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

時間:2024-09-09 21:59:55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

  導語:在先秦諸子學說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儒、法、道、墨四家。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于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歡迎閱讀!

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

  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

  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他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他要讓年輕人少走彎路,對年輕人的教誨總是不厭其煩。他是老師,也是長者,所以,脾氣暴躁的子路都會受他的影響,并拜他為師。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如在陳國,被別人形容為“喪家之犬”,他都不生氣。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當他發現魯國國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該他享受的音樂時,他也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內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后,“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孟子把個人與社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回蕩在他的心中,這更激起他的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從對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響來看,孟子的影響超過了孔子。

  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從具體的施政來看,孔子的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孟子的施政綱領則詳細具體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禮樂”二端,他的禮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樂就是“浴乎沂,風乎舞雩,沐而歸”,簡單說來就是簡政施仁。孔子也贊同發展經濟,他很贊同管仲,他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他也贊同用適當的刑罰來懲戒,不過,他不贊成濫施刑罰。

  孟子則不同,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可誅殺“獨夫”,雖多了點殺伐之氣,卻表現出其朗朗正氣;他認為樂也當用來治理國家,“古之樂猶今之樂”,為君者當“與民同樂”,以此來教化百姓。孟子不贊同刑罰,只因戰國時期各國刑罰太甚,他認為施刑是“網民”,他倒贊同教化“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而他最贊同的是發展經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無奪其時,十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孟子的經濟就是“教養”二大端,畢竟“倉廩實而后知禮節”。總的說來,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他們的不同主要是時代使然。

【孔子與孟子的小論文】相關文章:

孔子與孟子論文12-06

從孟子考孔子作《春秋》11-29

孔子關于仁的論文05-30

孔子的仁與禮論文03-21

孔子政治思想的論文01-07

簡析孟子道德修養學說論文11-29

孔子教育思想與知識管理初探論文03-31

關于從孔子和孟子對音樂的論述看二人的文學批評12-11

論文格式及小論文寫法12-11

孔子和柏拉圖思想涵義比較分析論文02-27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网站 |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