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倫理思想的特點

時間:2024-09-18 15:07:2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孔子倫理思想的特點

  論文摘要:孔子是中國古代倫理學的開創者。他以“仁”作為自己學說的最高范疇,闡述了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注重道德的自我修養;明確闡發了道德原則、規范和道德評價問題,開辟了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先河。

孔子倫理思想的特點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關鍵詞:孔子;倫理思想;特點

  孔子是中國古代倫理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了“仁”作為自己學說的最高范疇,為人類的道德生活確立了最基本的原則,力圖以仁愛的精神改善日益緊張的人際關系,并由此人手來解救社會危機。因此,他以“仁”為核心范疇,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規范,建立了完整的倫理道德學說,并以此作為自己學說的主體內容。這些思想,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濃重的倫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基礎。

  在孔子整個學說中,“仁”是倫理道德范疇;“禮”可以說是政治范疇,它包括所有的社會規范、典章制度。“仁”和“禮”的關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關系,兩者密切結合,溶為一體。政治倫理化,倫理政治化,是孔子倫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僅要求統治者把奴隸當作人看待,還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現實政治主張,要求對他們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減輕剝削、壓迫,緩和階級矛盾。后來孟子的“仁政”學說,進一步發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來,在殷周社會,“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目睹“禮”的破壞和“刑”的濫用,社會出現大動亂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張,一面用“仁”來充實“禮”的內容,要求統治者們“克己復禮”,作出讓步,從道德感情上促進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并主張“齊之以禮”,使“禮”也下到庶人,以擴大其作用范圍;一面用“仁”來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專靠鎮壓,以緩和敵對階級的矛盾和沖突。孔子倫理政治思想中這些寓有重現實、積極進取的主張,一經后來進步思想家的批判地發展,就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成了反抗統治階級專橫殘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經典”根據,成了他們堅持人民立場向當權者作斗爭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無信不立”(倫語·顏淵)這一開明主張,認為如果人民對政府缺乏信心,國家是站不起來的。在他看來,一個國家“民信”是至關重要的。怎樣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這個國家要講道德,要言而有信。為此,他提出了“為政以德”(論語·為政)和“為國以禮”(論語·先進)。他贊嘗自己的學生南宮適能總結出歷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終,尚德者終有天下的經驗教訓。

  由此可見,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間的密切關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張的“德政”就是主張剝削輕點、壓迫輕點的“王道”和“仁政”,反對剝削重、壓迫重的“霸道”和“苛政”。這種主張誠然有助于緩和那個歷史時期的階級矛盾,維護當時相對的社會穩定,使得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得到充分發展,這就具有進步性。

  孔子把倫理、教育、政治三者結合起來,形成為統一的整體。《論語》中所記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倫理道德教育。孔門四科中也以“德行”為先。孔子認為這是培養“士”、“君子”的首要條件。就政治與教育的關系來說,孔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倫”,培養為封建政治服務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倫理三者的密切關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還有道德教育。這方面今天對我們還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我們不僅要搞經濟建設,同時還要重視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強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覺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養。他關于道德的自我修養問題,概括起來,主要講了“學”、“思”、“行”。“學”即學習。孔子很強調學習的重要,《論語》作了精到的論述,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學而不厭”(論語·述而),“博學而篤志”(論語·子張),等等。這里的學主要是指學“禮”,但也不排斥學“文”(知識),“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君子博學于文”(論語·雍也)。他認為雖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圣人也要學。不學古代的禮、文,道德就會產生各種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民)。看的時候,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的時候,考慮聽清楚了沒有;臉上的顏色,考慮溫和么;容貌態度,考慮莊重么;說的話,考慮忠誠老實么;對待工作,考慮嚴肅認真么;遇到疑問,考慮怎樣向人家請教;要發怒了,考慮有什么后果;看見可得的,考慮我是否應該得。總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觀念來檢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過思的活動,考察立利,如違背道德觀念,就是錯的,就要改正,“過,則勿憚改”(論語·述而);另一方面,通過思的活動,如果發現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范,你就無所憂,“君子不憂”。“學”與“思”的關系是:“學而不思則罔(無所得),思而不學則殆(危險)”(論語·為政),二者不能偏廢。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孔子倫理思想的特點】相關文章:

淺論孔子的教育倫理思想11-15

孔子倫理思想與和諧文化的構建11-15

孔子音樂倫理思想探源11-17

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及其當代意義11-17

孔子與“希臘三賢”的經濟倫理思想之比較11-17

亞里士多德與孔子倫理思想的比較研究11-17

淺析孔子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詮釋11-17

淺談叔本華倫理思想11-18

探析墨子倫理思想07-21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