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素質

時間:2024-08-22 23:37:3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素質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體現學生“主體參與,主動發展”的主陣地。要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就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下面談談我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的具體做法。
        一、創設科學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教師影響下,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積極性,增長探究知識的欲望。因此,科學教師要在課堂設計上增強求趣意識,挖掘教材的內在吸引力,創造條件,增強趣味性。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介紹一些奇異的自然景觀、科學奇觀、科學史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追根究底、探知奧秘的欲望。例如,在講授“大氣壓強”內容時,首先演示“瓶吃蛋”的實驗,把煮熟的去皮雞蛋放在一個廣口瓶上,雞蛋落不下去。如果把一塊點燃的酒精棉球投入瓶內,等棉球燃燒一會兒,把雞蛋小頭朝下,放在瓶口上正好把口堵嚴。棉球熄滅后稍過片刻,瓶子開始慢慢“吃”蛋了,最后竟把雞蛋“吃”進瓶里,學生看后個個拍手稱奇。這些奇怪的現象在學生頭腦中劃出一個個問號,這時教師引入新課,就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智力發展、能力培養和未來成就都有著重大影響。正如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教授所說:“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以實驗為基礎,培養創造能力
        科學教學應該按照科學規律本身的科學性來組織教學。科學基本概念的建立、科學規律的論證、重點的突破和鞏固,往往是通過實驗來完成的。要在實驗基礎上啟發思維,就要特別重視實驗在培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以實驗為基礎提高教學質量,是科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
        實驗必須通過觀察和測量才能獲得結論,沒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手腦并用的實驗技能,科學是學不好的,智力的發展也要受到影響。在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和自覺性,并指導學生觀察,使學生懂得觀察什么和怎樣觀察以及觀察后怎樣思考分析。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時,演示斜面實驗,其觀察點有三個:①小車為什么要從同一高度的不同斜面上釋放?②三個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否相同?③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是否相等?通過這三點觀察,使學生對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科學現象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因此要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教師必須善于把觀察任務具體化,引導學生從細微處探索出事物的本質。
        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有利條件,多給學生創造觀察、實驗的機會。我們在科學課堂上經常采用“教師邊講,學生邊操作和觀察”的方式講授,教給學生科學、準確、靈活地觀察、分析問題的方法。這樣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使學生在學習科學規律的過程中起了直觀、形象而又非常具體的導向作用,提高了教學效果。
        加強實驗是符合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要求的。它不但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養成良好習慣、訓練意志品質有積極的作用,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因此,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結合素質教育精神,開展優化科學教學過程的實踐和研究,是有效推進素質教育在科學教學中實施的必由之路和關鍵所在。 

【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素質】相關文章:

優化體育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11-21

優化政治課堂教學 推進素質教育提升03-05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12-05

優化數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02-22

創設班級語文環境 提高學生語文素質02-20

巧妙設計英語作業 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02-23

創建英語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01-15

提高閱讀興趣 優化閱讀教學03-04

對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幾點思考12-01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 日本免费爽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色9月婷婷A级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婷婷综合缴情6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