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

時間:2024-09-05 01:31:20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

  一、企業競爭優勢的研究回顧
  
 。ㄒ唬┗谫Y源的企業競爭優勢研究回顧
  企業可由本身資源與能力的累積培養,形成長期且持續的競爭優勢。Peteraf(1993)建立了持續競爭優勢分析模型。提出了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源應具備異質性、競爭的事后限制、不完全移動性、競爭的事前限制等四項標準。Barney(1995)提出關鍵資源(將能夠帶來企業競爭優勢的資源)有三個評判標準:第一是有價值。占有和使用有價值的資源,企業就能夠獲得某種潛在的競爭優勢;第二是稀缺性,只有有價值且稀缺的資源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競爭優勢。笫三是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擁有有價值和稀缺的資源刪企業就獲得了某種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將持續到其競爭對手成功地模仿或替代了這種資源。關鍵資源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途徑。關鍵資源三個屬性的累進疊加可以確立不同程度的競爭優勢。有價值只能形成潛在競爭優勢,有價值且稀缺可以獲得短暫的競爭優勢,只有資源具備有價值、稀缺并且難以模仿和替代才能構筑持續的競爭優勢。
  
 。ǘ┗谀芰Φ钠髽I競爭優勢研究田顧
  基于能力的視角。學者們對企業競爭優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學術的背景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理論觀點。Dorothy I.x~nard-Barton(1992)認為能力用各種知識載體來指示:員工、技術系統、管理系統、價值與規范。PrshMad(1993)認為能力是技術、管理過程、群體學習的組合:技術能力、組織能力的組合;洞察力、前線執行能力的組合。Henderson and Meyer和Utterback(1993)認為能力是用戶洞察力、產品技術能力、制造工藝能力、組織能力。Cockbum(1994)認為能力是元件能力與構架能力。Sanchez,Heene,and Thomas(1996)認為能力是卓越資產、認知能力、程序與常規、組織結構、行為與文化。雖然以上學者對能力認識不同。但是都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和取決于能力。學者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無形事物。對企業能力的認識超越傳統的理論觀點。在此基礎上,Eisenhardt和Martin(2000)指出,動態能力是為了匹配市場變化,建立在改變資源基礎上的組織過程和戰略過程。Winter(2003)把動態能力定義為,擴大、改變或創造普通能力的能力而能力是指組織慣例,實際上是把動態能力定義為擴大、改變或創造組織慣例的能力,動態能力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
  
 。ㄈ┗诰W絡的企業競爭優勢的研究回顧
  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y)認為。企業所擁有的有效社會網絡關系。即社會資本是導致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Dyer(1996)認為正是日本汽車制造商所建立的有效網絡關系。包括物流供應、知識共享以及商務關系,是它們在全球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Yarmis(2004)認為內部資源能力與外部網絡在為組織創造競爭優勢的過程中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存在著顯著的互動關系。楊鵬鵬(2006)討論了內部資源能力與外部網絡在創造競爭優勢時的互動關系;诶硇云谕P头治隽藘炔抠Y源能力與外部網絡及其整合對建立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吳海平(2007)構建企業結網合作的能力依賴模型。通過模型推演了企業核心知識與能力增長的異質性及目標網絡能力互補協同系數如何影響企業結網合作的策略選擇。
  
  
  二、基于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提升的企業競爭優勢的機理分析
  
 。ㄒ唬┗谫Y源的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事實上,基于資源的企業競爭優勢的相關研究中對資源的定義進一步深化,其研究對象不是資源的類型,而是資源的特點,尤其是強調資源的異質性和獨占性,在市場交易中可以獲取的自然資源并不重要,市場交易中不可獲取的資源更重要,因為在自由的市場交易中,每個企業都可以輕易獲取這些資源,也就意味著每個企業具有這些資源的難度的相同的,所以,同質性的資源不可能構成競爭優勢,所以,獨特的技術知識、管理知識、乃至于這些知識的載體人力資源都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所以。從企業競爭優勢的角度來講,擁有更多的異質資源,并且在市場的條件下獨占這些異質的資源的x,J-~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意義是巨大的。
  
 。ǘ┗谀芰Φ钠髽I競爭優勢分析
  從靜態的資源到動態的能力。學者們對企業競爭優勢的認識進一步深化,能力在某種意義是對企業資源的運用能力。在無數企業實踐過程中,資源類似的企業的發展結果大相徑庭,主要原因是能力的差異,相對于資源,能力是無形的。無形的能力更不易獲取,在市場中通過交易方式幾乎沒有辦法獲取。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成長是一個漫長過程。但是能力一旦形成,其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的持續不斷。但是,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柔性的,而不是剛性的,能力是基于市場和環境的不斷變化而演化。
  相對于靜態的資源。能力是動態的,在企業成長演化過程中能力不斷形成與提升,能力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從研發、生產到市場營銷,能力分布差異性決定企業在產業鏈分工中選擇和被選擇,決定了在價值鏈中地位。研發能力強企業專注于研發。成為技術型或知識型企業,成為產業發展的引導者,例如蘋果公司。生產能力強企業專注于生產,成為產品的代工者,例如富士康。市場能力強企業專注于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事實上。研發能力強和市場能力強的企業往往合二為一。而生產能力強企業是單獨存在的。能力和所需要的資源是相互匹配的。特定能力建立在特有資源基礎上。特有資源需要特定能力來實現有效產出。從而獲得企業競爭優勢。資源觀的企業競爭優勢理論偏重資源。能力觀的企業競爭優勢理論偏重方法與手段。但是資源和能力是不可分離的,沒有資源和能力協同作用不能獲取單個企業競爭優勢。無論是資源觀還是能力觀都是從企業內部分析競爭優勢,沒有從外部分析企業競爭優勢。
  
  (三)基于網絡的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構成了無處不在的網絡。在網絡中,單個企業是網絡一個節點,網絡內部是異質化的,每個節點地位是不對稱的。高地位的節點企業具有高的競爭優勢,有利節點強化了企業競爭優勢,而企業競爭優勢決定企業在網絡節點中地位。所以在網絡中,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動態變化,具有內在漲落機制。在網絡中企業競爭優勢的內在基礎資源和能力決定企業在網絡中節點地位,而網絡節點地位決定了企業獲取資源和提升能力的水平。
  
 。ㄋ模┗谫Y源、能力和網絡協同提升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
  框架資源觀、能力觀從企業內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與決定因素,而網絡觀從企業外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與決定因素,對企業競爭優勢本質的不斷深化和學者們不同學科背景導~txcJ-企業競爭優勢分析視角不同。企業競爭優勢絕不是資源、能力和網絡其中一個能夠解釋的。以上理論只是從一個方面來解釋企業競爭優勢,具有一定片面性,不能全面分析企業競爭優勢,所以構建基于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框架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是理論發展的需要。
  資源尤其是關鍵資源是構成企業異質性的基礎。企業異質性正是企業獨特競爭優勢的表象。通常認為關鍵資源具有稀缺性、有用性、難以模仿性和難以替代性。關鍵資源難以通過市場交易獲取,類似隱性知識,具有企業植根性。企業單單擁有核心資源是不夠。核心資源與互補資源匹配優化才能實現資源價值。在核心資源基礎上。通過市場交易有效獲取互補資源取決于企業的能力和企業所在網絡節點地位。整合企業所有資源實現有效產出也取決于企業的能力和企業所在網絡節點地位。
  能力是企業動態形成的。能力本質上是企業獲取資源、整合資源的手段,能力是隱性的,但是能力產生是干中學的結果,具有典型的學習曲線效應,能力隨著時間、隨著企業獲取資源數量積累、整合資源方式不斷優化而不斷提升。能力決定企業在網絡中節點地位,企業間能力異質性和互補性是形成網絡的前提條件,網絡是企業間相互競爭合作共存的載體。網絡是企業獲取資源的路徑。能力是整合資源的手段。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決定了企業競爭優勢。基于以上認識。資源優化管理、能力提升和網絡優化是獲取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路徑,是實現資源、能力和網絡更大協同價值的前提條件。
  
  
  三、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的路徑設計
  
 。ㄒ唬┗谛畔⒒钠髽I資源管理
  精益生產LP ( Production)、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lng)~11同步工程(SE)在企業運作中廣泛采用,使傳統企業資源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其需求。而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使企業資源管理模式的實現優化和升級,MRP 1I和ERP被提出并且被廣泛應用。GartnerGroup?1990年初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ERP是對MfuPⅡ的全面超越。是以顧客驅動的、基于時間的、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準應包括四個方面:超越MRP II范圍的集成功能;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環境;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支持開放的客戶機,服務器計算環境。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資源管理分為企業內部資源管理和企業獲取資源管理。在企業內部傳統資源管理- 物資管理基礎上引入信息技術形成企業資源規劃即ERP,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ERP超越傳統物資管理范圍,把資源管理擴展到采購、生產、成本、庫存、分銷、運輸、財務、人力資源等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實現對企業內部所有資源整合管理,從而實現資源最優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全面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ERP使管理變得更加可視化,實時管理成為可能,企業對外部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更快速,柔性管理使企業更適應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
  
  (二)基于信息化的企業能力提升
  在基于信息化的企業資源管理基礎上。企業能力是企業轉換資源實現有效產出的綜合能力;谄髽I業務流程分類,抽象的企業能力可以簡單分為企業研發能力、企業制造能力和企業市場運作能力。
  企業研發能力是企業對內外部知識資源的管理能力。企業研發能力核心在于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或對市場前瞻需求預測,基于自唷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的接近度有效獲取外部匹配知識,實現知識共享和增值,從而高效快速滿足企業對產品研發的需求,并最大化儲備企業未來戰略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資源;谛畔⒓夹g的知識庫和知識挖掘工具使企業篩選和獲取顯性知識更加快捷。信息技術實現遠距離的面對面的交流,使企業突破隱性知識的組織植根性和區域植根性,更多獲取隱性知識?偠灾。信息技術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能力。
  企業制造能力是企業運用資源和技術生產產品的能力。制造業生產過程信息化是指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各環節實施和應用MES(制造執行系統)等信息化支持系統和平臺,從而提升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和生產制造能力的一個系統工程。最新研究表明在制造過程中引入信息化使企業的生產能力增長了大約70%至6OO%.并且能夠更大幅度地減少成本。信息化實現流水線的柔性制造、敏捷生產和JIT生產,使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大規模定制得以低成本實現。信息化使企業制造更加精確、準時和實時可控。實現數字化的虛擬制造,使不同企業間協同制造成為現實。
  企業市場運作能力是企業了解顧客需求變化、引導需求和創造需求的能力。顧客需求是動態變化的。傳統市場需求調查分析工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但是結果準確性不高。運用信息技術非常簡單獲取分布全國乃至全球銷售終端的產品銷售即時數據并自動進行分析變化趨勢,時刻掌控消費者產品和產品結構需求變化。及時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來調整產品結構和數量,更好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市場均衡。通過信息技術來有目的引導需求變化的變化。使需求變化有利于企業的自身產品,使需求集中于企業的自身產品。通過信息技術來創造原來不存在的需求。企業提供產品來滿足創造出來的新需求;谛畔⒒钠髽I市場運作能力使企業更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消費者需求,充分利用注意力經濟和產品的網絡外部性使產品成為市場中主導產品。
  
 。ㄈ┗谛畔⒒钠髽I網絡優化
  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日益深化使單個企業活動越來越集中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價值鏈的特定節點上,雖然基于所有權的企業邊界仍然明確,但是企業的經濟活動邊界日益模糊。虛擬企業、戰略聯盟使企業間關系超越簡單市場交易即時交易關系,形成具有人格化交易關系的企業網絡。企業網絡使企業獲取資源和能力提升延伸到整個網絡。而企業獲取資源和能力提升取決于所在網絡規模和節點流動速度。正如Sun公司理念:將網絡效應發揮到極致。更準確的是,把網絡正外部性發揮到極致,實現協同效應最大化。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網絡分為兩類:企業內部局域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企業內部網是企業內部所有的經濟活動環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管理。Intranet指采用Intemet技術建立的企業內部專用網絡。它以TCP/IP協議作為基礎,以Web為核心應用,構成統一各便利的信息交換平臺。Intranet可實現的功能極為廣泛和強大。企業內部局域網是企業信息化的內部載體。構建全業務的企業內部局域網是企業信息化的前提條件。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局域網使企業所有經濟活動虛擬化、協同化和可視可控化。信息流和物流完美融合。作為網絡節點的企業。僅有內部局域網只能是信息孤島,所以通過Intemet建立企業外部網。實現企業與企業間的數據交換、信息交流是企業信息化時代融入網絡的必然選擇?偠灾。信息化不僅僅是計算機網絡構建,而是企業的知識網絡、生產網絡和生產網絡全面構建,企業所有業務流程再造更好適應信息化要求。而計算機網絡僅僅是企業網絡的物理載體,信息化的終極目的使企業更好融入網絡,獲取網絡協同價值,提升企業網絡節點的地位,進而全面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本論文來源于博士論文網!如需轉載請保留一個鏈接:法學畢業論文
  四、結論
  
  傳統企業競爭優勢分析僅僅著眼于資源、能力和網絡單個要素的作用,事實上。企業競爭優勢是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復雜結果。本文在對企業競爭優勢深入分析基礎上。認為企業競爭優勢是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作用下的結果;诖,構建了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框架,認為資源、能力和網絡協同決定了企業競爭優勢。資源優化管理、能力提升和網絡優化是獲取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路徑,是實現資源、能力和網絡更大協同價值的前提條件;诖,本文提出運用信息化工具提升企業資源管理水平、提升企業能力和優化企業網絡是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陸淳鴻。企業競爭優勢理論演進評速.經濟問題,2007,(4)。
  [2]楊鹛鹛。謝恩。創造企業競爭優勢:內部費源。外部網絡及其整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
  [3]陳勁,王毅,許慶瑞罔外棱心能力研究速評 研管~1999,(5)。
  [4]鄭建偉。基于城市群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與對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1)。
  [5]鄭建偉。城市群中企業外部競爭優勢函數構建扣分析一基于交通網絡視角.理論月刊,2009,(1)。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相關文章:

基于企業生態位理論的企業競爭策略研究03-19

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03-22

基于企業文化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03-19

基于顧客價值的競爭優勢再造03-24

基于客戶體驗角度的企業銷售渠道提升研究03-21

跨企業協同信息管理競爭力的績效評價研究03-13

談以信息化為動力提升電力企業核心競爭力03-18

基于顧客價值提升零售企業競爭力的思考03-23

基于協同理論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環境與策略分析03-2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日韩色老头中文字幕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永久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