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圍繞微信生態,2015創業者的三大機遇
在看清創業機遇之前先看看他們各自是如何定位第三方的。
官方定位
微信不會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微信的角色是更好地完成用戶端的業務,并把商業化的接口能力做的更靈活完善,至于”怎么連接“,這一塊的市場空間交給更了解行業的第三方來做,微信平臺上有大量的空間、大量的機會,等待第三方去挖掘和開發,而且微信上大量的商家,也非常迫切地需要第三方給他們帶來支持。微信提供連接能力,市場空間交由第三方來做。
第三方開發者定位
微信最大第三方服務商微盟創始人孫濤勇說,微信與開發者的關系是合作共贏的關系。目前微信已經初步形成了“商家店鋪+基礎交易系統+第三方服務商+微信支付+微信廣告+大數據”的生態。微信其實只要做三件事情,應用分發、交易閉環和大數據。通過微信廣告做流量入口和應用分發,通過微信支付做交易閉環,再通過平臺積累和沉淀的數據做大數據分析,做到更精準、更個性的推薦,至于中間的基礎交易系統、商家店鋪搭建、商家粉絲運營都交給第三方服務商。
而在筆者看來,第三方服務商是微信生態的探路者。微信既不會刻意捧殺第三方,也不會激進到什么都交給第三方去做(至少目前不會)。從上線京東購物入口,聯手大眾點評,美麗說來看,微信重點布局的是“o2o+電商”這兩大版圖。微信電商生態的閉環雖然已經形成,但以流量帶轉化的效果并不佳。下一步微信考慮的是將深度開發、重度垂直、市場培養這一塊交由第三方來做。
筆者認為2015年微信第三方將迎來以下三大機遇:
第一、在o2o上可以向重度垂直,深度服務方向發展,把握O2O本地生活服務市場。
以微商圈為例。第三方開發者可以以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支付為基礎,將本地化的商超、百貨、醫院、家政、娛樂、餐飲等納入同一個商圈里,提供”微信掃碼+微信支付+公眾賬號服務+社會化媒體傳播”,加強物流、場景、服務等各方面的體驗,結合團購、特價等各種促銷方式,筆者認為這種“小而美”的商圈有較大市場容量。這種創業方向雖然很有吸引力,但需考慮很多困難。如地推,如何吸引商家入駐,幫商家運營,激活用戶,將線上用戶導到線下或將線下導到線上等,還要平衡線上線下的利益分配。
第二、在智能硬件上,個性化和定制化會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去年7月,微信公布了第一批智能硬件產品和合作伙伴并推出了微信硬件開放平臺。據微信硬件團隊高級產品經理孫丹青表示“目前微信重度用戶每天打開微信的次數為200次,平均打開次數為100次”,這無疑有助于智能硬件產品的市場推廣和用戶滲透。基于微信公眾賬號的硬件平臺接入方式,可以為智能硬件廠商提供第三方軟件資源和供應鏈資源。
在連接的基礎上,微信龐大的關系鏈及輔助技術,可為智能硬件創造增值空間。微信接入智能硬件的核心是智能硬件引入了微信的社交關系,這也是眾多智能硬件廠商最為看重的一點。運動手環、手表等已相繼接入微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健康醫療、家具、汽車等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需求越來越旺。除去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健康領域以外,智能家電、智能家居、車聯網等市場還處于”藍海“。但目前智能那個硬件的問題是無論產業鏈還是技術,還遠未成熟,產品屬性不穩定、質量參差不齊、功能堆砌等問題。這也考驗著第三方開發者的創新和智慧。
第三、在微商上,教育培訓,微店代運營等會迎來繁榮的市場。
從2014年以來,微商表現的很狂熱,連知名的老牌企業萬達、蘇寧也轉入了這場混戰。口袋購物、微盟v店、瞄瞄微店、微賣等各大app拔地而起。在朋友圈賣貨被微信點名說“NO”的微商紛紛擁抱各大app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微商群體已達1000萬,而這1000萬小白用戶就約占八成。對于這些小白微商來說,他們需要一套系統的培訓工具來供他們快速了解這個行業。對第三方來說這是個新型行業下的傳統市場。目前,微商發展的比較混亂,各種刷屏、假貨、囤貨、缺乏信任度等,這些市場需要第三方去培養教育的。
雖然外界對微信第三方有諸多質疑,筆者認為,在往電商后端“深、廣、高”的落地實施上,微信不僅離不開第三方,還會依靠第三方。就像當年淘寶成就美麗說和蘑菇街一樣。和美麗說、蘑菇街不同的是微信的開放胸懷表現的似乎要比淘寶更有氣度,隨著微信“連接”的延伸,第三方將成為微信生態必不可少的一環。
【圍繞微信生態,創業者的三大機遇】相關文章:
開拓創業者生態圈03-22
微商創業者分享微信軟文推廣的技巧03-02
致中國的創業者:生態是一種病12-10
致中國創業者:生態是一種病03-24
“互聯網+”生態下創業者有哪些機會12-09
基于微信生態的創業項目開發與運營策略03-17
創業者需要“創業者大腦”03-26
你屬于偽創業者還是超級創業者?03-27
你屬于偽創業者還是超級創業者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