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皰疹性咽峽炎212例臨床分析

時間:2024-09-28 02:59:03 臨床醫(yī)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212例臨床分析

  引導語:皰疹性咽峽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 多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現在就由YJBYS的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兒童皰疹性咽峽炎212例臨床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總結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特點及抗生素治療的療效。對212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12例中男112例, 女100例。年齡4個月~7歲, 其中<6個月1例, 6個月~1歲46例, 1~3歲146例, >3歲19例。發(fā)病月份:1~3月份19例, 4~6月份75例, 7~9月份88例, 10~12月份30例。發(fā)熱209例, 無熱3例;熱峰37.5~40.5℃, 均數為(39.0±0.6)℃;≤38.0℃ 15例, 38.1~39.0℃ 60例, 39.1~40.0℃ 115例, ≥40.0℃ 19例。總熱程1.5~7.0 d。血常規(guī)白細胞(WBC)范圍4.41×109/L ~34.38×109/L, 均數為(14.09±6.99)×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5%~98%, 均數為(61.57±14.62)%, 其中<50% 38例(17.92%);淋巴細胞比例2%~74%, 均數為(28.31±13.40)%, 其中≥50%僅17例(8.02%)。有103例同時給予C反應蛋白(CRP)檢查結果為0.94~92.00 mg/L, 均數為(24.02±18.16)mg/L。初診時因咽峽部皰疹即確診184例, 就診后出現皰疹28例(分別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13例,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9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例)。就診后皰疹消失時間為2~8 d。所有患兒均治愈, 無重癥病例。初診時即確診的且有發(fā)熱的178例, 其中使用抗生素44例, 未使用134例, 兩組退熱及口腔皰疹消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皰疹性咽峽炎多見于嬰幼兒, 夏秋季發(fā)病為主, 多見高熱, 實驗室檢查WBC及中性粒細胞比例、CRP升高較常見, 抗生素治療無效。

  【關鍵詞】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臨床分析;抗生素

  皰疹性咽峽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 多由柯薩奇病毒引起。此病呈散發(fā)或流行, 主要表現為發(fā)熱、流涎、拒食、口腔皰疹等。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該病, 對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門診收治的212例患兒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并對其中初診即使用抗生素者, 進行療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門診收治212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 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的診斷標準[1], 且無下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肝腎損傷、驚厥等合并癥, 對212例患兒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 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一般情況 212例患兒中男112例, 女100例。年齡4個月~7歲, 平均年齡(21.77±12.70)個月 。其中<6個月1例(0.47%), 6個月~1歲46例(21.70%), 1~3歲146例(68.89%), >3歲19例(8.96%)。發(fā)病月份:1~3月份19例(8.96%), 4~6月份75例(35.38%), 7~9月份88例(41.51%), 10~12月份30例(14.15%)。

  2. 2 主要臨床表現 發(fā)熱209例, 無熱3例;熱峰37.5~40.5℃, 均數為(39.0±0.6)℃;≤38.0℃ 15例(7.18%), 38.1~39.0℃ 60例(28.71%), 39.1~40.0℃ 115例(55.02%), ≥40.0℃ 19例(9.09%)。其中就診前發(fā)熱天數0.3~5.0 d, 就診后發(fā)熱天數0.5~6.0 d, 總熱程1.5~7.0 d。且就診前發(fā)熱時間越長者, 就診后發(fā)熱持續(xù)時間越短。初診時因咽峽部皰疹即確診184例, 就診后出現皰疹28例(1 d 20例, 2 d 5例, 3 d 2例, 4 d 1例;分別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13例,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9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例)。就診后皰疹消失時間為2~8 d, 其中2 d 28例, 3 d 56例, 4 d 83例, 5 d 34例, 6 d 9例, 7、8 d各1例。多在3~5 d內消失;消失較晚者均為就診后才出現皰疹者。

  2. 3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白細胞范圍4.41×109/L ~34.38× 109/L, 均數為(14.09±4.99)×109/L。其中<10.0×109/L 55例(25.94%), <15.0×109/L 66例(31.13%), <20.0×109/L 67例(31.60%), ≥20.0×109/L 24例(11.32%)。中性粒細胞比例5%~98%, 均數為(61.57±14.62)%, 其中<50% 38例(17.92%);淋巴細胞比例2%~74%, 均數為(28.31±13.40)%, 其中≥50%僅17例(8.02%)。有103例同時給予CRP檢查, 范圍0.94~92.0 mg/L, 均數為(24.02±18.16)mg/L;其中<20 mg/L

  50例(48.54%), 20~40 mg/L 37例(35.92%), 40~60 mg/L 12例(11.65%), >60 mg/L 4例(3.88%)(其中>90 mg/L有2例)。

  2. 4 治療及轉歸 因發(fā)熱、拒食、納差等給予靜脈補液及柴黃顆粒、口炎顆粒口服治療, 體溫>38.5℃給予布洛芬混懸液退熱等治療。其中有71例(33.49%)使用了抗生素, 初診時明確診斷者45例, 初診時未確診斷者26例。青霉素針8例, 頭孢呋辛針63例, 療程3~5 d。所有患兒均治愈, 無重癥病例。為明確抗生素療效, 選取初診時即確診的且有發(fā)熱的178例患兒, 其中使用抗生素44例, 未使用134例, 比較兩組患兒退熱及口腔皰疹消失時間,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皰疹性咽峽炎為小兒常見病、多發(fā)病, 多于夏秋季起病。臨床多為突然高熱、咽痛、流涎、拒食等, 查體可見咽部充血, 咽峽部有2~4 mm的皰疹, 周圍有紅暈, 病程1周左右。該病呈自限性, 治療為對癥處理。本組病例中年齡1~3歲患兒146例(68.89%), 而<6個月僅1例(0.47%), >3歲僅19例(8.96%)。這可能與<6個月兒童有母傳抗體的保護及活動范圍局限、接觸病原體機會較少, 而>3歲者多已感染過此類病原體且免疫功能增強有關。本組病例發(fā)熱患兒占98.58%, 且>39.0℃的患兒為64.11%, 高于既往報道[2, 3]。

  機體感染病毒時, 血常規(guī)多表現為WBC正常或下降, 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CRP不高。CRP為炎性時相蛋白, 其在組織損傷后6~8 h即可升高。CRP不受生理、免疫狀態(tài)、藥物治療等影響, 對兒童炎性感染也是很好的指標。大量研究表明, CRP在大多數病毒感染時血清濃度輕度升高或不升高, 在直接創(chuàng)傷和大多數細菌感染時明顯升高[4]。本組病例血常規(guī)WBC>10×109/L為74.06%, 其中WBC>15×109/L者為42.92%, 中性粒細胞比例>50%者更高達82.08%, 而淋巴細胞比例≥50%僅8.02%;CRP≥20 mg/L者達51.06%, WBC、CRP升高比例均高于既往報道[5]。一方面可能與本組病例的感染病毒載量較大或對感染的炎性反應更強烈, 另也可能因均為需輸液治療病例(病情相對較重)而未包括僅需口服藥物治療者有關。

  既往認為WBC及CRP同時明顯升高時, 表明炎性反應為細菌性, 可大膽使用抗生素[6], 尤其在體溫明顯升高時。這也是本組有24.72%的病例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對明確診斷的皰疹性咽峽炎且WBC、CRP明顯升高的患兒, 在無明確的細菌感染臨床表現時, 是否為合并細菌感染及使用抗生素是臨床醫(yī)生的困惑。本組資料表明, 使用抗生素與未使用抗困素患兒的發(fā)熱及皰疹消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以往的報道相符[7, 8]。再一次證明了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無明確的合并細菌感染依據時, 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療。

  本組有22例患兒初診時因未出現咽峽部皰疹且有扁桃體膿性滲出而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這提示我們在診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應想到可能為皰疹性咽峽炎的初期表現, 扁桃體上的滲液非膿性而是病毒感染所致的偽膜[9]。待確診后則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以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 皰疹性咽峽炎多見于嬰幼兒, 夏秋季發(fā)病為主, 多見高熱, 實驗室檢查WBC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RP升高較常見, 以對癥治療為主, 抗生素治療無效。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 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2:802-811.

  [2] 牛韋紅, 楊麗萍, 秦明月, 等. 150例皰疹性咽峽炎臨床資料總結及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4, 16(4):661-662.

  [3] 任淑紅, 王英杰, 王德興, 等.皰疹性咽峽炎102例分析.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11, 18(1):60-61.

  [4] 康俊輝. C反應蛋白與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指導兒童炎性感染的臨床用藥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32(15):1752-1753.

  [5] 李定印. 皰疹性咽峽炎56例臨床治療觀察.基層醫(yī)藥論壇, 2012, 16(26):3467-3468.

  [6] 曾敬波, 黃文清.快速CRP與WBC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評價.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5, 12(7):1719-1720.

  [7] 丁曉玲, 王麗紅. 皰疹性咽峽炎90例臨床分析.醫(yī)學信息, 2014(3):151-152.

  [8] 聞卓巖. 抗生素在兒童皰疹性咽峽炎早期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4, 37(6):64-65.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212例臨床分析】相關文章:

臨床回顧性病例分析性論文的寫作06-01

周期性麻痹110例臨床分析03-19

兒童鉛中毒90例臨床分析03-16

蒲地藍聯合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03-16

門脈高壓性胃病33例臨床分析03-16

高度近視性白內障手術預后的臨床分析03-06

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分析論文04-23

狼瘡性腎炎并發(fā)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03-06

對慢性淺表性胃炎的60例臨床辨證分析11-19

對川芎嗪治療兒童寒性哮喘的臨床研究03-1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视频国产精品熟女 | 色久国产第一页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