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藥文化誤譯例析
一、引言
中醫藥學本來是寫給中國人看的,現在要翻譯成英語,讓外國人讀。因此,我們有必要借用孔慧怡(1998:31、32)先生關于翻譯小說的幾點假設,就中醫藥英譯的跨文化交際做出一些概括的假設:中醫藥翻譯是為了不懂中醫藥原文的人而做的工作;既然譯作讀者不認識源語,我們也假設譯作讀者對源語文化的理解或接觸也是很有限的。譯作是否接受或者是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入語文化當時的流行規范,而這些流行規范,很可能與源語文化的規范有相當大的差異。無論是中醫藥診療技術的傳譯,還是中醫保健和中成藥品的翻譯,譯出的作品都要面對一定的讀者。即便是在同一譯入語文化背景中,由于中醫藥學和中醫藥品的翻譯受眾不盡相同,翻譯所遵循的譯入語文化規范也就有所不同。這就要求譯者采用不同的策略,順應不同的譯入語文化語境。
二、譯品必須以接受者的行為習俗和文化心理為依歸
因為所有的中醫藥及其產品都是在漢語言文化背景下,為滿足漢語言文化習俗的讀者或使用者的需求而創作和生產的民族文化產物,而中醫藥英譯品的潛在讀者或接受者卻是完全不懂中文,不了解漢語言文化的異域民族文化群體,對漢語言文化產物的接受完全依賴。其母語或譯入語主體文化的經驗和習慣為參照。因此,中醫藥英譯產品就必須是英語國家主體文化的產物。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就必須在英語譯入語國家主體文化背景中尋求和建立可能的接受點。即讀者或使用者的文化心理和語言表達習慣。所以,中醫藥英譯產品就必須以譯入語國家主體文化的接受者的行為習俗和文化心理為依歸。下面就以(李照國,1993:1)77
【中醫藥文化誤譯例析】相關文章:
例析學生實驗能力的評價方法03-15
論析翻譯與文化信息傳播03-21
簡析文化與語言的互動教學03-20
論析文化勢能與跨文化廣告傳播03-21
論析關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12-26
論析教育:文化批判何以可能03-18
京劇行當名稱英譯的文化簡析03-23
論析長安文化的定義及其特征03-19
漢語社會中識字社群的漢字字形思維例析03-27
論析廣告符號與消費主義文化批判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