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論文開題報告

時間:2024-09-17 00:09:10 開題報告 我要投稿

最新科研論文開題報告

  范文一

最新科研論文開題報告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背景: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總是以自己的眼光來欣賞學生的作品,來要求學生,對學生的要求期望太高,不相信學生能自己評改習作。習作評改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行為,與兒童心靈感受之間存在多重阻隔,不符合兒童的接受心理。教師的批語總是大眾化、成人化、模式化,如“語句較通順,敘述較清楚,中心不夠明確”等,這樣對于學生,他們既不愿看,也看不懂,就更不用說去自覺修改了。

  意義:

  習作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習作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標準》在習作評改方面指出: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新課標還要求:“作文批改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有效引導學生通過自改、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課題名稱的解讀和界定界定:

  習作評改承接在習作指導課后,是師生為提高習作水平所進行的又一次具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它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準確了解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總結本次習作教學的得失,下一步完善、修改習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欣賞、評價、修改自己和別人的習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解讀:

  新課標指出“重視對學生習作修改的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修改習作內容的情況,還要關注學生修改習作中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葉圣陶曾提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本人。本次《小學生習作評改》課題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出一條作文評改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修改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評價習作的能力,在修改中提高習作水平,增強學生的寫在興趣。與此同時,轉變教師批改作文的理念,減輕教師工作量。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3年9月——11月)

  1、搜集資料,建立課題的實驗設想;

  2、撰寫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等。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13年12月——2014年4月)

  1、探索、構建多樣化的習作修改方法。

  2、按計劃實施、做好調查、做好相關會議記錄、搜集資料、寫好階段性分析與小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課題資料整理、分析和撰寫課題研究報告,論文、案例結集,接受專家鑒定。

  舉措:

  1、教師范改。教學評改課上,結合本次作文的重點要求,教給學生方法。

  2、學生自己修改。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開始階段可按以下5個方面進行評改。格式是否正確;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所選材料是否真實、典型;.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指出標點符號有沒有用錯。

  經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實踐,就能夠掌握這些基本要求。學生依據(jù)“作文目標”的順序,逐條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對“學困生”給予具體指導。學生通過自我修改的實踐,改正作文中的問題,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3、學生互相修改。

  (1)讀文,寫出主要內容,明確文章作者要表達什么的情感。

  (2)再用自改的要求去評改作文中的明顯錯誤,在眉批中改正了,說明理由。

  (3)尋找同學作文中值得學習的地方為己所用。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xiàn)

  1、案例分析:認真分析傳統(tǒng)習作評改中的方法及存在問題,并針對評改方法與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

  2、論文:研究撰寫小學生習作評改教學模式的相關論文,探索出小學習作評改教學的基本模式。

  3、結題報告完成《小學生習作評改》課題的結題報告。

 

  范文二

  題 目:在中職課程《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是,以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以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那么,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專業(yè)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計算機專業(yè)中,Photoshop 作為一門專業(yè)課,是目前最為出名的平面設計軟件,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強的實用性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

  在多年從事該平面設計軟件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始終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希望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使用 Photoshop 進行平面設計這個技能,作為就業(yè)生存的一技之長。

  (二)研究的意義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 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 Photoshop 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

  一 是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 Photoshop 課程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 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校計算機業(yè) Photoshop 課程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00字):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 2013年 11月,使用關鍵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百度網(wǎng)頁搜索中可以檢索到大約1,570,000個相關記錄,但大多數(shù)研究缺乏理論性、系統(tǒng)性,理論深度不夠。

  我國著名教育技術學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學目標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資源設計 —自主學習環(huán)境設計—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強化練習”的任務驅動教 學過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一呈現(xiàn)任務一講 解演示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完成任務—總結評價”的教學順序。北京高級教師郭善 渡在《信息技術課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務驅動”適用于學習操作 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可以培養(yǎng) 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綜上關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各種研究,可以總結出“任務驅動”教學的幾點共同之處:

  ①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學中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小組的協(xié)作學習;

  ②新的知識點隱含在一個或若干個創(chuàng)建的任務情境中; ③學習活動以創(chuàng)建的任務為中心展開教學; ④任務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指向;

  ⑤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和任務的完成實現(xiàn)意義的建構。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在國外,任務驅動教學(Task-based learning)主要用于語言的教學。研究比較有影響的當屬 Jane Willis,他最早在 1996 年就在其專著《任務驅動學習框架》(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一書中,勾畫了一個組織教學的模型,他認為每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都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①前任務活動階段:介紹主題和任務;

  ②任務周期:完成任務,準備報告計劃,進行報告;

  ③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階段:分析和再練習。

  香港布政司教育署在一份英語語言教學計劃中就明確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應包含下面五個特征:

  ①任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②任務要有一個適當?shù)那榫?

  ③任務要考慮學習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mode of thinking and doing);

  ④任務活動要導向任務作品的產生;

  ⑤學習者在任務完成后能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框架。

  (三)在中職課程《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在Photoshop 應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協(xié)作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的發(fā)展。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中職計算機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正被廣大的一線計算機教師所認識和提倡。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中職學校Photoshop 課程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提供可行性參考。

  (四)參考文獻

  [1]王曉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Flash 動畫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太原大學學報,2010,(3).

  [2]徐文琦.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0,(11).

  [3] 趙立勇.基于任務驅動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情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4]顧艷林,王春林.Photoshop CS3 案例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2).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一)研究的內容

  本研究的內容包括:

  1、 分析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構建了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課程教學設計;

  3、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教學中的實施與結果進行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實驗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比較法 等多種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最后對實踐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相關實驗的科學結論。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編制《關于任務驅動下 Photoshop 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從任務驅動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三方面的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調查。

  3.文獻分析法

  通過文獻研究對任務驅動教學在 Photoshop 教學中的實用性進行分析后,根據(jù)任務驅 動教學和 Photoshop 課程本身的特點,同時采用現(xiàn)代教學論的理論設計出教學流程和相關 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策略。

  4.比較法

  隨機選取同年級的兩個學情相似的班級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級同時開設相同的Photoshop 課程,使用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相同教材,由同一教師任教。在實驗班實施“任 務驅動”教學實驗,對照班則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橫向對比,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預期的目標

  1、創(chuàng)造性成果

  本研究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課堂教學而進的,通過本次教學實驗筆者認為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 Photoshop 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促進教師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 Photoshop課堂教學效果。

  ①完成Photoshop能力型教材一本;

  ②在中職課程《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論文一篇;

  ③完成5個比較優(yōu)秀的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案例;

  ④爭取發(fā)表國家級論文一篇。

  四、所需儀器設備、材料情況:

  (一)所需儀器設備:電腦機房

  (二)所需材料情況:網(wǎng)上搜索、Potoshop書籍、案例光盤

【最新科研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科研論文開題報告11-16

科研類論文的開題報告03-27

科研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1-18

最新的論文開題報告模板02-20

科研課題論文開題報告如何撰寫03-28

最新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格式11-30

最新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2-04

最新MBA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要求12-01

最新護理論文開題報告范例03-19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