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經典詩文于初中音樂情感教育之初探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實踐活動。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把經典詩文融于初中音樂情感教學之中,利用經典詩文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特殊功效,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材施教,“詩”“樂”相融,對進一步培養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發揮,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一、強化音樂情感教學是初中音樂教育改革的要求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音樂教育要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這是音樂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發現,純粹的音樂教學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十分有限,尤其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力量過于單薄。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熱情活潑,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有強烈的上進心,可塑性強;另一方面,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枯燥的說教存在逆反心理。這一階段是培養道德情操的最佳時刻,情感教育至關重要。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材施教,有效發揮音樂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是初中音樂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融經典詩文于初中音樂教育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經典詩文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們語言精辟、思想深邃、承載厚重,堪稱瑰寶。古詩用韻講究、格律嚴謹、節奏整齊、富有音樂美。除了古詩文本身就適合吟唱外,許多古代詩歌還被譜成流行音樂廣為傳唱,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學習中華詩詞,除從中吸收豐厚的知識營養外,還能夠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懂得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關愛他人,熱愛生活,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識行為習慣,自尊、自重、自強、自信,培養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質,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情感是音樂教育的靈魂,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給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藝術更為有力,能更直接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把經典詩文融入初中音樂情感教育,就是借助經典詩文在培養審美能力、藝術創造能力、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突出功效,強化音樂情感教育的效果,有效打開學生心靈之窗,使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勵中,充分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三、以情感培養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平臺,“詩”“樂”融會,潤物細無聲
義務教育實驗音樂教科書《走進音樂世界》中的“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系列中包含有“友情、親情、愛情、鄉情、別情”及“博愛、仁愛、母愛”等內容的情感音樂及中外經典名曲。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確定情感教學目標,不同年級有不同的側重點,認真挑選幾十篇與教材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經典詩文,精心備課,采取多種形式融經典詩文于音樂情感教學之中。 如筆者以《故鄉的親人》一課為例,輔之以配樂誦讀,讓學生在參與中接受“鄉情”“別情”教育。老師首先詢問學生對家鄉的記憶,讓學生用自身的生活經歷引出鄉情,然后帶學生學唱歌曲《故鄉的親人》,讓學生感受鄉情這一人間美好真摯的情感。在教會學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演唱之后,再根據歌曲表達鄉情的含意,要求學生尋找表達鄉情的中國經典詩文并配樂朗誦。當《故鄉的親人》音樂響起,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爭相朗誦《回鄉偶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鄉愁》等。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了鄉情,也增強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道德情感。
又如,新時期的學生對流行音樂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如何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提高對流行音樂的欣賞水平,是我們每個音樂老師感到棘手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除了早已流行并被傳唱至今的《明月幾時有》(蘇軾《水調歌頭》)《幾多愁》《虞美人》《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無題》)等之外,最受當今青少年追捧的周杰倫的很多歌曲也都具有古典韻味。比如他的《東風破》,這首風靡一時的歌曲就和古典詩詞有著緊密的聯系;再如周杰倫的另兩首歌《發如雪》和《七里香》,以及林俊杰的《憶江南》等。在教學中我們針對青少年樂于接受流行音樂的這一現實特點,把經典詩文、流行音樂、情感教育融為一體,從流行音樂中去發現古典詩歌的神韻,找到通往經典的道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推動經典詩文與音樂情感教學的結合
音樂情感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整體協調配合,營造氛圍,形成合力。除了常規音樂課堂教學外,還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通過對經典詩文與樂曲的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想象力,以舞蹈、配樂朗誦、小歌舞劇、小品等藝術表演形式表現自己的藝術才能,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展示經典詩文與音樂教育相結合的藝術成果,從而推進學校情感教育的進程。
總之,把經典詩文融入初中音樂情感教學,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研判的過程,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長期努力和實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只有以此為信念,用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融經典詩文于初中音樂情感教育之初探】相關文章: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初探11-24
音樂促進藝術教育目標達成初探11-24
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人11-14
初中音樂教育研究12-06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之創新論文02-19
中職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論文02-18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與幼兒情感的發展12-07
高校形勢政策教育與公民教育初探論文03-27
高職教育和諧發展初探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