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院校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的思考
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醫學畢業生就業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醫學畢業生的質量,同時這也是他們尋求職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文章簡述醫學院校從學生就業服務的角度提升醫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拓寬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空間,從多方面促進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
醫學院校;就業服務
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階段,畢業生就業矛盾凸現,最直接的表現是短期內畢業生數量的成倍增加與持續攀升,然而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相應增加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一直以來被人們譽為陳年老酒,愈陳愈香的醫生,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職業,不受經濟影響被年齡淘汰。然而從近年就情況看,隨著醫學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醫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隨之而來就業壓逐年上升,由于醫學的專業性太強,決定了就業面相對狹窄,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容易,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1、目前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
1.1 城市醫療人才呈飽和狀態。經過多的不斷培養和補充,城市的醫療人才狀況到了根本的改善,北京、上海和沿海發達城市還出現了飽和或超員。很多醫療機構正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調整,用人指標有限,難以大量接受畢業生。現今醫學類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將發生變化,城點補充社區,農村重點補充鄉鎮,整個就業重心下移。
1.2 醫學各專業供需的矛盾。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麻醉學、護理本科等專業的畢業生依然走俏,臨床醫學不太理想,法醫學的社會需求量有限,預防醫學就業比較困難。
1.3 學歷層次的供需矛盾。目前在醫學專業畢業生中,研究生就業情況比較好,本科生的就業率與各個專業相關,基本上處于供需平衡狀態;專科生就業情況不是很樂觀。
1.4 畢業生期望值很高。部分醫學畢業生的擇業心態和擇業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業目標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盡管大城市、大醫院的就業門檻很高,競爭日趨激烈,部分本科生都不愿意去基層醫院,而基層醫院往往是近幾年來接收畢業生的主力。在縣及以下鄉鎮醫院,由于當地的經濟相對落后,醫療水平和設備比較低,醫療藥品也不足,對學生的需求旺盛,甚至到了求賢若渴的程度。
2、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從多方面提升醫學生就業競爭力
2.1 要擺正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位置。要以就業為導向,轉變辦學指導思想,逐步實現以文憑為本位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轉變,實現從過于注重理論灌輸向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轉變,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重視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新事物。根據文獻資料顯示,畢業生對就業質量最關注的因素分別有:行業發展前景、適于施展個人才能、適合自己能力與性格、工資收入、其它福利。學校在就業服務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生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發揮學生的獨立性,使他們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造性活動的經驗、特點以達到提高學生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徹底改變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模式。必須重視教學改革,注重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銜接課程,重視對學生進行的臨床教學實踐培養環節的實際效果。
2.2 建立專業化、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和服務模式。目前高校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缺乏系統全面的體系,主要以擇業技巧等基本知識為指導內容,以提高就業率為根本目標,往往忽視了學生職業發展所需的就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專業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是一個全面、系統、完整的體系。就業力是一種持續保持職業生涯長青的能力。它的核心包括工作能力、求職能力和適應能力,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二是技能,三是經驗,四是職業素養。從職業生涯規劃到就業指導,從基礎就業力培養、專業技能的強化到核心競爭力打造;從就業指導人員的專業指導到專業教育的就業指導滲透,都應圍繞著如何提高就業力來進行。
2.3 拓寬醫學畢業生就業的渠道。如今國家號召廣大畢業生積極創業、到基層就業,為畢業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業平臺。從衛生改革的指導思想來看,無論是衛生服務、醫療保障、還是衛生執法監督也涌現出了許多新的崗位供醫學畢業生選擇。在生命科學不斷發展的前提下,醫學相關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許多與人的生命、健康、體育、康復有關的預防、保健、咨詢、經營、推銷、審核等單位蓬勃興起,這些都將是醫學專業學生馳騁的舞臺。伴隨著醫學模式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與其它學科產生了交叉和融合。整個社會對醫學社會學、醫學法學、醫學經濟學、醫學美學、醫學心理學和醫學倫理學學科的人才需求量將大大增加。這些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大量醫學的高級人才,醫學畢業生自然是首選對象。
2.4 強化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從這幾年的就業情況來看,除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技能外,醫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為用人單位所重視,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就業市場中穩操勝券。根據就業市場不斷發展的前提下,確定自己的辦學模式、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做到超前預測、超前設計、超前培養。同時擴大選修課的范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應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課程,使醫學畢業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學校應堅持素質教育以引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根據醫學生的特點和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開展素質教育,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5 建立比較完善的就業、大學生就業培訓和指導機制。我國就業培訓經費還未納入年度的政府財政預算,政府職能部門職責不明,社會企業、高效的就業培訓機構和專職人員少。就目前高校而言,就業培訓和指導資金短缺,許多高校剛剛建立的就業指導中心,缺乏專職人員。可以說大部分高校就業培訓和指導還沒有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因此,醫學院校必須盡快建立高效的信息網絡和良好的就業指導服務平臺,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人員的業務素質,改進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方式,做到職責明確,資金到位,組織、人員落實。
2.6 提高并發揮高校教育管理團隊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團隊是一個知識集合,高校教育管理團隊隸屬于一個團隊”學校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應群策群力,充分發揮教師團體的作用。學校要從學院領導到輔導員老師,上下一心,廣泛動員,積極為學生考研和就業出謀劃策,千方百計推動學生就業,狠抓落實,抓收效。通過電話聯系用人單位,主動推薦學生,飛信平臺發布信息,及時反饋就業意向等方式促進和推薦學生就業。加強就業思想教育,指導畢業生要準確把握金融危機對就業的深刻影響,客觀對待自己,冷靜面對現實,理性做出選擇,放平就業心態,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
【參考文獻】
邱云峰,高軍.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略論.2003.2.
李穎,劉善仕,翁賽珠.大學生就業能力對就業質量的影響.高教探索,2005.2.
穆林.關于大學生就業力缺失的理性思考.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
葉濤.當前醫學生就業面臨的形勢和對策.中國大學生就業.
李祖峰,樊清華.醫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競爭力的分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12.
方愛珍,李紅. 北京大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和對策探討.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
【醫學院校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的思考】相關文章:
醫學院校新生教育的探討與思考11-18
項目管理思維下檔案中介服務水平提升策略11-19
系統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戰略思考03-22
關于中層管理者能力提升的思考論文05-27
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思考探析論文05-24
提升大中型超市顧客忠誠度的思考03-20
關于民營企業競爭力提升題目的思考03-24
淺析對提升重慶市法學本科教育質量的思考12-04
基于顧客價值提升零售企業競爭力的思考03-23
淺談關于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新思考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