調幅廣播系統

時間:2024-08-13 04:41:30 理工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數字調幅廣播系統

摘要:數字廣播是繼調幅廣播、調頻廣播之后的第三代廣播方式,它的出現標志著廣播系統正由模擬向數字體制過渡。目前比較成熟的數字調幅廣播(DAB)技術被認為是近期發展的重點,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DRM系統,該系統就可以實現從當前的模擬廣播到數字廣播的平滑過渡。

1 數字調幅廣播技術的發展

1.1 廣播技術的發展

從20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商業廣播先后在美、蘇、英、德、法、中等國開播,在此后的近百年時間,廣播作為重要的傳媒工具,受到各國的重視。廣播無后經歷了中波調幅、短波調幅、調頻、調頻立體聲幾個階段,表1羅列了部分國家的廣播發展情況。

表1 世界主要國家的廣播發展情況

 中波短波調頻調頻立體聲美國192019421941/蘇聯1922192919461960英國192319381955/法國1923193619501954德國1923192919491958中國1923193419741979日本1925193519571969

1.2 調幅廣播的優勢

盡管調幅廣播的帶寬只有9kHz或10kHz,音質無法與調頻立體聲相比,但是由于調幅廣播發展時間最久,全球標準統一,在任何地方購買的收音機在全球各地都能使用,接收工具簡單,而且可以方便地進行室內、外的便攜接收與車、船中的移動接收。因此至今它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廣播媒體。

短波國際廣播則由于在國際交往中的極端重要性與最適合對象為財力處于中下層的聽眾,所以各國仍繼續大量投資支持短波業務。

今天,世界上有160多家國際廣播電臺在進行著無形的“星球大戰”。美國之音(VOA)的一項研究甚至認為:未來40年沒有其它媒體能以相同的優點替代。據統計,全世界現在已有3333座短波發射臺,12590府中波發射臺,25億臺調幅收音機,其中7億臺可收短波廣播。

1.3 DRM的產生

由于調制廣播的競爭,音、視頻數字化的發展,傳媒手段的多樣化和九十年代開始的全球數字化浪潮,使許多廣播機構認識到,調幅廣播必須數字化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傳媒環境,紛紛開始了數字調幅廣播的試驗。

德國電信(DT)從1994年11月開始進行數字中被廣播的試驗。法國湯姆喀斯特(Thomcast)公司則從1995年起斥巨資進行數字調幅廣播系統的開發,并從1996年6月起演示了它的天波(SKYWANE)2000系統,到1998年4月,研制中的數字調幅廣播系統已至少有6個。

1994年,電聯曾要求各成員國提出數字系統的建議,并建議建立一個世界性的集團以評估不同的方案,最終提出單一的建議由電聯推薦各國使用,由此誕生了DRM。DRM的全稱是Digital Radio Mondiale,其中Mondiale為法文,即“世界數字廣播”集團(Consortium)。DRM于1998年3月在中國廣州宣告成立。到2002年2月,DRM已有來自27個國家的正式會員(Full members)47個,和非正式會員(Associate members)25個。

1.4 國內外數字調幅廣播技術發展情況

目前,歐洲和北美的一些國家均研制了DRM接收設備,這些接收設備更接近于專業接收設備,主要采用計算機插板方式,絕大多數的解調、解碼工作均由基于DSP和計算機CPU的軟件完成,它們具有便于軟件更新,可以方便適應不同標準和新業務,便于在線測試,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種分析工具等優點。同時具有體積大(一般需計算機,也有較小的),功耗大(普通干電池無法滿足工作),不兼容原有設備等缺點。客觀地講,這些設備只能算作實驗性質的設備,不具備投放市場的能力。

我國在數字廣播領域與國際完全同步(DRM集團在我國成立足以說明),國內已經有了類似的產品,水平與國外產品沒有明顯珠差距。

圖2

1.5 DRM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DRM系統已基本成熟,即將進入實施階段。但是,一項新技術能否在全球推廣,技術本身的先進性與可行性雖是前提,卻遠非決定因素,市場條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十分關鍵。歷史上已經有不少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DRM也把實施問題看作為嚴重挑戰,還把影響國家或地區一級啟動新技術的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①技術變更的步伐;②進口或出口控制;③市場成熟性;④財富或個人可支配的收入(PDI);⑤法規;⑥消費者是否是新技術的早期采用者。

為使DRM取得成功,需要處理好三個關鍵性因素,即廣播機構/網絡運行者、接收機制造商與聽眾之間的關系。可以列出以下的實話依賴關系表(見表2)。

表2 實施依賴關系表

參與者依賴性關鍵推動者廣播機構/網絡運行者接收機可用性聽眾市場頻譜可用性
法規協議
發射機可用性接收機制制造商內容可用性聽眾市場低知識產權費用
市場規模
廣播機構簽約承擔義務
芯片組可用性聽眾接收機可用性內容可用性信息的需要
接收機的費用
明確的獨特銷售點

1.6 DRAM在我國發展的前景

我國是AM廣播的大國,新世紀開始實話的西部創新工程還將進一步擴大AM廣播的規模,提高廣播覆蓋率與改變邊遠地區空中秩序。

1998年的廣州會議已注意到了中國這樣的大國不容易由調頻(FM)廣播覆蓋(注:中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大致相當,比美國本土大200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小的

【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數字調幅廣播系統】相關文章:

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短波高速跳頻通信系統03-07

基于軟件無線電的GPP通信波形軟件設計方法03-11

基于圖像處理的數字測色系統03-07

軟件無線電安全保密通信仿真系統(一)03-07

基于Web技術的網絡考試系統03-18

基于SIP的嵌入式終端軟件系統03-07

基于組件GIS的數字礦山系統的設計與研究11-22

基于軟件無線電的多制式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實現03-19

基于OFDM信號循環前綴的數字水印技術11-2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色五月五月丁香综合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专区 |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