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與外國文學教學

時間:2024-09-11 16:03:01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時代與外國文學教學

 摘 要: 網絡時代給教育帶來了許多新變化,信息資源的共享、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課堂教學的豐富多元化都對教師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提出了挑戰。高校中文專業的外國文學課教師應更快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強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致力于引導學生將文學經典的閱讀和網絡所帶來的豐富信息相結合,從而在新語境下尋找到文學藝術的審美樂趣。
  關鍵詞: 網絡時代 高校中文專業 外國文學教學 教學改革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網絡和電影、電視為代表的視覺文化與媒介文化不斷擴張,文學經典在精神生活與文化建構中的重要性明顯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中文專業外國文學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沖擊,許多經典文學作品被束之高閣,就連更為貼近現代人生活的二十世紀乃至當代的新文學也顯得索然無味。中文專業外國文學課程如何教學,如何讓學生回歸文本的閱讀,教師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進行改革,無疑成了最嚴峻的課題。在網絡越來越影響人們的生存方式、思維方式的今天,與其一味回避或是一概抵制,抑或是把責任都歸咎于學生不好學、不熱愛經典,不如對網絡充分地加以利用,因勢利導,將文學經典的閱讀和網絡所帶來的豐富信息相結合,讓學生在新語境下尋找到文學藝術的審美樂趣。
  一、網絡時代的教育特點和面臨的挑戰
  1.真正實現了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
  在傳統學習環境中,信息資源的存在及其傳送形式主要局限于文字印刷形式和面對面的口頭傳授,以教科書為藍本的課堂面授成了教學的主要形式。這樣的信息傳遞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溝通形式上缺乏靈活性。
  網絡為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功能強大的、集成性的信息傳遞媒介,可以實現各種數字化信息資源跨越時間與空間、跨越平臺的溝通傳遞,實現優秀教學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共享,具有便攜性、靈活件、集成性、即時性特點,大大豐富和擴展教育活動可以利用的信息資源內容。
  2.為學生個性化和創新性學習提供了可能。
  網絡新媒介的出現使得教育的功能和模式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學生由單純的對知識和文化的傳承向促進信息的共享與增值,同時要求增加學習樂趣和效率轉變。傳統的學校教學總是圍繞著教師、課堂、教科書進行,使得學生自主性能力的培養與發揮受到限制,教師在同時面對數十個學生,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致使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難以實現。互聯網的建立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徑,提供了一個匯集世界各地先進學校、研究所、圖書館等各種信息資源的龐大的資料庫。這便于學生學習、了解當前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最新知識,通過網絡這種新的全球性媒介,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道信息的傳輸,獲得比教師更加廣泛、更加豐富的知識素材、信息。
  全球的專業及非專業的學者將自己的創新成果公布在網上,從而增加了學生在知識建構上的主動權和發言權,使學生能迅速接受新事物的特點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隨時可以掌握到最新的研究前沿信息,并參與到知識創新的活動中。
  3.基于多媒體的互聯網信息促成了課內外教與學的豐富多元。
  互聯網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及其他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先進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其效果是任何單一方式都無法比擬的,有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多媒體技術為人機交互的實現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使網絡信息內容逼真、形象、豐富而完整,到處是流光溢彩的圖像,滿眼是生動直觀的畫面。網上各類圖片、Flash和視頻對人們的感官產生了強烈刺激,促進人們的有效記憶。同時,人們對信息內容的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學會合理地運用幻燈、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料,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并提升教學,推進課堂速度,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學生也可以在課下通過搜索到的音像和影像資料補充許多背景的知識。
  4.促使師生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隨之而改變。
  網絡時代的到來并不意味著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不要校園、不要教師、不要教室、不要書本,實際上,教學媒體本身并不能自動引發好的學習效果,它應該和教師、學生、教材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協同的有機整體,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得以增強。學生面對網上可供其選擇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學校、教師、課程和學習方式。新型的師生關系將是一種開放的、民主的關系,教師將變為學生的顧問、引路人、共同進行學術研究和探討的伙伴,可以共同研討、發現新知。教師應著重于利用多媒體網絡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求知者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熱情。
  二、網絡時代的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外國文學包括東西方文學兩大部分,時間跨度大,內容龐雜,既要把教改教研成果和近年來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又要處理豐厚的教學容量和短暫的學時的矛盾,因而教師必須致力于精煉教學內容的改革,將課程內容的基礎性與先進性,經典與現代性的關系處理恰當;注重探討揭示外國文學作品中豐厚的人文內涵,側重文學的本質教學。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網絡信息資源高度發達的今天,教師不但應該對教材融會貫通,而且應該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學會從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選擇最有價值的知識,比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外國文學研究的專業網站,在有限的課時內無法充分解讀分析的作家作品、國內外研究的最新熱點問題與每個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尤其需要學生在課下通過多元信息渠道去補充完善。
  2.變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審美的創新能力。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教學手段上的革新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其重要。同時,由于教育從過去學校選擇適合教育的人向個體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須改變,選擇性、個性化、合作性、創新性的學習更能培養他們自我獲取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
  運用幻燈片、圖片、視頻、音頻、網上資料鏈接等方法可以將文字的東西變得圖文并茂,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圖片是學生喜愛的形式,在講一個作家前,教師給學生展示作家的照片,可讓他們對作家有直觀的印象。引導欣賞音樂歌劇作品,回響外國文學天籟,充分利用西方音樂和歌劇改編視聽資源,如著名歌劇《卡門》、《費加羅的婚禮》,交響曲《浮士德》,等等,可改變傳統外國文學史教學的無聲世界,營造外國文學音樂殿堂的氛圍。

網絡時代與外國文學教學

[1][2]下一頁

本文選自yjbys原創論文網代寫畢業論文

【網絡時代與外國文學教學】相關文章:

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11-18

中學語文外國文學課堂教學探討11-19

議網絡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與不足03-18

網絡時代的語言生活12-05

網絡時代的哲學思考03-19

網絡時代的電子預算03-20

網絡時代的CRM營銷03-22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對策的論文11-22

美育與德育外國文學論文11-24

網絡時代的高校德育創新03-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成黄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