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改革實踐與思考論文

時間:2024-08-08 08:17:33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改革實踐與思考論文

  [摘 要]傳統的以語法翻譯為主導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過分強調語言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導致長期以來英語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的現狀。本文擬從創新教學模式入手,具體探討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語境,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并對現行教學分級授課體制提出了改進意見。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改革實踐與思考論文

  [關鍵詞]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 創設語境 級授課

  近年來中國對外經濟文化學術交流頻繁,加入世貿組織后,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要求更高。為此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作為各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

  (一)教學改革帶來的挑戰

  在英語視聽說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主要體現在:

  1.學生已接受了十幾年的“填鴨式”應試教育,雖然很想通過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基礎較差,不會主動學習,只依靠短暫的課堂教學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

  2.很多學校都采取全校選課,雖然使學生享有很大的主動權,促使老師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學生每個學期都可以選不同的老師的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每一個老師教學活動的系統進行。每個學期老師和學生都需要互相了解和適應,老師很難做到按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二)應對措施

  根據教學實踐,我們有如下設想:

  1.走出應試教育怪圈,開展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所謂“應試教育”怪圈,就是說人們在理解英語的重要性時,往往僅僅把它當作中考、高考、考研的必考科目,而沒有從本質上理解英語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的邏輯起點和最終歸宿就是“因人因地因時施教”。教授語言技能與傳授文化在本質上就是思想的啟迪、思維的拓展、精神的領會、思想和精神的頓悟,因此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從學生一入校就一定要把“端正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切實貫徹“素質教育”。

  就英語視聽說教學而言,教師的作用應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與氛圍。創造英語語境最直接的有兩個途徑:其一,進入英語大環境如留學英語國家。其二,就是人為地創造英語的學習環境。雖然學習英語的社會環境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在學校內或課堂上營造一個小范圍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建立并保持這個小環境。這也是目前引入英語視聽說課教學改革的目的與著眼點,其余一切手段與措施都要圍繞著“創設語境”這個中心環節來做。其次,重視語言本身的規律。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改變人們已有的語言方式和習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語言習得是一個行為、認知、心理的整體過程,在整體教學設計上必須充分尊重語言學習規律,老師在教授語音、語調、句型表達等基礎知識和訓練聽力口語的基本技能時,要貫徹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把課堂上大量的時間還給學生,引導他們在特定的場景中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以此為主線構建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的框架結構;英語教學應當根據交際的需要,精講語言知識,盡量模擬交際情景,盡量參與實際的交際,進行聽說技能的訓練,力求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正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最后,英語教學要充分意識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聯系。語言是通過文化傳遞的,并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外語教學的內容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更應包括文學、文化的熏陶,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各個專業領域的跨文化交流。這不僅需要在思想上統一認識,更要在行動和方法上進一步實施與開展。

  2.創新教學機制,加大教師培訓的投入。首先,學校應該在全校選課的基礎上進行公共英語的分級授課。2004年《課程要求》(試行)明確提出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對應此要求并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以往經驗在新生入學時設計視聽說課分級考試試題、組織分級考試作為學生分班的依據和今后選課的參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級別、不同老師的課,這樣也有利于激發開設相應級別課程的老師自主創新精神。其次,在分級授課的同時,學校應該給三四年級學生開設多種選修課,例如口譯、商務英語、經貿英語、法律英語、英美文學、翻譯、跨文化交際等課程。目前畢業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水平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常出現英語學習“空白階段”,在廣大學生還沒有養成自覺學習應用英語的習慣的現實條件下,大學高年級開設應用性較強的英語選修課就具有獨特的意義。一方面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專業上不斷進步。

  最后要強調的是,在現階段實施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中老師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成功的教學需要老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參與的整體結合。根據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習慣了“知識灌輸”型學習方式,在向自主開放式學習的轉變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的體現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如何引導。因此要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強調老師的導作用。因此學校應該多給奮斗在英語視聽說課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多提供一些進修學習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顧曰國.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Alice Omaggio Hadley(美).在語境中教語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改革實踐與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體育改革的思考論文03-18

高職院校英語聽說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12-04

微課在大學語文教育的實踐與思考論文11-21

翻轉課堂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12-04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思考論文02-20

課程改革下的聽說讀寫探究論文03-18

關于高校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12-26

關于高校考試改革的思考論文03-06

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2-25

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思考論文12-08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