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1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可以在不同的課型中應用信息技術。筆者總結了以下三種基本的信息技術整合模式。
1.1探討式
該課堂模式針對某一問題,這一問題可能是教學中遇到的,也可以是學生提出來的。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討,探討問題解決、知識外延及聯系問題。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知識收集、篩選、呈現。具體的環節為:提出問題——分組研究——確定選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教師點評——信息反饋——教學評價。
1.2研究式
學生就某一音樂問題進行研究,例如一段樂譜結構分析模式,學生根據這一主題展開研究。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收集、篩選、呈現與案例展示。具體的環節為:提出問題——協作分組——機上操作——自主研究——成果整合——成果展示——教師點撥——信息反饋——教學評價。
1.3專題式
學生針對某一專題開展研究,專題可大可小。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收集、篩選、報告撰寫、最終成果展示,師生共同對結果進行評價。具體的環節為:課題確定——素材收集——討論研究——成果展示——教學評價。
2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的層次結構
筆者依據自身的經歷與經驗認為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分為如下兩個層面。
2.1建立與形成信息化的音樂教學環境
建立若干符合信息化的教學環境,首先要具備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硬件,如計算機、投影儀、音箱、樂器等。例如,利用POWERPOINT軟件講解某種樂器的結構、某段樂譜。學習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的時候,以圖片、影視資料、文字資料的形式通過多媒體展示1812年俄法戰爭的歷史背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樂曲的風格、主題、曲式結構等。其次,配置相關教學軟件,并建立軟硬件使用、維護、升級培訓與保障辦法。再如,利用PREMIEREPRO剪輯學生練習錄像,直視其中的問題以利于更改。
2.2建立與形成創新型的音樂教學模式
例如,利用MIDI音樂制作軟件制作樂譜、展示音樂;利用fina2006、Sonar、TT等制作。
3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整合評價方式
任何一項工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亦是如此,建立、形成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評價體系,可以對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進展進行評價,確定以后工作重點。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評價要分作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確立音樂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目標、辦法、標準,并建立信息技術整合條件。第二等級:探索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模式,確定不同課型的整合流程。第三等級:音樂教學中全面進行信息技術整合進入音樂課程。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之下,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和環節,經過組合、重構、融合,使音樂教學整體更優化,效果更顯著。
【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論文03-17
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6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19
在體育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究的論文03-25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論文三篇05-18
信息技術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論文02-20
談關于農村中學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02-25
教學資源平臺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論文11-14
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4-01
問題情景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12-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