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川綿陽用“實惠”吸納高校畢業生創業
“對畢業生創業開通"綠色通道",并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扶持,中國科技城就是青年創業的"夢工廠"。”今日下午,四川綿陽市政府走進四川大學,用多重優惠政策吸引高校畢業生來綿陽創業。
“綿陽是一座新興的科技城市,不但有著濃厚的科研氛圍,而且在人工成本、辦公成本、生活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從川大畢業到綿陽創業的吳銀奎用自身的經歷告訴學弟、學妹,綿陽是一個畢業生創業的“夢工廠”。吳銀奎說,他在到綿陽創業之前,先后在caxa賣過軟件,在重慶煤科院時去大西北銷售過煤礦設備,在新疆安監局做過行政工作,跟人合伙也開過特產連鎖店,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
據吳銀奎介紹,綿陽人工成本、辦公成本以及生活成本等方便的優勢,讓他下決心把創業地選在了綿陽。他的公司成立后,綿陽市政府就依據大學生創業政策讓他得到了不少“實惠”。“除享受2年的場地免費外,還讓公司獲得了一部分扶持資金,切實解決了起步難題。”
“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為推動科技城創新驅動發展,市委、市政府為吸引優秀畢業生來綿陽創業,專門出臺了一些讓畢業生創業得"實惠"的政策。”綿陽市委副書記吳群剛說,綿陽在土地政策、股權激勵、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10個方面進行了先行先試。與此同時,綿陽市政府研究出臺《關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定》等20余項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政策體系,較好形成了“政策洼地”和“創新高地”。今年初,綿陽市還出臺了《扶持初創階段創新創業團隊實施辦法》,設立6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專利資助與獎勵和風險擔保。
據了解,綿陽近兩年實施“千英百團”聚才計劃,打破了國籍、戶籍、身份、學歷、年齡等條條框框,采取“綠色通道”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等辦法,廣泛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僅去年底,綿陽市委、市政府就向市級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院士工作站、“千英百團”聚才計劃、初創階段創新創業等四大類24個團隊和個人發放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670萬元。
“今年,綿陽還將大面積吸納畢業生來綿創業,并繼續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扶持。”吳群剛表示,綿陽市政府在北京中關村發出 “尋人啟事”,吸引全國各地有志青年來綿創業。不僅僅給資金、給項目、給導師,還提供孵化場地、住房保障、安家落戶、稅收優惠等政策保障和服務。
【四川綿陽用“實惠”吸納高校畢業生創業】相關文章:
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政策措施01-08
四川綿陽安縣“保姆式”服務助推大學生創業03-07
綿陽1000萬創業基金誠邀大學畢業生創業03-01
高校畢業生創業政策201412-04
四川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12-20
陜西高校畢業生創業利好政策02-26
山西降低高校畢業生創業“門檻”02-19
高校畢業生可享免費創業培訓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