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濱海鹽堿地城鎮綠化的思考與建議

時間:2024-08-18 06:54:33 其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河北省濱海鹽堿地城鎮綠化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 介紹了國內外鹽漬土分布情況,對我國鹽漬土改良技術方面的動態進行了介紹,提出了在鹽堿地區進行城鎮綠化應樹立的基本觀點,并針對河北省域內鹽堿地現狀,提出了通過篩選并推廣應用耐鹽堿植物,采取適當的工程措施,采取合理的養護管理技術等綜合手段來提高鹽堿地地區的綠化效果,更好地改善鹽堿地的生態環境條件。

關鍵詞: 鹽漬土;改良技術;綠化措施;觀點;河北省

 
  鹽漬土是鹽土和堿土的統稱,我們把含有大量鹽堿的土壤稱為鹽漬土,把擁有大量鹽漬土的地區稱為鹽堿地區。土壤鹽漬化是指在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鹽堿成分在土體中積累,使得其他類型的土壤逐漸向鹽漬土演變的成土過程。
  鹽漬土面積大,分布廣,是一個世界問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各種類型鹽漬土的面積9.543 8億公頃,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4。這些鹽漬土約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10%,其中90%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10%是由于人們不正確地運用灌溉、化學改良劑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次生鹽漬化。
  我國鹽漬土分布也十分廣泛,根據農業部組織的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我國鹽漬土面積為3 467萬公頃(不包括濱海灘涂)。其中鹽土1 600萬公頃,堿土86.7萬公頃,各類鹽化、堿化土壤為1 800萬公頃。在3 467萬公頃鹽漬土中已開墾種植的有667萬公頃左右。據估計,我國尚有1 733萬公頃左右潛在鹽漬化土壤,這類土壤若開發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當,極易發生次生鹽漬化。我省主要為濱海鹽土,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的秦皇島、唐山、滄州等地,其鹽漬化程度高,面積廣。
  
  1 我國目前鹽漬土改良技術方面的動態
  
  1.1鹽漬土已經逐漸被看作一種資源來加以利用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發展政策主要是生產糧食,鹽漬化的土壤由于不適合糧食生產而被閑置。隨著環境壓力的逐漸增大,人們也開始將鹽漬土改良服務于生態環境的改造,使之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例如天津開發區曾是被中外專家稱為“綠色植物禁區”的濱海鹽土,經過對其十幾年的改良,已經創造出一片美麗的綠色環境,天津人將開發區作為一個生態城區來建設,增強了招商引資的能力。
  1.2鹽漬化改良的指導理論有新的發展
  以往多以水利措施為主要土壤水鹽調控杠桿,以臨界深度理論作為其治理依據。隨著人們對鹽漬土認識的加深,土壤水鹽調控和監測手段的進步,服務目標的多樣化以及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臨界深度理論逐漸顯得有些片面性和絕對化。山東壽光濱海鹽堿土改良試驗區提出了“最小淡化水層”的改良目標;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張萬均為首的科研組提出了允許深度的新概念,并依據允許深度創建了淺密式快速排鹽新工藝,通過十幾年的治理,將開發區濱海鹽土的土壤含鹽量由初始時的4.73%穩定地控制在0.3%以下,基本解除了鹽害,使園林綠化環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1.3土壤化學改良劑進一步推廣運用
  各地研制的土壤改良液,在加速土壤脫鹽,降低土壤pH值等方面也產生了比較好的效果,但經我們近年試驗發現其改良持久性較差,需在以后加以改進。
  1.4生物改良措施受到重視
  種稻洗鹽、種植綠肥等傳統生物改良法在不同的鹽漬土上,不同的生物氣候條件下的改良效果得到更廣泛地研究與應用。通過相關措施配合下的農業耕作,雖然短期內也能使土壤鹽分下降,但其洗脫的程度、影響深度及土體脫鹽的穩定性遠不及林業措施。
  1.5篩選出了一些耐鹽植物
  現在全世界已發現的鹽生植物約3 000種,我國的鹽生植物約1 000種,可是我國在植物抗鹽性、抗鹽植物品種資源的發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近兩年,這方面的研究有較大起色,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中國農科院作物品種資源所共同從100多種野生或栽培蔬菜中篩選出了10余種能耐受1/3~1/2海水鹽分濃度的品種。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農業研究所經過近3年的努力,已經篩選出可在土壤含鹽量0.7%~1.0%,最高1%~2%種植的濱海檉柳一號、沙棗等適生樹種及芙蓉葵、海濱錦葵、蜀葵等花卉品種,能耐受1/3~1/2海水鹽分濃度的海蓬子蔬菜品種。
  1.6加強關于鹽堿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的研究
  緩解水資源危機的農業途徑有節水灌溉和咸水利用兩方面。20世紀70年代,以滴灌為主要代表的微灌成為一種完整的灌溉技術,并得到普遍運用。大量事實表明,微灌是目前世界上最節水且灌溉質量最好的灌溉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只局部濕潤作物根際附近的土壤,大大減少了土壤水分蒸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鹽漬土上,灌溉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大水洗鹽”,怎樣將先進的微灌技術運用到鹽漬土壤灌溉,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清楚。
  1.7建立區域鹽分預報系統,推廣先進測量技術
  土壤鹽分的運動具有明顯的時空性。區域水鹽運動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有其自身發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我們需要在認識區域水鹽運動的發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建立可行的區域水鹽預報系統。與土壤鹽分快速測定相適應,全球定位系統(GPS)也被成功地引入到土壤鹽分繪圖,這使得人們能夠快速掌握土壤鹽分的動態,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1.8大膽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加速耐鹽植物品種的篩選
  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突破了遠源物種不能雜交的禁區,自1983年首例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科學家們已經成功的在200多種植物上實現了基因轉移。因此,人類應當有能力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將耐鹽植物的耐鹽基因分離出來,通過組織培養繁殖耐鹽植物,為快速篩選耐鹽植物提供技術保證。
  
  2 鹽堿地區綠化應樹立的基本觀點
  
  2.1樹立大綠化的觀念
  隨著城市的發展,綠化已經不再局限于一座公園、一個廣場和一個小區,也不僅僅把綠化局限于某個城市內部,而是擴大到了外部更廣的范圍。人們提出了大地園林化的觀念,把那些被人為割裂開來進行研究、設計和管理的單體、局部統一起來,進行系統化的規劃設計,使其達到對整個大環境進行改善的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了沿海灘途上的鹽生植物群落,沒有了沼澤地里叢生的蘆葦,沒有了繁茂的農田林網,即便是城市內綠化得繁花似錦,對整個城市環境的意義也不大,也不能維持多長時間。在局部綠化取得的成果,如果沒有與大環境的融合,其對環境改善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是殘缺不全的。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大綠化的觀點。
  2.2樹立維持以生態系統穩定性為核心的觀念
  保持城市綠地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將生態設計的觀念貫穿于整個綠地規劃和建設中,按照生態設計的原理指導我們的工作。其原理要求我們盡可能地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本,盡可能減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資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時盡可能利用廢棄的土地和原有材料服務于新的功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擯棄原有的那種對土地資源有著極大的破壞力、對淡水資源有著極大需求量、對資金投入有著極大的依賴性的園林綠化模式,重新選擇一種對生態

【河北省濱海鹽堿地城鎮綠化的思考與建議】相關文章:

淺論城鎮園林綠化的生態效應12-04

論城鎮園林綠化的生態效應03-18

城鎮園林綠化的生態效應初論03-25

對當前城鎮居民貧富狀況的分析與思考03-21

探究城鎮園林綠化養護與管理現狀論文12-02

參考文獻著錄的思考與建議03-19

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中的思考03-03

論述對河北省體育碩士學位論文外審制度的思考11-16

高校教學秘書職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12-0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