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契合與功能互動

時間:2024-08-22 03:04:4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關于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契合與功能互動


  論文摘要: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文化建設要處理好一元化與多元化的關系,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互動發展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因此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目標一致性和功能作用互補性的特點,實現文化的整合發展。

  論文關鍵詞: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價值契合;功能互動
  
  一、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辯證關系

  (一)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文化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離的。因為文化建設是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的前提和條件。更進一步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是把人從舊的枷鎖和舊的時代烙印中解放出來,喚醒并形成人的文化創新意識、培養人的個性及心智能力的發展,是促使人從“豐富的個體”到人全面自由發展的超越性過程。文化建設不僅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而且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結果,其最重要的和終極的目標就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要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就需要多種文化營養,而不是單調的文化來源。
  (二)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
  文化建設具有指導思想的主導性、思想來源的多元性、文化形態的多樣性等基本特性,因此,處理好文化建設的一元化和多元化關系,實現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是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建設的重要方向。
  面對當前社會及其文化結構的日趨開放,形式的日趨多樣化,內容的日趨多元化,功能的日趨綜合化這個現實,單一的主流文化將不可能再一支獨秀,主流文化不可能再完全地、獨裁地發生最大作用,它必須要以廣闊的社會文化為背景,要與多元化主體、多樣化形式、不同性質影響的非主流文化相競爭、相融合。現代社會應當是一個真正多元文化并存共榮的社會,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和民間文化共同發展。
  (三)主流文化與流行文化的雙向互動: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
  1、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在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或能夠為該社會確立價值導向,并能整合和引領其他文化的文化。它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受到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現階段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之中,具體說來,我國的主流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主要包含著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精髓的,包括優秀傳統文化中與時俱進、反映時代內涵的部分,西方外來文化中合理與科學的部分,以及大眾文化中有益的、先進的文化。
  2、流行文化
  廣義的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內,按一定的節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區甚至全球范圍內,被不同階級所廣泛分享的信仰、行為和將他們組織在一起的事物。而狹義的流行文化是指時裝、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樂及其他流行藝術等。從本質上說,流行文化就是廣泛通行于社會大眾層面的一種文化形態。
  我們今天所關注的當代中國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生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契合并受市場規律支配,以城市大眾為主體和主要消費對象,以流行和時尚為突出特征,以娛樂為基本功能,以現代生產方式生產經營,并通過大眾傳媒廣泛傳播的新型文化形態。

  二、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契合

  (一)建設文化強國的目的需要二者在價值目標上契合
  主流文化作為一個表達國家正統意識形態的文化,在價值目標上必定以建設文化強國為目的,以推進先進文化建設,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流行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系統中的一個文化子系統,是一種副文化形態,也稱亞文化。一般而言,副文化對主文化是一種輔助與協商的關系,它反映的是社會文化多樣性的一面。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社會亞文化體系越發達,就意味著這個社會越開放,這種發達是建立在高度開放與自信的社會文化心態之上,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度、開放度的重要文化指標。
  總之,主流文化重內塑修養,流行文化重外塑形象。兩者在價值目標上都以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為旨歸。
  (二)文化格局的和諧構建需要二者在價值取向上協調
  構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既需要堅持主流文化的主導地位,又尊重文化的多元性與并存性、差異性與互補性,通過對流行文化多樣性豐富資源的選擇、吸收再創新形成時代特色與創新發展的文化體系。
  就社會價值方面而言,流行文化總是試圖從文化的邊緣走向社會主流文化的中心,走向文化的未來,承擔起推動文化發展的重任,以證明自己社會價值的存在意義。主流文化也總是在時代的變遷中以嶄新的姿態尋求文化的“落差”,將流行文化視為自己的“對應物”,而調整著前進的方向。


  (三)青少年發展的特殊性需要二者在價值功能上互動
  可以說,流行文化是思想的力量,主流文化是道德的力量。流行文化的形成并逐步走向繁榮與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內在需求有很直接的關系。目前,當代大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從感性的認同到理性求索的趨勢日益明顯。而流行文化體現時代精神、與時俱進,張揚個性,富有朝氣,崇尚科技創新,這是思想的力量,有助于青少年實現自我價值。
  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發展的不成熟性,社會的正確引導與教育是必須的外部力量,進行主流文化的教育能夠使其價值選擇在堅持主流文化與主導價值觀的前提下有鑒別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實自我、滿足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功能互動

  (一)以主流文化為引導,保證流行文化正確的價值導向
  1、積極構建核心價值體系,明確流行文化的發展方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對于國家來講,在發展流行文化時,要時刻注意文化的導向作用,弘揚主流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讓主流文化深入人心。
  2、用主流文化元素填充流行文化現象,提升流行文化的品位
  流行文化有多種表現形式,體現為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如網絡文化、偶像文化以及游戲文化等。但流行文化形式的多樣性也使流行文化的品味呈現了高雅與低俗的差異,用主流文化的元素搭載流行文化現象,不僅提升了流行文化的品味,同時又使主流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二)以流行文化為載體,強化主流文化的主導力量
  1、將主流文化精神注入流行文化,強化其滲透力
  流行文化以大眾意識和平民感受為視點,追求個性化思維和獨立的價值立場,比較容易進入社會大眾的私人空間。因此,文化人應當以社會責任出發,使流行文化獲得應有的價值意義和必要的思想深度,應該給流行文化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擔起提升大眾審美情趣和道德理性的“教化”義務。
  2、借鑒流行文化的表現形式包裝主流文化,強化其號召力
  流行文化是廣泛通行于社會大眾層面的文化形態,具有“內容通俗化、格調感官化、形式簡單化及包裝時尚化”等特點。政府可以借用傳媒之力,對流行文化進行“改裝”,讓其中良好的成分兼收并蓄到主流的文化中來,也可以通過利用一些流行文化的表現形式來重新包裝主流文化元素,讓人們自覺自愿的接受和回歸主流文化。
  3、用流行文化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強化其保障力
  流行文化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的消費文化具有強烈的市場特征和商業性質,流行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與市場需求聯系緊密,流行文化的商業性是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力量。流行文化以其強大的流行聲勢,能夠在社會文化屆掀起波浪,一種流行文化現象在一夜之間幾乎能家喻戶曉,流行文化的出現,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股激流。
  (三)以傳播媒介為渠道,促進二者的整合發展
  不同的傳播媒介是文化生產力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生產力的內生變量,又會對既有的文化形式、文化風格進行改變。流行文化傳播的自由載體是媒體,流行文化的迅速發展時期恰好搭乘于傳播媒體的影響上升時期,所以,流行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媒體的發展相得益彰。可以說流行文化是與傳播媒介共生的產品。負載著各種流行文化意涵的傳播媒介己經成為人們建立世界觀及價值觀的最重要來源,政治教化以流行文化為載體會更具滲透力。流行文化已成為隱性教育的有效活動載體。因此,以傳播媒體為渠道打造主流文化的主導平臺,推動主流文化大眾化,是實現主流文化與流行文化整合發展的重要途徑。網絡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就是兩者實現整合發展的最好詮釋。依靠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開拓網絡社會交往的廣度和深度,以此補充發展主流文化既有的核心內容,這種擴大主流文化范圍的作用稱為“網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補闕作用”。

上一頁  [1] [2] 

【流行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契合與功能互動】相關文章:

論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價值契合;功能互動11-21

論宿舍文化功能的育人價值研究論文02-24

淺析多元互動模式下的跨文化02-19

簡析文化批評的價值取向及價值修復03-27

關于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的探究12-04

淺析文化自覺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價值12-06

對于音樂的愉悅功能與養生文化的關系11-20

發揮校園文化的隱性育人功能的論文12-11

農村職業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論文03-0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高清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