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包子創業故事

時間:2023-08-02 17:00:25 振濠 創業案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賣包子創業故事

  創業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做的項目也有很多,關鍵是看自己的選擇,還有就是能否堅持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賣包子創業故事的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賣包子創業故事

  賣包子創業故事 1

  甘其食的包子革命

  包子業的歷史很長,存在了幾千年了,市場很大。中國從南到北都吃包子,在地方上口味有差別,但是很多包子是具有廣譜性的。很多消費品行業的產品往往火過一陣就消失了。不過包子很難出現這種問題。

  面對包子行業蘊藏著的巨大機遇,甘其食又做了什么呢?

  總的來講,甘其食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打造一個在包子行業里的全新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即能體現連鎖的快速擴張滿足效率和標準化的需要,又能符合包子行業的特點保持在C端的靈活及時,發揮零售業服務優勢。

  甘其食模式:肯德基+海底撈

  1、設立中央廚房和配送隊,采購、生產和配送全部連鎖店所需要的餡料。職能單位:中央工坊和運輸隊;

  2、設立統一營銷服務中心,公布每天的量產產品。職能單位:各門店,微博、微信和網站;

  3、設立標準化的各個連鎖直營店,規范服務流程,產品終端形態。職能單位:廚房、包子零售店。

  甘其食的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吸收了肯德基等西式快餐連鎖的對食材的強控制,保證了自己對各個銷售網點的供應鏈控制,從而實現成本控制與品控。但是與肯德基革掉了傳統連鎖店中廚師的命不同,甘其食在C端保留了“手藝人”隊伍,讓這些員工現包現賣,這樣雖然效率不如美式西餐高,但是能夠把包子這種發酵食物的優點發揮出來。

  第二件事,定位。甘其食結合整個杭州的飲食文化,主流客戶的需求,制定了品牌建設策略。為了建設好品牌,他們選擇專注于包子。甘其食只做包子,而且未來也不會擴展到其他品類,充分做到將品牌聚焦。甘其食最早有10幾種包子的品種,最后減少到5明星產品+1新品的模式,就是最好的聚焦體現。這種聚焦配合好的差異化市場策略就煥發出驚人的效果。

  首先,讓用戶對甘其食有最基本的品牌認知。包括包子的大小和口味。為此,童啟華做了這樣一些事。

  狠抓體驗與品質。什么是品質?給用戶的價值就是品質,有了品質才有了和用戶談品牌的基礎。那么用戶需要什么價值呢?

  差異化——美味可靠不斷迭代的食物。為了做到這一點,甘其食不亞于一家互聯網公司。甘其食團隊為了研發出適合主流客戶口味的包子,研發第一款包子就花掉了近2噸優質豬肉。這種瘋狂的試驗還在繼續,因為甘其食除了6款常規品種、2款飲品外,甘其食每月還要推出1款新品。

  差異化——我的包子是設計師設計的。童啟華很早就給自己的包子做了VI設計,讓包子在外形上呈現出優美的規則曲線感。考慮到包子是發面類食品的特點,甘其食堅持以直營門店的渠道,做到現蒸現賣,直接在經營模式上和速凍食品、非發面食品區別開。

  差異化——食材品質和制作流程不一樣

  差異化——快捷的購物體驗,甘其食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每個門店都做了服務規則的設計,做到了一個客戶12秒的原則,任何交易都要在12秒內完成。消費者心理學認為人群的聚集促成購買,因為人們用雙腿為暢銷品站臺。因此,很多人排隊只會增加銷量,但是因為一些商家雖然生意很好,但是無奈交易速度太慢,客戶體驗太差。甘其食就沒有這個問題。

  另外在選址上也很有一套的童啟華則有意識的追求人流量。

  童啟華認為他選址沒有別的技巧,就是一個詞”便捷”。哪些地方會符合呢?公交車站、學校、商貿中心等等,它們也會需要甘其食包子這樣便捷的消費品。而天圖資本合伙人張海燕則道出了甘其食選擇上述地點的另外原因,這或許是另外一個甘其食秘訣“甘其食選擇的地段往往是城市的優質商業地段,收益高,容易幫助甘其食快速實現資金回籠

  第三件事,擴張。甘其食采取科學合理地直營連鎖擴張策略。甘其食的市場擴張都是建立在數據和經驗的基礎上。

  甘其食團隊一直在做市場調研的工作。甘其食的市場拓展人員會到各個門店,去對顧客群體等數據做一些調研,這些調研數據將會成為甘其食開設新店的參考。這些數據包括:臨近居民客戶群體和其他群體的比例;年齡;在15分鐘之內的步行距離,會有多少人能夠過來購買包子。有了這些數據,甘其食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先做一個判斷,這個地方有多少居民,年齡在20-40歲的人群(甘其食的主要客戶人群)有多少,步行的購買時間等等,如果調研結果的數據足夠誘人,那么,甘其食開店就沒有問題。

  另外,擴張的過程依靠直營,拒絕加盟。加盟連鎖有加盟連鎖的好處,然而很多對品牌極度敏感的企業家都加盟連鎖都抱有警惕的態度,中國很多的餐飲品牌都是死在連鎖手上。童啟華曾說過,自己之所以現在不接受加盟,愿意犧牲擴張和增長速度的原因是因為發現加盟模式和直營模式是兩套邏輯。加盟模式更強調如何服務好加盟商的利益,而直營更側重如何給客戶創造價值。

  童啟華一方面依靠直營不斷擴張企業規模。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才梯隊的建設速度。普通員工上崗前要接受3個禮拜的上崗培訓。而管理者上崗的時間則更長。

  第四件事,讓行業被人尊敬。正如前文所言,餐飲行業的形象不好,工作人員居然不會去愛自己的工作,沒有職業精神,不熱愛自己的工作。而童啟華要改變這種情況。

  通過改善工作人員福利和工作生活環境,提升服務體驗。餐飲行業員工流失率高是個不爭的事實,而這對于一家高速成長的公司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留人靠薪酬,甘其食不僅工資比行業平均收入高,同時還提供了一系列的員工福利。因此,他規定每個門店都有距離門店15分鐘步行時間內的公寓住宿條件,床一定要結實,專門定制,不能因為上鋪翻個身,就把員工吵醒。同時,員工有權向公司提出更換公寓的要求,公司一定幫員工找到合適的住處為止。還為員工配備了燒飯阿姨,負責工作服的清洗,宿舍環境的衛生等。讓他們過得和正常的杭州市民沒什么區別。

  童啟華認為”我們需要的是尊重:尊重這個行業,也尊重我們的員工,讓我們的員工也尊重我們的顧客,同時,也尊重這個行業。有了這些,我們自然能坦然的面對員工流失。”

  童啟華確實在改變整個行業在中國的形象,2009年時整個杭州包子產業的規模才6000萬元人民幣,而今天僅甘其食一年的營業額就已經3個億。行業與需求一同崛起,賣包子成了小朝陽產業,一個越來越被尊重的產業。

  只在晚上賣包子

  西南大學大二的男生李銘智利用業余時間開了家包子鋪,專門為同學們提供夜宵。店鋪一開張就受到了大家的熱捧,1小時竟然能賣光2000個包子,一天的利潤就高達130多元。

  學習工商管理的李銘智早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細心的觀察著身邊發生的一切,尋找可能顧此失彼商機。后來他發現,由于晚上課程很多,同學們下課回到寢室后都感到有些饑餓,而食堂此時早已關門,附近的小吃街距離比較遠,不少同學除了吃大鍋飯方便面就是挨餓。

  一天晚上,同寢室的一名同學感慨道:“此刻要是有個包子吃,該多幸福呀。”一句話讓李銘智產生了靈感:“為什么不把夜宵直接送到寢室里呢?干脆選擇晚上賣包子!”

  一開始,他晚上下課后就到附近小吃街購買包子,然后送貨到宿舍樓賣給想用夜宵的同學,一個月下來竟然賺到1500元。嘗到甜頭的李銘智決定不再當“二道販子”,而是和另外一名同班同學一起在附近租了一間店面,開起了包子店。

  他們所經營的包子分為醬肉、菜包、豆沙包等。為了讓包子更加暢銷,他在校園網上發貼子來推廣,顧客們回貼把自己所需包子的種類、送包子的時間等寫清楚,李銘智便會把客戶的資料一一記錄,晚上想吃包子的同學便可以等候美味的夜宵了。

  除此之外,他還把包子店的電話號碼公布在了網上,大家只需撥個電話,也可享受送貨上門服務。這種方便的訂夜宵方式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 年了,市場很大。中國從南到北都吃包子,在地方上口味有差別,但是很多包子是具有廣譜性的。很多消費品行業的產品往往火過一陣就消失了。不過包子很難出現這種問題。

  賣包子創業故事 2

  賣包子的店隨處可見,但很少會有人將包子和20億聯想起來。

  有這么一個人,17歲便出門闖蕩,走過貴州、廣西、云南等多個地方,創業多次卻慘遭失敗。

  最后,他靠賣包子在全國開出了2500家門店,年收入高達20億。

  他的品牌成立至今已有15年之久,仍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就是巴比饅頭的創始人劉會平。

  01

  17歲外出學藝,多次創業慘遭失敗

  劉會平是安徽江鎮人,初中畢業后就外出學藝,那年他才17歲,第一份活做的是油漆工,最后由于環境惡劣,對健康不利,辭了職。

  隨后,劉會平便跟著親戚學起了做面點,原以為會很輕松,沒想到凌晨三點多就得起床了,一天下來既要干活,還要學手藝,日子苦得很,但漸漸掌握了技能后,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學成之后,他想憑著手藝到外面去創業,誰知道一路走過貴州、廣西、云南等地,開出的店很多,卻統統都失敗了。

  1998年,他來到了上海,這次開的是一家生煎店,眼看著生意有點起色了,就在劉會平滿心歡喜的以為會成功的時候,卻倒霉的遇上了“豬肉五號病”。

  做了半個月的店鋪倒閉了,連帶著投入的錢全都沒了。

  接連受到多次打擊,讓劉會平不禁感到氣餒,但是很快他又振作了起來,開始從之前的經歷里尋找失敗的原因。

  2000年,決心要把包子鋪開起來的劉會平花了一年時間,把江浙滬一帶的包子、饅頭幾乎都嘗試了一遍,還去向一些知名的點心師傅求教,為開店做準備。

  02

  重振旗鼓,開出包子店

  2001年,做足了準備工作的劉會平在上海河南路開起了包子店,名字叫做“劉師傅大包”。

  在做市場調研時他發現,上海的包子鋪有大有小,大店的標準高條件好,消費者比較放心,但產品的價格卻相對較高,這樣的店缺點在于過度依賴機器,很少用人工做包,口感較差。

  小店的包子都是手工制作的,因此口感會相對較好,且價格便宜,但門店環境較差,食材一般也用的是成本較低的。

  綜合大小包子鋪的優缺點,劉會平決定學習其中的優點,規避其中的缺點,用人工制作包子,保證口感,定價適中,同時注意門店的衛生整潔。

  這樣的做法果然有效,店鋪的生意十分紅火,產品極受歡迎,很快就獲得了盈利。

  隨后,劉會平又陸續開出了幾家分店,生意都挺不錯的,一個月能賺到好幾萬元。

  眼看著生意上了軌道,劉會平便開始思考如何走得更遠,開出更多的門店。

  研究了一番商業模式后,劉會平決定成立自己的品牌,為了吸引年輕的消費者,他為品牌取了個洋氣的名字叫做“巴比饅頭”。

  2003年,劉會平正式注冊了巴比饅頭這一商標,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03

  堅持選用優質食材,建立中央工廠

  想要吸引消費者長期光顧,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口味是必須的,只有產品做得比別人好,才能在競爭上獲得優勢。

  從一開始,巴比就十分重視產品的品質,制作產品用的食材都是優質的食材,并且采取現包現賣的方式,最大程度地確保產品的新鮮和美味。

  除了包子、饅頭和豆漿,在發展的過程中,巴比也不斷地增加新的產品,現如今已經擁有了粥、餡餅、粗糧、點心及飲品等四十余種產品,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同時用不同的產品讓消費者始終對品牌保有新鮮感。

  中國土地遼闊,每個地區的人口味都有所不同,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巴比在保留優勢產品的基礎上,還會根據本地人的餐飲習慣開發其他產品。例如,在華南地區,巴比特地增加了糯米雞、流沙包、紫菜卷等產品。

  豐富品類之余,巴比還針對不同的受眾對產品進行細分,推出了為兒童專門制造的小豬奶黃包、開心紅豆包等產品,不單單在口感上贏得了小朋友們的歡心,還為產品設計了可愛的造型吸引孩子們的眼光。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門店越開越多,原本的生產模式已經不符合現有的發展狀況了。劉會平決定借鑒肯德基、麥當勞的模式,建立中央工廠,對產品實行標準化制作。

  2008年,劉會平花費了不少資金在上海建立了中央工廠,能夠給1800家門店供貨。

  2016年,他又斥資4.5億元,建成了面點透明化工廠,占地足足有100余畝,通過監控可以查看到生產車間里的畫面。

  為了確保食材能夠安全送達門店,巴比還打造了自己的冷鏈配送物流,自己給自己配送食材。

  04

  除了早餐,還要占領10點后的市場

  一般來說,人們只有在早餐時段會去買包子、饅頭這類食物,但是光是做早點生意,營業額肯定會受到限制,為了獲得更多的盈利,在不停地擴張門店之外,巴比饅頭還開出了多種終端門店,想要占領10點后的市場。

  最早的時候,巴比的門店以街邊外賣小店為主,為了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巴比在轉型后開出了三種不同形態的門店。

  其一是主打外賣的街邊店,面積僅在十幾平米左右,不設坐席,消費者買完就帶著走。

  其二是便利店模式,面積在50-80平米,這種店除了售賣即食產品外,還提供給消費者可以帶回家保存的零食和點心。

  其三是堂食店,選址主要集中在CBD、機場等地段,巴比的第一家堂食店就開在長寧區凌空Soho B1層,這種門店鎖定的目標客群是白領群體。

  除了開出各式門店外,巴比還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發展線上,消費者只需要在線上點單,就可以享受到門店提供的配送、團購等服務。

  成立至今15年,巴比在全國開出了2500家門店,創下了年收入達20億的好成績。

  回首劉會平艱難的創業過程,盡管這一路走得不容易,但付出終究還是獲得了回報。

  所以說,別小看前進路上的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下來,認認真真地做事情,只要用心,成功離你就會越來越近。

【賣包子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賣包子 月入三萬06-07

小本經營賣包子收益好06-02

碩士生棄高企賣饅頭創業的故事05-25

下崗女工擺地攤賣燒烤成功創業故事11-16

80后李燁網上賣燒烤年賺百萬的創業故事10-21

夏季創業賣什么最賺錢07-05

夜市創業選擇賣什么最好07-03

賣電腦的創業計劃書05-05

創業從賣盒飯干起內容10-1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尤物国产区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