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討論課堂教學方式的應用探究
【摘要】互動教學改革理論應該創新,才能指導互動教學改革實踐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互動教學的界定不能拘泥于形式,而要看其實際效果;互動教學的核心問題是互動教學的機制設計和過程控制.在這種背景下,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分別探討了互動討論課堂教學的內涵、方式及效果.
Abstract Interaction theory of teaching reform shoul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right direction; define interactive teaching can not formality, but by its practical effect; the core issue is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chanism process control.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discussions, methods and results.
【關鍵詞】互動討論;課堂教學;方式;應用
Key words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pplications
一、互動討論課堂教學的內涵
互動討論是指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通過口語與非口語的方式進行溝通互動,教師教學行為與教學環境因素的相互結合下,在學生的知覺領域中產生了刺激的信息符號,學生依據個人的體會與既有的經驗,主觀詮釋教師的教學行為所蘊含的主要意義,并據以決定個人應有的行為反應.學生出現反應行為之后,教師也知覺到該符號刺激,同樣憑著個人的主觀意象選擇性地收納、編譯與解釋學生所發出的信息符號,準備執行下一個教學行為,進而形成一種周而復始的互動循環,這就稱之為師生間的互動教學模式.
“問”與“答”是課堂師生互動的過程,經由問答互動產生溝通的連接,師生相互溝通后最終的產物即是“學習”.既然學習是教室互動過程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那么“問”與“答”將是教室活動中最顯著的部分.師生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所各自扮演的角色格外受到重視,教師的問題對于師生互動與學生的學習表現將發揮極大的影響力.互動與脈絡息息相關,師生的溝通互動將隨著個人與情境的交替變化產生不同的詮釋結果,所以溝通符號的真實意義必須在特別的社群與特定的脈絡中建構而出.
綜合言之,教學是人際影響的歷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師生互動是一種不斷解釋彼此反應、相互界定當時情境、產生碰撞與調整的過程,也就是通過溝通符號的作用,使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牽引與改變,持續循環以達成知識學習的目的.
二、互動討論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
(一)討論教學
究竟什么是“討論”?Bridges認為討論有三個必要條件:必須要有一群人對一個主題提出一個以上的看法,這群人傾向去檢視這些不同的看法并加以響應,這群人企圖去發展與主題相關的知識、理解和判斷.所以要在教室中產生討論,并實現上述三個必要條件,教師可以把教學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與其他人進行互動討論.例如:在“認識角”的探究中,學生在初步認識角之后,教師出示一個固定的角,然后讓學生自主展示一個比它大的或小的角,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得出“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交叉口有關,與角的兩邊的長度無關”的結論.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傾聽和欣賞學生的獨特見解,及時點評和鼓勵,以便促進教學互動.
(二)網絡輔助教學
所謂數字學習,主要指以數字工具(如計算機),經由有線或無線網絡取得數字教學內容,進行在線或離線學習以提高成效的學習活動.最大特色在于結合通信、計算機與影音多媒體技術,同時突破時空限制,從傳統教室的教育訓練形態,轉型成為運用網絡的學習方式,提供使用者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環境.網絡輔助教學主要是以異步的方式與教師、教材及同學間進行互動與回饋,異步學習教材運用多種科技,例如網頁、影音、隨點視迅、電子郵件、討論版等,增強互動的動機及有效性.在線教學提供學生優于傳統的學習機會,數字學習的優點是可以讓學習不用受限于傳統面對面的固定授課時間及地點,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根據自己的狀況及時間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主動學習,并可以利用網絡與同學及老師進行互動.例如,教師可借助微機展示教學中的“相遇問題”.例如,運用多媒體動畫在屏幕上出示一幅地形圖;而后在屏幕左右兩邊給出甲、乙兩地;再分別設置一輛摩托車和一輛汽車,兩車同時相向而行;先標出經過一小時后,兩車各走的路程,然后再標出兩小時后,兩車行駛的第二段路程.通過計算機的演示,使相遇問題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理解了行程問題的內涵及解題方法.
三、互動討論課堂教學方式的效果
數學課堂互動討論教學需要事先充分的準備與課堂上積極的參與,在課堂上學生是主角,以互動討論架構整節課內容,通過雙向溝通討論的教學過程,經過思考辯證,改變既有慣性思維,重新建構內化知識,提升高層次能力的培養與運用,并激發多面向思考,學習效果很好.同時,在討論過程中的分享、不同策略的思考與解決方法,除了豐富討論議題的面向,還可借此審視自己原有的觀點,通過他人的看法,對討論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更多元化的思考.另外,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通過互動討論,激發思考和創意,不斷重復此程序,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一種屬于他自己的思考程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法的過程也是管理領導技巧、知識整合的運用.不論是小組討論、課堂討論及心得總結報告,整個互動討論的過程,學生都在學習人際關系、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傾聽、團隊合作、集體學習、綜合歸納、分析解決問題等;每名學生都有機會當小組長,鼓勵組員分享,帶領組員做有效率的討論,這些都是管理領導技巧與知識整合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曹小兵,查日超.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職校數學互動教學[J].科技資訊,2007(2).
[2]劉野.互動教學內涵及實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3).
【互動討論課堂教學方式的應用探究】相關文章:
互動課堂教學探究12-07
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方式研究11-21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交流與互動探究11-27
探究合作互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12-04
關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2-07
中專歷史教學方式的探究12-08
衍生企業與大學的互動發展研討論文02-18
試論GPS在電力測量的應用及應用前景討論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