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職護理專業醫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論文
在高職醫學院校,醫學實驗課能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動性。相對于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方面有著重要且不可忽視和替代的作用。結合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特點及筆者醫學實驗帶教經驗,對醫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體會總結如下。
1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特點
1.1 缺乏學習文化知識的主動性
我校學生雖然大部分為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但普遍缺乏學習文化知識的主動性,學生高中學習成績大多不太理想,高考分數偏低,文化基礎薄弱,特別是生物、化學知識基礎薄弱,因此學習醫學知識較為吃力。
1.2 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
護理專業學生以女生為主,普遍存在認識問題、理解問題能力較差現象,同時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記憶方法機械,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1.3 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
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科學、嚴謹的態度,甚至抄襲他人實驗結果。
2 在醫學實驗課程中如何培養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
2.1 醫學實驗課程的編排要發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注重培養和挖掘學生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其思考能力;既要有必要的知識點灌輸與強化,又要注重啟發式教學。醫學實驗課程不是僅僅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的課程,而是要在實驗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并理解理論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并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因而,實驗教學還應在促使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其創新與實踐能力。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在課程編排中不斷發掘學生創新潛能,優化課程內容、更新教學方法。
2.2 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2.1 驗證性單一實驗向設計性綜合實驗轉變傳統的醫學實驗課程安排多以驗證性的單一實驗為主,對理論教學內容加以輔助驗證。學生依賴性很強,常常按部就班、不求甚解地按實驗流程操作,不利于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使整個實驗內容統一完整,前后銜接恰當。此外,還要求學生針對實驗目的,具體分析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使學生在實驗關鍵性技術方面受到系統、良好訓練的同時,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過驗證性單一實驗向設計性綜合實驗轉變,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在共同完成實驗過程中的集體協作意識。
2.2.2 傳統實驗教學向多元化實驗教學轉變醫學實驗課程內容較為抽象,若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以文字和語言進行表述,則很難講解透徹。因此,我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幻燈片、多媒體課件、模擬軟件和教學視頻等)使與實驗相關的抽象原理、復雜操作技術以及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可視化、形象化,使實驗過程生動具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實驗技術。同時,還通過虛擬實驗教學系統以互動的形式使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些實驗操作流程、實驗設備的使用方法。此外,還通過精品課程網站實現實驗資源共享,教師通過移動終端隨時指導學生學習。通過多種感觀的刺激,使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給學生創設真實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2.2.3 考試設計注重考查學生創新能力傳統的考試設計是根據學生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劣。創新教育的評估體系不僅要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還要看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特別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期末理論考試可降低客觀題比例,以主觀題為主,將創新能力考查放在首位,盡量選擇設計性、思考性、綜合性強的題型,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與應用能力。
總之,教學過程中的探索創新是醫學院校教師的職責,也是學校向高層次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明確自身責任,做好本職工作,不斷總結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理論與實踐技能并重、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淺談高職護理專業醫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11-17
對金融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12-10
關于物理網絡教學與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03-06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12-01
淺談計算機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3-10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討論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