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

時間:2024-06-12 22:20:18 碩士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

  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應該與市場相結合,與時代同步,不斷創新教育模式,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圍繞就業和創業發展開展教育創新改革。

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

  摘要: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根本能力,大學計算機教學教師認真研究存在的問題,不斷更新教學思想理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改革,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就業視角;大學計算機;問題;改革

  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根本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立足學科和學生實際,圍繞社會發展和就業發展需要,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強化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就業視角下大學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不能立足學生基礎差異,教數學模式單一。

  現在的高校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來自不同的區域和家庭,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應用有著不同的基礎。有些學生來自偏遠落后地區,只是慕名而學;有些學生來自發達地區,平時應用計算機非常多,而且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硬件和軟件操作,甚至在這方面已經表現明顯的優勢。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學不能實行一刀切的模式,不能確定統一的標準,選擇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出相同的要求。但是,很多時候,高校計算機教學不能兼顧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差異,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實行分層次教學;A較弱的學生感到學習目標不能完成,實踐操作很有難度;基礎較好的學生感到教學知識過于簡單,沒有提高價值和挑戰性。

  (二)教材內容缺乏創新,應試教育形式突出。

  計算機發展非常迅速,硬件創新和提升速度不斷加快,軟件更新不斷提速,創新應用發展迅猛。而高校計算機教材編寫明顯滯后,很多教材選編以后更新較慢,不能市場變化和技術創新,學生所學知識相對滯后,很多的內容已經不再應用,不少軟件版本較為落后。教師沒有能夠結合積極發展和科技創新,及時更新和補充最新內容,教學實際無法與社會發展相接軌,學生應用能力與市場需要相脫節。工作以后還要重新適應,積極學習,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才能適合工作需要,滿足崗位要求。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體制存在明顯的應試教育影子,不能從市場出發,培養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教育學生更多是為了考證,而是真正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很多學生能夠考計算機等級證,但不能夠處理常規問題,更不能處理各種新問題,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三)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考核體系不夠完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目標和設計只有在學生那里得到落實才是有效教學。計算機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夠學會各種應用操作,能夠適應新時期不斷發展創新的應用需求。現在很多大學計算機教學都是教師的主導,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安排亦步亦趨,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學生不能更為主動的學習探究。對學生的考核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也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無法從過程做好引導,也就不能保證教學結果。考核與評價是對學生的最好引導。但是,高校計算機教學不能結合學生的就業發展需要,無法圍繞就業發展進行綜合考核與評價,不能讓學生更好地鍛煉綜合能力,也就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二、就業視角下的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創新途徑分析

  (一)創新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理念,積極改革和優化教育模式。

  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應該與市場相結合,與時代同步,不斷創新教育模式,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圍繞就業和創業發展開展教育創新改革。大學人才培養必須從現實出發,服務社會發展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學計算機教育需要圍繞學生的就業發展需要,其根本是社會發展變化需要,是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學生能夠順利就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變化,就是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高校計算機教育要從學生就業發展需要出發,服務學生就業和發展,讓學生能夠順利就業,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以此來成就他們美好的未來。為此,大學計算機教育需要不斷更新理念,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做好課程優化設置,強化實踐應用能力訓練。

  課程設置是保障人才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學生就業競爭的關鍵因素。大學計算機教學以就業為目標,就要不斷優化課程設置,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讓學生掌握基本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強化他們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很多大學計算機教學一方面是缺乏實踐教學,理論過多,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應用操作能力。計算機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實踐能力是根本能力,工作需要的就是他們對各種應用軟件的應用就、維護和開發能力,需要強化實踐教學課程。另一方面,在做好校訓室實踐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去實習鍛煉,真正深入企業和用人單位,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培養他們的最為實用的技能,縮短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距離,讓學生能夠保持與市場發展的零距離,確保學生畢業就能適應工作需要,站在工作崗位就能解決各種問題。

  (三)完善教師隊伍結構,創新教學編寫更新。

  教師是影響學生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外在因素,教師的人才培養理念、教學思想、指導方式、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具有強烈的就業發展理念,以就業為指導,開展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實踐,不斷提升的實踐指導能力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確保他們學到真正的能力,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在引進高素質教師的同時,做好現有教師的綜合培訓,促進他們做好思想轉變和觀念更新,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指導能力。做好教材的選編工作,不斷更新教材體系,選用最新適應社會發展的優質教材,并在教學中及時補充最新的教學資源,確保教學與科技發展同步,學校實踐和時代接軌,以最新最為實用的教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保障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傊,大學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思想理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改革,突出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就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也實現高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笑銘.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0.

  [2]陳輝金.新形勢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6,21.

【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相關文章:

就業視角下的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論文02-24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現實困境與對策論文03-07

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改革策略12-04

論文:教育改革論03-28

從高等教育改革看我國聲樂教育改革現狀05-05

如何從高等教育改革“給力”看器樂教育改革現狀12-10

關于新形勢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對策研究論文03-26

教育改革下的大學生宣講團發展模式論文11-12

教育改革倫理規范的意義11-17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在线一区二区网站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