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肝膽術后靜脈鎮痛的察看及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264例,男144例,女120例,年齡24~65歲,平均45歲,其中膽囊切除術66例,膽總管取石術82例,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78例,肝部分切除術3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病種及手術時間等一般性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鎮痛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硬外聯合靜脈復合全麻術下施行手術。對照組于手術結束后給予常規護理:患者疼痛時按需要肌肉注射鎮痛藥物進行鎮痛。觀察組于手術結束后采用康利牌一次性鎮痛泵鎮痛,鎮痛配方:芬太尼0.8mg+di塞米松10mg+O.9%氯化鈉至100mL,泵入速度為5mL/h,同時給予針對性護理。
1.2.1心理干預 術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加強護患溝通,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
詳細講解鎮痛藥物的名稱、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向患者介紹術后鎮痛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促進術后康復,以糾正患者對鎮痛成癮的錯誤認識,使患者明確鎮痛藥的副作用小于術后疼痛對人體的損害,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向患者講解疼痛評分方法及其標準,使患者能準確表達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疼痛級別,能夠在疼痛達到Ⅱ級時及時進行用藥劑量調整,以達到最佳鎮痛效果。
1. 2. 2一般護理 患者回病房后,在與手術護士及麻醉師交接患者時,應詳細了解患者的手術方式、手術時間及術中術中出血量等情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及精神狀態,呼吸頻率、節律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以減輕不必要的體能消耗,緩解其焦慮情緒,密切注意管道是否通暢,幫助患者自下而上,由外向內進行拍背,促使痰液松動,鼓勵患者深呼吸,并進行有效的咳嗽,將痰排出。
1. 2. 3鎮痛泵護理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微量注射泵的工作性能和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密切觀察靜脈通道有無脫落、滲漏等現象,固定輸液導管時應使用抗過敏腳步,并防止導管受壓、打折或脫出。每天定時對患者的鎮痛效果及藥物不良反應進行評估并記錄。正確判斷患者的疼痛程度,由于最劇烈的疼痛通常發生在麻醉作用消失后2~4h,因此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根據患者說話的語氣、面部感情、語言反應以及體位姿勢等表現和行為進行疼痛評估。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鼓勵患者進行早期床上活動,及時下床,以利于康復。
1.2.4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 由于患者各自的體質不同,其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各不相同,部分患者容易出現各自不同形式的不良反應,因此,應加強對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①呼吸:鎮痛泵鎮痛期間由于鎮靜藥物逐漸向呼吸中樞擴散,極易發生過度鎮靜甚至呼吸抑制,因此,應加強對呼吸的監測,如出現呼吸頻率和深度的改變,以及煩躁不安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向醫師報告,并及時采取吸氧、人工輔助呼吸等措施;②心率及血壓:麻醉性鎮痛藥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降低其血中濃度,在提高機體痛閥的同時也可導致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因此,應嚴密監測血壓心率變化;③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是其常見不良反應,可讓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并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預防嘔吐物誤吸。同時可采用胃復安進行鎮吐。④尿潴留:麻醉性鎮痛藥可降低膀胱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從而引起尿潴留。因此,應于術后首日補液結束后即拔除尿管,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防止發生尿潴留的發生。一旦發生尿潴留,首先鼓勵患者按平時習慣姿勢試行排尿,同時采取熱敷,聽流水聲,對膀胱區進行按摩等,如果不成功,可再行插管并留置,并視其疼痛程度夾閉鎮痛泵。
1.3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 (VAS評分)對所有患者術后4h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分為0~Ⅲ級:0~3分為0級;4—5分為I級;6~8分為Ⅱ級;9~10分為Ⅲ級。疼痛發生率=(Ⅱ級+Ⅲ級)/總例數×100%。統計所有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疼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o.05)。< p="">
3、討論
術后疼痛是機體受到手術創傷后的一種應激反應,對患者的康復極為不利。良好的術后鎮痛可以減輕患者術后的應激反應,有利于傷口愈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手術成功率,因此,有效的術后鎮痛不僅意味著醫療技術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更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理學意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術后鎮痛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術后鎮痛泵靜脈自控鎮痛是2O世紀70年的所出現的一種全新的鎮痛給藥方法,將鎮痛藥以恒定速度通過靜脈注入體內,并直接作用于中樞受體,從而提高痛閾,達到鎮痛目的,其鎮痛作用持續恒定,并可由患者自己根據需要追加用藥劑量,具有用藥量少,便于管理,鎮痛效果好,無明顯呼吸循環抑制等優點。芬太尼是術后鎮痛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啊片類藥物,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興奮 受體而起作用,適用于各種術后疼痛。本研究中,通過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及鎮痛護理,觀察組的疼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果顯示,對肝膽外科術后疼痛患者采用靜脈自控鎮痛,安全方便,不良反應輕,鎮痛效果好,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
【肝膽術后靜脈鎮痛的察看及護理】相關文章:
開胸術后曲馬多與芬太尼聯合靜脈鎮痛及其對呼吸功能的影響08-12
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08-08
肝膽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及處理對策08-16
胎盤早剝的察看與護理探索08-25
肝膽外科護理論文10-12
術后疼痛護理討論07-28
小兒哮喘持續狀態的臨床察看與護理09-30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06-13
肺切除術后護理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