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后網絡時代大學文學教育隨想

時間:2024-09-20 22:56:2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析后網絡時代大學文學教育隨想

  論文關鍵詞:網絡時代 網絡文學 文學教育 教育理念

  論文摘要: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和思維方式,在后網絡時代的沖擊下,大學文學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觀念,及時應對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產生的影響,從而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學教育。 
  
  大學生由于對新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和熱情,加上他們旺盛的精力和無畏的探索精神,面對撲面而來的網絡信息,大學生們趨之若鶩,紛紛“落網”。網絡教育既抓住了大學渴求新鮮知識的心理,又順應了時代需求,但從另一個客觀的層面上看,作為尚屬不成熟的大學生,網絡世界里的語言、文字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及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更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網絡教育是把“雙刃劍”
  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十年前我們曾經幻想過的事情,已經真實地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坐在家里的電腦前,打開網絡視頻給學生上課;你的女兒用互聯網搜集資料完成作文并發布在個人網站上;你與女友的浪漫史是在互聯網上開始并在互聯網上結束;你和好友不再煲電話粥,而是泡在聊天室。你和同事不再整天發短信,而是在QQ上留言。在十年前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網絡能為我們提供如此方便的生活及教育教學方式。網絡教育像是一把雙刃劍,它以一種獨特的文化教育姿態迅速成為了現代教育的導航標。
  正如醫學發展后會出現新的疾疫,網絡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危機,各種充斥著色情和暴力,甚至反科學,反社會的信息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被共享。生活和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理應受到該有的尊重,但網絡正逐漸演變成一個沒有任何隱私的地方,從當時的花邊新聞到如今的人肉搜索,很多個人信息暴露無疑。
  與此同時,還同樣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后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各種被理想拋棄和拋棄理想的不同的大學生們,尤其是新世紀的大學生,他們如同溺水者看到一跟漂浮的木頭,不去理會這跟浮木會把他們帶向何方,只是緊緊抓它住使自己不沉淪[1]。不同文化差異和不同形態的觀念可能會同時入侵,網絡文學使得大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信仰危。我們大學文學教育不僅是通過網絡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而且要通過文學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執著于我們的共產主義信仰,這樣才不會在后網絡時代迷失方向。
  二、網絡用語需要“手下留情”
  網絡用語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他語言形式的不足。它的感情即時傳遞性、虛擬社區區域性、信息傳遞快速性等特點都是符合網絡信息交流和傳播的發展趨勢的[2]。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產物,現代的大學生們勢必要掌握并利用它,這與我們大學傳統的文學教育理念并不背離。正如廣大同學們所說,網絡本來就是一個讓人充分享受自由的空間,網絡語言隨性也幾乎成了大家的共識。這些語言文字能夠在網絡上流行起來,就說明它有存在的合理性,說明它滿足了一部分人表達情緒和思維的需要。
  大學文學教育需要規范語言文字,網絡也是一大重地。我們歡迎新生詞匯,但網絡用語的過度泛濫會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諸如網絡文學中存在大量粗俗不堪的內容,網絡用語過分的簡化不僅干擾了信息的正常傳播,也為大學生的語言學習帶來了負面作用。網絡用語的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勢必快速滲透到現實生活中來,對正統的語言文字產生污染。這需要教師積極加以引導,加強宣傳網絡禮儀,倡導語言文明,提高網絡用語的品位,同時這也需要我們每個網絡人在發表自由言論而敲擊鍵盤時,盡量“手下留情”,不要只圖一時之快,失去了道德底線,喪失了已有的文化素養。
  三、網絡文學不乏“文學經典”
  網絡文學即發表在文學網站或個人主頁上的各類原創文學作品,是近年出現的作者自由表達思想形成的一種文學樣式,它以互聯網作為發表平臺和傳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鏈接和多媒體演繹手段表現主題,在網上創作發表,供讀者閱讀的文學作品[3]。網絡文學誕生于民間并且服務于民間,有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時間的網絡文學不乏文學經典。例如,博客中也不乏優秀作品,有些作品不僅具備精妙的語言藝術,而且傳遞了創作者的真情實感,他們塑造的形象更加真實、表達的情感更加真切,因而毫無疑問地應當被納入經典文學的范疇。
  我們還應看到,網絡文學不僅百草齊放,而且雜草叢生。當文學發展至網絡時代,作者逐漸被“寫手”取代,他們可能是教師、工人或從事其他各種職業;他們大多數時候使用網名,甚至是“無名”的,由于不受“名”的局限而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創造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4]。網絡文學的網絡載體造就了網絡文學先天的不足,在如此大量的信息涌向人們的時候,多數大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和耐心持續走低,極快的社會節奏和現代人普遍的浮心態使得網絡文學普遍帶著隨意的影子,文字一味地簡化勢必影響到文章內涵,真正的經典網絡文學需要加以識別。
  四、傳統文學教育“任重道遠”
  如果我們把傳統文學比作文化大餐的話,那么網絡文學就是精神快餐,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文學”二字,在大浪淘沙的文學歷史長河中,盡管今天有些分歧,但他們卻并非毫無關系,最終說不定還會殊途同歸[5]。對于大學生來講,雖然網絡文學更有吸引力,不僅為作家的成長提供了新的空間,也為眾多的文學愛好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但傳統文學以其嚴謹的結構,規范的用語,能為大學生打下良好而牢固的文學基礎,對大學生而言,文學底蘊絕不可忽視,傳統文學教育應先于網絡教育。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共存的時代,網絡改變著傳統的古板,傳統也讓網絡更為嚴謹。網絡這個沒有門檻的文學場地成功地激發了眾多文學愛好者的才華,而這些人大多是非文學專業出身的[6]。與傳統文學作家相比,網絡文學作者的寫作、走紅周期短得驚人,一夜成名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優點是寫作時間短,傳播速度快,受益廣大,缺點是語言粗糙,觀點不夠成熟。有人錯誤地認為把傳統文學掛在網上,把網絡文學出版,二者就等同了,也有許多“寫手”急于擺脫網絡走向實體出版,多為經濟利益驅使。而把傳統文學掛在網上,意義就大不相同,人們仍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和了解真正的文學精品,感受經典文學的歷久彌新。
  
  參考文獻:
  [1]樊毅.對后網絡時代的思考[EB/OL]. http://www.ha. xinhuanet. com/ fuwu/ jiaoyu/ 2003-12/ 16/ content_
  1351817.htm,2003-12-16。
  [2] 黃曉斌,余雙雙.網絡用語對信息交流的影響[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1):24-25。
  [3] 朱建宏.對網絡文學的再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0(19):31-32。
  [4] 鵬林.如何看待文學的網絡時代[EB/OL]. http://www.tianshannet.com,2010-03-16。
  [5]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http://www.chinanews.com/hb/2010/12-23/2742425.shtml, 2010-12-23。
  [6] 周志雄.網絡何以改變當代文學[J].山東文學.2010(11)。

【淺析后網絡時代大學文學教育隨想】相關文章:

淺析高校文學教育的問題與思考01-17

淺析文學閱讀的教育作用論文03-24

淺析當前語文文學教育方式改革與創新12-07

淺析A大學MBA教育名牌建立06-16

淺析語文課程改革中的文學教育研究12-05

淺析強化理工類專業文學教育教學保障的幾點思考03-28

淺析某大學MBA教育名牌建立11-22

淺析中職學校古典文學教學11-18

淺析俄國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11-28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无卡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五月丁香青草久久 | 亚洲色成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