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建筑物理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
【摘要】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本文基于建筑學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需求和建筑物理教學的特點,分析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建筑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強化建筑物理的實用性。
【關鍵詞】建筑物理;應用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09—01
隨著高等教育進入以結構調整、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階段,一種嶄新的教育類型——應用型本科教育應運而生:以本科教育為主,面向區域經濟社會,以學科為依托,以應用型專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建筑物理作為建筑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要與時俱進,做出根本的轉變。
一、建筑物理課程概述
《建筑物理》是建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建筑環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研究建筑熱環境、建筑光環境和建筑聲環境。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建筑熱環境、光環境和聲環境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在設計中運用這些理論知識,提高建筑功能質量、創造適宜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二、建筑物理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1、缺乏學習興趣,輕視建筑物理教學
對于建筑學的學生來說,幾乎沒有同學主動考慮把所學的建筑物理知識運用到設計中,這是因為建筑物理課程在高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已淪為建筑學的邊緣課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建筑物理為基礎性課程,包含很多理論知識,難免讓學生感到枯燥寡味,學生興趣不高,必然會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我國高校功利主義傾向普遍存在,作為基礎性課程的建筑物理不像建筑CAD、建筑模型課程可以通過直接展現建筑的形式、藝術流派等來獲得認可,這也是“重藝輕技”的根本原因。
2、教學手段單調,教材更新慢
傳統的建筑物理教學,都是以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為主,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理論多,動手少,與建筑設計融合性差,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前建筑物理的教材也較少,使用較廣泛的有柳孝圖的《建筑物理》(第三版)和劉加平的《建筑物理》(第四版)。由于教材的更新較慢,而新型建筑材料卻在不斷涌現,新規范、新要求不能及時補充進教材,必然導致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探索性實驗教學被忽視
根據相關文獻和筆者自身的實踐,實驗教學依然是教師的演示性實驗教學和學生的驗證性實驗教學,只為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相關的實驗儀器,缺乏與建筑設計相結合的探索性實驗。此外,教師以課堂為單位開展教學,大家也都是在同一地點進行實驗,最后得出來的實驗結果也是相同的,這種為了實驗而進行的實驗,很難有學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間。
4、考核方式單一
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依據,這僅能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卻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做到學以致用,也難以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三、建筑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針對建筑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采取了多項措施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具體措施有如幾條:
1、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
建筑物理課計算公式多、概念難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搜集身邊的一些實際案例和現象,讓學生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如講到熱舒適性影響因素時,可以問學生,天熱時為什么開空調?為什么開風扇?天冷了為什么穿厚衣服?用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增強學習的興趣。如講到光通量、發光強度、照度和亮度時,要先講解光通量的概念,再引出發光強度、照度和亮度的概念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在講授時以教室的人工照明為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能形成知識框架體系。
2、教學手段多樣化,積極利用各種資源
教學要改革,要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包辦一切的教學模式。積極的與相關企業單位合作,進行案例式教學,講授課程內容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技術類課程在生產一線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結合多媒體技術,將一些新材料、新標準展示給學生,將內容更直觀的呈現給學生,事半功倍。
3、重視探索性實驗教學
應加強探索性實驗的教學,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后,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講解實驗原理及方法,而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深入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此外,學生也可以把自己設計的作品帶進實驗室,在日照模擬平臺上看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日期和不同時間下形成的陰影變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棒影日照圖的理解。在做測定材料的吸聲系數的實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吸聲材料,比如海棉、毛氈等,根據實驗數據對比不同材質、不同密度、不同厚度材料的吸聲系數,使學生加強對影響材料吸聲性能因素的理解。加強探索性實驗教學,在學生理解和掌握建筑物理知識之外,還可以分析現有建筑方案的不足之處,并通過所學的專業知識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建筑物理考核僅有一張試卷,這樣的考核方式使得許多學生平時不學習,為應付考試,考前突擊學習,效果很不理想。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考核方式應該變革,最終成績應由考勤、課堂發言、建筑物理在設計作業中的應用情況等組成的平時成績、實驗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構成,以此來改變學生臨考應試的狀態,使學生掌握建筑物理課的基本理論,并能將理論運用到建筑設計中,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四、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物理課程教學的現狀,客觀的分析了傳統建筑物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建筑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建筑物理課程在建筑學專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關系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及未來建筑師設計的作品,是否能讓人們舒心的使用。因此,搞好建筑物理課程教學,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加平。建筑物理(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柳孝圖。建筑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3]歐達毅。“學生為主體”理念在建筑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建筑,2013,9。
【建筑物理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水工建筑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論文11-17
設施農業建筑電氣課程教學改革論文11-28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1-13
高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分析論文11-30
應用型大學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研究論文11-20
淺析行政管理專業應用型課程論文12-02
論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論文12-07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論文03-31
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析論文11-14
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