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三大策略

時間:2024-06-17 18:49:1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三大策略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我們應(yīng)根據(jù)學生實際、教材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增強教學藝術(sh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這樣才能談得上教學效率。
        策略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的積極性往往是從“疑”開始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時,講了個“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有一天,天氣非常炎熱,唐僧覺得很口渴,就對徒弟們說:“為師口渴了!睂O悟空聽了說:“師傅,您下馬休息一下,俺老孫去摘個西瓜回來給您解解渴!睂O悟空騰云駕霧,一會兒就摘了個西瓜回來了。豬八戒看著西瓜,直流口水,對孫悟空說:“猴哥,我老豬肚子大,想吃塊大的。”孫悟空笑著說:“呆子,如果你能答出俺老孫兩個問題,這個西瓜你想吃多大塊就吃多大塊。如果你答不出,你一口也不能吃。”豬八戒答應(yīng)了。于是,孫悟空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如果我有兩個一樣大的西瓜,要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公平?”“這還不簡單,一人一個嘛。還有一個問題呢?”豬八戒迫不及待地問。孫悟空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現(xiàn)在我只有一個西瓜,還是要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公平?”豬八戒一聽,愣住了。這時,我請學生針對孫悟空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展開討論。待學生學完新課后,我又續(xù)講了故事。豬八戒想了想,說:“把西瓜分成兩份,一人一份!睂O悟空笑了:“呆子,你錯了!苯Y(jié)果豬八戒只能流著口水看著他們?nèi)齻津津有味地吃著西瓜。聽完故事,學生們笑了。這時,我適時引導:“你們知道豬八戒錯在哪嗎?”這樣創(chuàng)設(shè)問題的情境抓住了學生的求知心理,激起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在積極熱烈的交流中使學生們進一步體驗到了“平均分”在分數(shù)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策略二:精講,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
        由于小學生注意力缺乏穩(wěn)定性,在課堂中接受知識也就有可能出現(xiàn)偏差現(xiàn)象。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要新,語言要精,這樣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他們能順利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做到:
        1、運用遷移規(guī)律,達到精講的目的。如我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是這樣設(shè)計的: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你們還記得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生: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生: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也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然后根據(jù)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最后為什么一定要除以2呢?
        生:因為這個平行四邊形是由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
        師(出示兩張?zhí)菪渭埰,邊比較邊問):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形狀的紙片?它們的形狀、大小怎樣?
        生:老師手里拿的是兩張?zhí)菪渭埰,它們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
        師:那么采用怎樣的方法能使它們轉(zhuǎn)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求它的面積公式呢?
        這樣,學生根據(jù)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就能順利地推導出梯形面積的公式。這樣做既能達到精講的目的,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他們牢固掌握新獲得的知識。
        2、借助直觀教學,實現(xiàn)精講的目的。如,在一次公開課中,一年級老師教學“一位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時,設(shè)計了這樣一組抽動式的幻燈片:在底層燈片上畫有5只小鳥,中層燈片上畫有3只小鳥,上層片畫有2只小鳥。先抽去中層燈片,在學生面前就出現(xiàn)了有8只小鳥飛走3只的畫面。這時告訴學生飛走了3只,就表示減去3只,列成的算式是“8-3”。再抽去上層的燈片,從而在學生面前出現(xiàn)又飛回來2只小鳥的畫面,這時問學生:“又飛來了2只,我們可怎樣表示?”學生在前面的基礎(chǔ)上,會很快回答出加2,老師寫出算式8-3+2。這樣,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加減法的概念,使學生對“一位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就不點自破了。
        策略三:精練,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1、課堂練習的趣味性是精練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在教“筆算的加法中不進位加法”時,我將課本中的練習題“我國有兩棲動物184種,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多115種,爬行動物有多少種?”進行改變:把題中所交待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采用幻燈片出示在學生面前,打開錄音機,播放在輕音樂伴奏下的有關(guān)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介紹,讓學生欣賞。在欣賞完畢后,小解說員問:“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國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各有多少種呢?”學生一起回答:“想!”接著小解說員又說:“好,請大家拿出紙和筆,注意聽了,我國有兩棲動物184種,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多115種,爬行動物有多少種呢?”聽完后稍等一會兒,指名回答提出的問題,學生回答得非常準確。
        2、課堂練習的競爭性是精練的重要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jù)小學生喜勝好強的特點,在做練習時,讓學生比賽奪紅旗,誰算得既快又正確、先到頂點,就先奪得紅旗,成為優(yōu)勝者。學生積極性非常高,為使自己組先勝,都快速演算著。這樣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變?yōu)椤爸鲃訉W”,做題效率高,效果很好。 

【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三大策略】相關(guān)文章:

淺談提高數(shù)學課堂效率的策略12-03

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策略初探12-02

研究數(shù)學教學語言,提高數(shù)學課堂效率11-17

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12-05

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效率12-10

優(yōu)化數(shù)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02-22

小處入手,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效率12-02

激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情趣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2-24

提高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03-07

  • 相關(guān)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 亚洲另类日韩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