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源性輸尿管損傷手術時機的選擇
【關鍵詞】 輸尿管損傷
輸尿管損傷多以醫源性損傷為主,直接損傷較少見,其中又以婦產科手術發生率最高。醫源性輸尿管損傷若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愈后效果良好,否則易導致尿漏、感染及腎功損害。為了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時機,對我院自1998~2005年收治20例醫源性輸尿管損傷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例中:男4例,占20%,女16例,占80%;年齡28~73歲,平均45歲。具體病例見表1、表2。
表1 20例醫源性輸尿管損傷原因 婦產科手術例數普外科手術例數腔內器械操作例數子宮切除術9乙狀結腸切除術2輸尿管鏡碎石3卵巢切除術1腹膜后腫瘤切除術2經膀胱鏡取D-J管1剖宮產術1——經尿道輸尿管
球囊擴張術1
表2 20例醫源性輸尿管損傷情況(例) 輸尿管部位損傷程度發現時間下段損傷12完全切斷9術中發現13中段損傷6完全縫扎(雙側1例)6術后1周4上段損傷1穿孔3術后3周1全段損傷1粘膜損傷2術后4周2
1.2 診斷 術中發現的13例,其中5例術中發現管狀物斷端有液體滲出;2例術中發現一側輸尿管被結扎;1例為腹膜后腫瘤切除后發現長14 cm管狀物一并切除;1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后4個月,經膀胱鏡取雙“J”管時有阻力,用力拔出時,見管上有結石形成,部分輸尿管粘膜撕脫,隨后出現大量血尿;1例治療輸尿管炎性狹窄,行經尿道輸尿管球囊擴張術,輸尿管破裂;1例輸尿管鏡碎石,結束后退輸尿管鏡后發現輸尿管粘膜完全剝脫;2例置輸尿管鏡引起輸尿管穿孔。術后診斷的7例,1例為子宮切除術后持續無尿,第3天行雙側輸尿管逆行插管受阻,行探查術,術中見雙側輸尿管均被縫扎;2例子宮切除術后3天內出現腰部脹痛,經B超、輸尿管逆行插管、腎圖檢查明確診斷;3例于術后第5、20、30天出現陰道漏尿,經鎂藍試驗排除膀胱陰道瘺、經靜脈尿路造影(IVU)及輸尿管逆行插管明確漏尿部位在輸尿管;1例右卵巢癌術后1個月右下腹部囊性包塊,穿刺引流術后每日引出1 000 ml尿液,行輸尿管逆行插管,發現右側輸尿管距膀胱4.0 cm處受阻而確診。
1.3 治療 術中發現的13例,3例行輸尿管端端吻合術,1例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1例行膀胱瓣輸尿管下段成形術;2例拆除結扎線;1例行腎切除術;4例留置雙“J”管,輸尿管自行愈合;1例行輸尿管皮膚造口,2個月后行自體腎移植。術后發現的7例,1例于術后第3天行輸尿管松解術;4例于明確診斷當日即術后3、5、20天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1例于術后30天行膀胱瓣輸尿管下段成形術;1例行尿囊腫引流3個月后,二期行輸尿管膀胱壁瓣成形術。
2 結 果
本組20例患者中,盡管手術時機和方法不同,均獲得滿意效果。除1例行腎切除,1例延期手術修補外,均在明確診斷后立即手術處理,痊愈出院。隨訪6~12個月,泌尿系彩超、靜脈尿路造影均顯示:腎功能良好,無腎盂和輸尿管擴張積水。2例損傷后3~4周內手術的患者與延期3個月后修補的患者,手術效果無明顯差異。
3 討 論
3.1 輸尿管是細長的管狀器官,隱蔽在腹膜后間隙內,受到脊柱、腰大肌和腹腔臟器的保護,加之本身有一定的活動范圍,所以外力損傷非常少見。隨著婦產科手術的普及、腔內手術的開展,醫源性輸尿管損傷呈增加趨勢。Terson等[1]報道婦產科手術約占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78%~82%。輸尿管與子宮動脈、子宮陰道靜脈叢、子宮頸兩側結締組織關系極其密切,在行子宮切除術時,尤其是匆忙止血時極易造成輸尿管損傷。結扎子宮動脈時,增加了輸尿管局部缺血壞死的可能。乙狀結腸、直腸與輸尿管比鄰,切除癌腫時易造成輸尿管損傷。輸尿管內鏡操作、體外沖擊波碎石術,也是造成輸尿管損傷的原因之一。Assimos等報道輸尿管腔內操作繼發性輸尿管損傷達2.3%。損傷的原因主要為術中解剖關系不清,結扎或損害輸尿管血運及操作粗暴、不熟練等。
3.2 輸尿管損傷后的典型癥狀是:梗阻側輸尿管致腎盂積水逐漸加重,而出現患側腰部脹痛,腎絞痛,腎區有叩痛,陰道漏尿,少數有發熱,超聲和IVU檢查示患側腎積水,膀胱鏡檢查患側未見問題,逆行插管完全受阻。
3.3 輸尿管損傷的治療關鍵和原則:1保護腎功能;2盡快恢復尿路的連續性;3游離輸尿管一定要保護血液供應;4吻合口無張力;5為了防止狹窄,應作斜切口擴大吻合口斷端對準,只能間斷縫合;6內置支架管。手術方式應根據損傷部位以及輸尿管缺損長度而定。輸尿管損傷的治療要達到兩個目的,即恢復輸尿管正常的排尿通路和保護患側腎功能。
3.4 由于造成輸尿管損傷的類型各有不同,明確診斷輸尿管損傷又有早晚差異。治療方法的選擇上就有一定的區別。在考慮病人全身狀況的同時,又要考慮病人泌尿系統的損傷情況,如損傷的性質、損傷的部位、損傷局部炎癥狀況等。治療原則在恢復輸尿管完整性的同時盡量減少局部狹窄和尿瘺形成[2]。
手術時機的選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術中發現有輸尿管損傷應立即修復。多采用端—端吻合,并放置內支架管,手術成功率高。2、若為雙側輸尿管損傷致術后患者無尿或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應及時探查。3、對于手術后出現尿瘺超過72h或較長時間確定的輸尿管損傷,筆者認為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只要病情允許可早期手術治療。我們的根據是:①輸尿管中放置雙“J”管,起支架、引流作用,手術成功率高;②現代的抗生素療效可靠,支持、營養治療有利于輸尿管盡快的愈合。③早期手術解決了局部的尿瘺及泌尿系統的梗阻,改善了腎臟功能,糾正了內環境的紊亂,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④早期手術治療避免了病人在等待修復時期心理上和經濟上的負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⑤且早期和延遲修復的成功率無明顯的差異性[3]。本文中的兩例患者為損傷后3~4周,行一期手術處理,術后效果滿意。對于非急性輸尿管損傷的病例,臨床上也有不同的觀點,主張延遲手術者認為手術過早,輸尿管周圍因尿外滲引起的組織充血,水腫等炎癥反應明顯局部血運較差,手術易失敗[4]。應在3個月后待局部炎癥水腫消退后行手術修復。但延遲手術有引起腎積水和腎功能喪失的危險[5]。
總之,目前在醫源性輸尿管損傷手術時機的選擇上仍有分歧。我們認為只要患者病情允許,操作細致,手術方法選擇得當,早期手術治療是可行的。
另外,預防是防止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關鍵。術者要了解輸尿管的解剖,切忌盲目、粗暴操作。對估計有難度的可能涉及輸尿管的手術,術前行靜脈尿路造影,輸尿管逆行插管,不失為一種預防良策。
【參考文獻】
[1] Terson TD,mahonev JE, Futeer NG, et al. Iatrogenic ureleric imjnrics: approaches to etiology and,management[J]. Can J Snrg, 1998, 41(5):379-382.
[2] 周正東,程雙管.輸尿管損傷的診斷與治療[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2, 7( 5):109 1 10.
[3] 劉尚瑩,曹曉明, 馮建強.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原因及處理[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1, 16(7):315-316.
[4] 楊塹,陳炳,江魚.醫源性輸尿管下段或狹窄的處理[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8, 13(8) : 339-340.
[5] Benchekrorn A, Lachdar A, Soumara A, et al. Ureter injuries, apropos of 42 case[J], Ann Urol, 1997. 31:271-272.
【醫源性輸尿管損傷手術時機的選擇】相關文章:
婦科手術致輸尿管損傷11例臨床分析03-19
淺談醫源性膽管損傷的防治體會03-26
結直腸癌根治術中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原因分析、預防要點與處理策03-19
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手術時機選擇的體會03-28
品牌重新定位時機辨別與策略選擇12-09
股指期貨推出時機和標的指數的選擇03-29
企業融資的市場時機選擇理論述評03-21
孰優孰劣:資產分配時機掌握證券選擇03-30
探析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損傷機制和手術治療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