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滲透和影響

時間:2024-05-25 03:23:0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探析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滲透和影響

  【論文關鍵詞】信息學

探析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滲透和影響

  【論文摘要】利用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對圖書館學的內容進行,從而使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深化,研究的對象擴大,促進了圖書館學的發展。

  一、信息經濟學與圖書館學的淵源關系

  信息經濟學起源于1919年索爾斯·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的《資本的性質》(1919)中關于知識的增長構成財富的主要來源的論述。經過近四十年,許多的經濟學家的不懈努力,雅各布·馬夏克(Jacobs Marschak)于1959年的《信息經濟學評論》一文,標志著信息經濟學的產生。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信息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內容逐步成為主流經濟學知識。我國對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信息經濟學的學術進展大致分為五大領域,針對其中的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中的經濟問題,在圖書館學和情報學領域內也展開了較多的研究和討論。信息經濟學發展的同時,也必然向相關學科發展和滲透,圖書館學也不例外,二者互相交叉,相互滲透,相互發展。

  信息經濟中,圖書館不僅是圖書文獻的收藏地,更是知識、信息加工和的場所,并通過進化和自我完善在信息經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圖書館已成為知識高度密集的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經濟學與圖書館學在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促進了各自的發展,擴大了其研究的對象,深化了研究的內容。

  信息經濟學的確立和發展為圖書館學注入了新的內容,促進了圖書館學的發展和變革。圖書館學需要研究數字化、網絡化等因素給圖書館本質、屬性、基本矛盾、發展規律、職能等諸方面帶來的新變化,并繼續探索圖書館的理論基礎、圖書館學研究的方法論體系,以基礎理論研究指導圖書館學學科建設的全局。信息經濟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但也使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此外,圖書館作為信息經濟產業中的一個部類,其發展規律和實踐的理論——圖書館學與信息經濟學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自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的圖書館學教學單位紛紛將圖書館學系改名為信息管系,信息經濟學也出現在信息系的課堂上。信息經濟學是經濟科學在信息時代的發展和延續,是對經濟學基本問題在新的社會與技術環境中的進一步研究,對于圖書館學專業來說它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專業課程。

  二、有關信息簡介

  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影響和滲透,可以從下面三方面的理論進行探討:

  1.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概念,源自著名經濟學家阿克洛夫(G. Akerlof)于1970年提出的非對稱信息論。所謂非對稱信息,就是在相互對應的經濟主體之間不作對稱分布的有關事件的知識或概率分布。非對稱信息論認為:(1)相關信息在交易雙方之間的分布是不對稱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較多的相關信息,一方處于信息優勢,相對方則處于信息劣勢;(2)交易雙方對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對地位都是清楚的。

  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理論,引起了對圖書館信息不對稱現象的研究。圖書館信息服務中信息不對稱有哪些表現、信息不對稱對圖書館信息服務有什么影響、圖書館如何降低服務中信息不對稱程度、減少其負面影響,等等。隨著這一研究不斷深入,對改進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如何消除圖書館讀者與管理人員、采購部門與書商、圖書館管理層與職工、圖書館與系資料室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則是新時期搞好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2.信號理論

  1973年邁克爾·斯彭斯(Michael Spencer)提出信號理論。信號理論就是研究如何才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逆向選擇問。信號理論主要將討論這樣的一種情況,擁有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使用能夠為公眾觀察到的“信號”,向不擁有信息的一方可信地傳遞私有信息。

  3.搜尋理論

  1961年喬治·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發表《信息經濟學》,此文清晰的說明信息不完全是較信息完全更為一般的現象,這篇論文是搜尋理論的奠基性作品。搜尋理論認為,人們對信息的搜尋是有的,并且是一個成本遞增的過程。搜尋收益卻不是簡單地收益遞減,而是在開始的一段搜尋時間內收益遞增,然后才開始收益遞減。對于圖書館日常的查新工作,就是一種對信息的搜尋、判斷,正因為搜尋的成本是遞增的,所以進行有償服務是必要的。

  三、信息經濟學理論對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影響和指導

  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影響和滲透,使圖書館學者面對圖書館工作所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開展了新的科學研究。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影響和滲透,使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深化,研究的對象擴大,促進了圖書館學的發展;谛畔⒔洕鷮W和圖書館學理論的新視角和豐富的數據分析結果,必須對圖書館的角色、服務模式及發展方向進行重新定位。

  1.有償服務研究的深化

  從圖書館學中探討的有償服務問題看,是存在著兩類不同的有償服務,一類是“創收”性質的服務,如出租圖書館館舍門面,變圖書館為“租書館”等等,不論是權宜之計,還是單位的行為,都是得不到科學的解釋的。這類有償服務背離了圖書館的宗旨,也理所當然地受到同行們的批評,它是離開了圖書館本身的業務建設而外加到圖書館身上的,不是面對信息時代,也不符合發展圖書館為人民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這一偉大宗旨。另一類是進入科學研究領域的有償服務,它是與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模式相適應的,F代各類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管理上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三種模式,即無償服務的“館藏模式”、以化的有償服務為主的“商業模式”和有償與無償服務相結合但以后者為主的“服務模式”(如學校圖書館是在做好為本校師生服務的前提下,向社會、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它們的共同點是以館藏為基礎,以服務為中心。信息經濟學的影響和滲透為圖書館有償服務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如信息的供求理論、用戶的偏好、信息價格的彈性理論、信息的環境等,使之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有序有效地發展,有些學者甚至認為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相結合將是圖書館信息體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前提下,根據各自信息資源管理模式的差異,各不同類型的圖書館應制定“因館制宜”的規劃。

  按的觀點,服務完全具有商品屬性。而信息服務作為一種智力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高級服務形式,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更大,因此,完全有理由通過服務收取報酬。有償信息服務=有償信息+有償服務。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性的資產本身將貶值,知識的處理和服務將增值,而信息的有償服務則體現了這一發展趨勢,它將對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圖書館學則是結合圖書館的實際工作對有償服務模式進行探討研究,如有人認為三類信息應區別對待:對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信息(商貿、、、企業經濟、娛樂等),可體現“經濟效益”原則,開展有償服務;對公益性信息(氣象、自然資源、等)關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發展,應體現“社會效益”原則,開展無償服務;第三類是保密性信息,絕對不能從事商業開發。

  因此,信息學對學的影響和滲透隨著信息時代的已經到來,知識性的資產本身將貶值,知識的處理和服務將增值,信息的有償服務將是這一發展趨勢的體現。作為公益事業性質的圖書館,所有業務的開展僅靠國家的是遠遠不夠的,開展各種類型的有償服務不但是信息經濟學和圖書館學發展所允許的,而且是必要的,它能更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不同層次的需求。

  2.圖書館工作基本原則的增補

  圖書館學中提出的圖書館工作的基本原則,如:讀者第一,以服務工作為中心,為利用而藏書等等,都是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但在新形勢下就需要增補新的內容。

  首先,圖書館的基本矛盾已從“借閱需求與文獻提供”發展到“讀者用戶的信息、文獻需求與信息處理、信息服務、文獻提供”的矛盾。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中既然有為有償服務付酬的用戶,那么讀者第一就應擴大為讀者和用戶,以服務工作為中心中就應包括有償服務。

  其次,在有償服務得到肯定的條件下,應提出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還應根據各類不同圖書館及信息資源模式的差異,制定“因館制宜”的原則。

  第三,根據國際圖聯提出的主題“變革的挑戰:圖書館與經濟發展”,應提出圖書館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原則。圖書館工作除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外,應突出為經濟發展服務,這是符合圖書館與社會發展規律的。

  3.信息經濟學的滲透加快了圖書館數字化、現代化的步伐

  信息經濟為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寬松的信息網絡,豐富的數字信息資源,多樣的多媒體信息服務手段。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也將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信息產業的一個部類;谶@樣的理念,圖書館應該加強聯盟合作、加快數字化進程、更新服務手段、改革管理機制、保障讀者權利等方面的綜合建設。圖書館要適應信息經濟的大環境,積極主動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事業的生存與發展開拓良好的空間。著力加強互聯網技術和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和普及,確保圖書館在知識收集、整理、加工和過程中的集散中心地位。

  圖書館學認為:文獻資源開發是傳統的圖書館工作的主要產品,信息資源開發則是現代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F代圖書館已經從單一的圖書保管者邁出了服務本位信息提供者的步伐,從局域服務走到開放服務,工作中心由書本轉移到人,在信息傳遞和咨詢及整個圖書館業務環節上都貫穿了人本位的思想。

  4.圖書館學概念的更新和引進

  在信息經濟中信息是一種商品,這一概念已進入圖書館學的理論之中。因此,參照信息經濟學的原理來分析和理解圖書館的某些文獻信息資源的生產、購買、傳播等過程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這就不可避免地促進圖書館學中某些概念的更新和引進信息經濟學的某些概念。如“文獻”已超越了原指具有價值的圖書文獻資料的范圍,包括傳統的印刷型出版物和非印刷型的現代出版物(如用磁帶、光盤、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保存的出版物),而且文獻還可以上網絡。又如為了充分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像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價格、信息、信息……等信息經濟學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要引進圖書館學中。引進新概念是為了借鑒,以便結合圖書館工作的實際加以研究。

  以上所述只是幾個方面,信息經濟學的內容豐富,對研究領域廣泛的圖書館學的影響遠不止于此。應該指出的是,碰撞的火花使圖書館學的研究開闊了視野,調整了思路,但并未消除圖書館學所研究的圖書館現象的特殊矛盾性。圖書館學突出了文獻類型信息的研究和管理是其它學科所不能代替的,即使那些對圖書館形成挑戰的社會信息管理和咨詢機構,其主要信息來源也是離不開圖書館的。圖書館學研究既不能丟棄核心內容,也不能固步自封。

  參考文獻:

  [1]烏家培,謝康,等.信息經濟學(第2版)[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7.

  [2]任群.信息經濟學與圖書館學的契合與碰撞[J].網絡信息,2008(5):97-99.

  [3]張文惠.圖書館采編流程優化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08,8(8):161-163.

  [4]馬忠庚.關于信息經濟環境中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思考[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8(5):61-63.

  [5]柯平,洪秋蘭.圖書館發展研究的新視角[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年(4)(總第62期):6-11.

  [6]李渡.信息經濟學與圖書館[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4,(l)(總第137):8-10.

  [7]李仲良.試析信息經濟學與圖書館學的關系[J].情報資料工作,2007(2):10-13.

  [8]閆月香,征玉蓮.信息不對稱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影響[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3(1):74-77.

  [9]韓菲,等.信息不對稱在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的表現及對策分析[J].農業網絡信息,2007(9):94-95.

  [10]畢靜,許強.圖書館工作中“不對稱信息”的分析及思考[J].情報探索,2005,7(4):42-44.

【探析信息經濟學對圖書館學的滲透和影響】相關文章:

存儲經濟學探析01-15

當前“信息和計算科學”專業教學探析11-18

網絡信息傳播對和諧金華建設的負面影響及其策略探析12-07

經濟學的道德科學性質探析11-17

實驗經濟學對經濟學方法論的影響研究12-02

試論對圖書館學概念和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思考12-05

胡適白話文體影響探析論文12-02

網絡營銷對會計理論和實務影響的教學探析12-05

淺議實證原則對經濟學發展的影響03-27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