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時間:2024-10-27 23:37:57 辦稅指南 我要投稿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1

  2021年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多少?計算方法是如何的?下文是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202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所示:

  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
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
1不超過15000元的不超過14250元的50
2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過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
3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過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
4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過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
5超過100000元的部分超過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哪些收入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需要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包括:

  一、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八、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九、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十、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經常性的,屬于各種機遇性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含獎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中國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0000元的,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10000元的,應以全額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稅(截止至2011年4月21日的稅率為20%)。

  十一、其他所得

  除上述10項應稅項目以外,其他所得應確定征稅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是指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截止1997年4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有:

  (一)個人取得“蔡冠深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基金會”頒發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獎金。

  (二)個人取得由銀行部門以超過國家規定利率和保值貼補率支付的攬儲獎金。

  (三)個人因任職單位繳納有關保險費用而取得的無償款優待收入。

  (四)對保險公司按投保金額,以銀行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支付給在保期內未出險的人壽保險戶的利息(或以其他名義支付的類似收入)。

  (五)股民個人因證券公司招攬大戶股民在本公司開戶交易,從取得的交易手續費中支付部分金額給大戶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

  (六)個人取得部分單位和部門在年終總結、各種慶典、業務往來及其他活動中,為其他單位和部門的有關人員發放現金、實物或有價證券。

  (七)辭職風險金。

  (八)個人為單位或者他人提供擔保獲得報酬。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舉例】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新稅法規定主要對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

  4、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拓展:

  國際避稅的概念是什么

  【電子商務與國際避稅】國際避稅的本質及其與國際逃稅的法律區別

  國際避稅的主體是應納稅義務人,它所規避的不僅是應納稅額的多少,從更深的層次上講是納稅義務的大小。應納稅義務人如果具有稅法規定的應稅事實則應據此事實依法納稅,亦即有了實際的納稅義務。當然各個應納稅人由于應稅事實不同因而他們的實際納稅義務也是不同的。而國際避稅的本質就在于:當稅收法律存在著一種可能,即應納稅義務人能夠對其納稅地位做出選擇時,應納稅義務人在他成為納稅人時就選擇稅收負擔的最小化。這也就是說,國際避稅行為實質上就是納稅人在履行強制性法律義務的前提下,運用稅法及各國稅法的差距和漏洞保護既得利益的手段。

  國際避稅、逃稅是性質不同的概念。避稅是指跨國納稅人利用各國稅法的差別和漏洞,通過人或資財的國際流動或不流動,減輕或規避納稅義務的行為。逃稅是指跨國納稅人利用國際稅收管理合作的困難和漏洞,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取種種隱蔽的欺詐的手段,偷漏國家稅收的行為。雖然避稅與逃稅的客觀效果都是損害國家財政利益及扭曲公平稅負,但兩者又有著明顯的區別:

  (1) 減輕納稅義務行為所依托的條件不同。避稅主要是以各國稅法的差別和漏洞為依托;逃稅主要是以各國稅務合作的困難和漏洞為依托。(2) 運用的手段不同。避稅一般是運用如轉讓定價、資本弱化、通過人或資財移動等等較公開的手段進行;而逃稅一般是通過欺騙、迷惑、不陳述、隱匿等等較隱蔽且欺詐的手段進行。(3) 法律的判定與處理不同。對避稅行為,各國基于本國財政經濟政策及法律標準,合法與違法的判定兼有之,但在處理上,對避稅一般是補稅而不加以懲罰;而對逃稅各國都判定為違法行為,除補稅外還要依法加以處罰。由此可見,避稅與逃稅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概念。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相關文章:

上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19

最新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11

工薪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29

北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25

傭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5-28

獎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29

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29

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5-21

轉讓土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2-26

2021年扣繳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1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日韩国产一级一区精品 | 在线视欧美日本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色另欧美 |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