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融資的方式

時間:2023-05-31 12:37:53 文婷 創業融資 我要投稿

股權融資的方式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愿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股權融資的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股權融資的定義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愿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總股本同時增加。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2、股權融資的特點

  (1)長期性

  股權融資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

  (2)不可逆性

  企業采用股權融資勿須還本,投資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場。

  (3)無負擔性

  股權融資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

  3、股權融資的優勢

  股權融資在企業投資與經營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1)股權融資需要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一般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經理組成,相互之間形成多重風險約束和權利制衡機制。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2)在現代金融理論中,證券市場又稱公開市場,它指的是在比較廣泛的制度化的交易場所,對標準化的金融產品進行買賣活動,是在一定的市場準入、信息披露、公平競價交易、市場監督制度下規范進行的。與之相對應的貸款市場,又稱協議市場,亦即在這個市場上,貸款者與借入者的融資活動通過直接協議。在金融交易中,人們更重視的是信息的公開性與可得性。所以證券市場在信息公開性和資金價格的競爭性兩方面來講優于貸款市場。

  (3)如果借貸者在企業股權結構中占有較大份額,那么他運用企業借款從事高風險投資和產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就將大為減小。因為如果這樣做,借款者自己也會蒙受巨大損失,所以借款者的資產凈值越大,借款者按照貸款者的希望和意愿行事的動力就越大,銀行債務拖欠和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4、股權融資的方式

  (1)基金組織,手段就是假股暗貸。所謂假股暗貸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方以入股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投資但實際并不參與項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項目中撤股。這種方式多為國外基金所采用。缺點是操作周期較長,而且要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要改變公司的性質。國外基金比較多,所以以這種方式投資的話國內公司的性質就要改為中外合資。

  (2)銀行承兌。投資方將一定的金額比如一億打到項目方的公司帳戶上,然后當即要求銀行開出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出來。投資方將銀行承兌拿走。這種融資的方式對投資方有利,因為他實際上把一億元變做幾次來用。他可以拿那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到其他的地方的銀行再貼一億元出來。起碼能夠貼現80%。但問題是公司賬戶上有一億元銀行能否開出一億元的承兌。很可能只有開出80%到90%的銀行承兌出來。就是開出100%的銀行承兌出來,那公司帳戶上的資金銀行允許你用多少還是問題。這就要看公司的級別和跟銀行的關系了。另外承兌的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根據國家的規定,銀行承兌最多只能開12個月的。大部分地方都只能開6個月的。也就是每6個月或1年你就必須續簽一次。用款時間長的話很麻煩。

  (3)直存款。這個是最難操作的融資方式。因為做直存款本身是違反銀行的規定的,必須企業跟銀行的關系特別好才行。由投資方到項目方指定銀行開一個賬戶,將指定金額存進自己的賬戶。然后跟銀行簽定一個協議。承諾該筆錢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挪用。銀行根據這個金額給項目方小于等于同等金額的貸款。注:這里的承諾不是對銀行進行質押。是不同意拿這筆錢進行質押的。同意質押的是另一種融資方式叫做大額質押存款。當然,那種融資方式也有其違反銀行規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銀行簽一個保證到期前30天收款平倉的承諾書。實際上他拿到這個東西之后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銀行進行再貸款的。

  (4)大額質押存款。

  (5)銀行信用證。國家有政策對于全球性的商業銀行如花旗等開出的同意給企業融資的銀行信用證視同于企業帳戶上已經有了同等金額的存款。過去很多企業用這個銀行信用證進行圈錢。所以國家的政策進行了稍許的變動,國內的企業很難再用這種辦法進行融資了。只有國外獨資和中外合資的企業才可以。所以國內企業想要用這種方法進行融資的話首先必須改變企業的性質。

  (6)委托貸款。所謂委托貸款就是投資方在銀行為項目方設立一個專款賬戶,然后把錢打到專款賬戶里面,委托銀行放款給項目方。這個是比較好操作的一種融資形式。通常對項目的審查不是很嚴格,要求銀行作出向項目方負責每年代收利息和追還本金的承諾書。當然,不還本的只需要承諾每年代收利息。

  (7)直通款。所謂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資。這個對項目的審查很嚴格往往要求固定資產的抵押或銀行擔保。利息也相對較高。多為短期。個人所接觸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8)對沖資金。

  (9)貸款擔保。

  私募發售

  私募發售在當前的環境下,是所有融資方式中,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占優勢的融資方式。產權關系簡單,無需進行國有資產評估,沒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管,大大降低了民營企業通過私募進行股權融資的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融資效率。私募成為近幾年來經濟活動最活躍的領域。對于企業,私募融資不僅僅意味著獲取資金,同時,新股東的進入也意味著新合作伙伴的進入。新股東能否成為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對企業來說,無論是當前還是未來,其影響都是積極而深遠的。在私募領域,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對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在中國有以下幾類的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風險投資機構、產業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

  個人投資者,雖然投資的金額不大,一般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之間,但在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初創階段起了至關重要的資金支持作用,這類投資人很復雜,有的人直接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也有的人只是作為股東關注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這類投資者往往與企業的創始人有密切的私人關系,隨著企業的發展,在獲得相應的回報后,一般會淡出對企業的影響。

  風險投資機構,是90年代后期在中國發展最快的投資力量,其涉足的領域主要與高技術相關。在2000年互聯網狂潮中,幾乎每一家.COM公司都有風險投資資金的參與。國外如IDG、Softbank、ING等,國內如上海聯創、北京科投、廣州科投等都屬于典型的風險投資機構。他們能為企業提供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股權融資。風險投資機構追求資本增值的最大化,他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上市、轉讓或并購的方式,在資本市場退出,特別是通過企業上市退出是他們追求的最理想方式。

  上述特點決定了選擇風險投資機構對于民營企業的好處在于:⑴沒有控股要求;⑵有強大的資金支持;⑶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管理;⑷能改善企業的股東背景,有利于企業進行二次融資;⑸可以幫助企業規劃未來的再融資及尋找上市渠道。但同時,風險投資機構也有其不利之處,他們主要追逐企業在短期的資本增值,容易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形成沖突,另外,風險投資機構缺少提升企業能力的管理資源和業務資源。

  產業投資機構,又稱策略投資者,他們的投資目的是希望被投資企業能與自身的主業的融合或互補,形成協同效應。該類投資者對民營企業融資的有利之處非常明顯:⑴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后續資金支持能力;⑵有品牌號召力;⑶業務的協同效應;⑷在企業文化、管理理念上與被投企業比較接近,容易相處;⑸可以向被投企業輸入優秀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其不利之處在于:⑴可能會要求控股;⑵產業投資者若自身經營出現問題,對被投企業會產生資者進入,影響企業的后續融資。負面影響;⑶可能會對被投企業的業務發展領域進行限制;⑷可能會限制新投資者進入,影響企業的后續融資。

  上市公司,作為私募融資的重要參與者,在中國有其特別的行為方式。特別是主營業務發展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時募集了大量資金,參與私募大多是是利用資金優勢為企業注入新概念或購買利潤,伺機抬高股價,以達到維持上市資格或再次圈錢的目的。當然,也不乏一些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上市企業,因為看到了被投資企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發展空間,投資是為了其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但不管是哪類上市企業,他們都會要求控股,以達到合并財務報表的需要。對這樣的投資者,民營企業必須十分謹慎,一旦出讓控股權,又無法與控股股東達成一致的觀念,企業的發展就會面臨巨大的危機。

  以上各種投資者,民營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或經營方向進行選擇。

  公開發售

  通過公開市場發售的方式來進行融資是大多數民營企業夢寐以求的融資方式,企業上市一方面會為企業募集到巨額的資金,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將給企業一個市場化的定價,使民營企業的價值為市場所認可,為民營企業的股東帶來巨額財富。

  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企業通過上市來募集資金有突出的優點,⑴募集資金的數量巨大;⑵原股東的股權和控制權稀釋得較少;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知名度;⑷有利于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后續的融資。但由于公開市場發售要求的門檻較高,只有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了較大規模和較好贏利的民營企業才有可能考慮這種方式。

  與銀行貸款類似,民營企業上市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上也面臨不公正的對待,雖然在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中找不到限制民營企業上市的規定,但在實際審批中,上市的機會絕大多數都給了國有企業,很多民營企業只能通過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的方式繞過直接上市的限制進入資本市場,期待通過未來的配股或增發來融資。

  風險缺陷

  當企業在利用股權融資對外籌集資金時,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就可能產生進行各種非生產性的消費,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東的投資政策等道德風險行為,導致經營者和股東的利益沖突。Jensen&Mecking(1976)認為當融資活動被視為契約安排時,對于股權契約,由于存在委托(股東)――代理(經理人)關系,代理人的目標函數并不總是和委托人相一致,而產生代理成本。

  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權為增加自己的收益而損害和侵占委托人的利益時,就會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對于解決經營者的這種道德風險,轉換融資方式,企業投資所需的部分資金通過負債的方式來籌集被認為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經營管理者的道德風險主要源于管理者持股比例過低,只要提高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就能有效地抑制其道德風險。因此,在管理者的持股比率不變的情況下,在企業的融資結構中,增加負債的利用額,使管理者的持股比率相對上升,就能有效地防止經營者的道德風險,緩解經營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

  另一方面,由于負債的利息采用固定支付的方式,負債的利用有利于削減企業的閑余現金收益流量。在Jensen&Mecking的分析框架中,債務是通過提高經理的股權比例來降低股權的代理成本的。因此,對管理者幾乎或根本不擁有股權的大型現代公司解釋力不足。Grossman&Hart(1982)彌補了這個缺陷,在他們的研究中假定經營層在企業中持股比例為零或接近于零,這時債務可視為一種擔保機制,從而降低代理成本。當企業利用負債融資時,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經營狀況惡化、債權人有權對企業進行破產清算,這時,企業經營管理者將承擔因企業破產而帶來的企業控制權的喪失。因此債務融資可以被當作一種緩和股東和經理沖突的激勵機制。

  股權融資的四種方式:

  1、股權質押融資

  股權質押融資,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這一無形資產作為質押標的物,為自己或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的行為。把股權質押作為向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的保證條件,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以往債權融資的主要渠道是通過不動產抵押獲取銀行貸款。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過多的實物資產進行抵押,各地政府為幫助這些中小企業獲得資金,提出利用企業股權質押進行融資。

  2、股權交易增值融資

  企業的發展演變,主要分為家族式企業、家族控股式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和私募股權投資四個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圍繞著資本的流動與增值。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溢價出讓部分股權來吸納資本、吸引人才,推動企業進一步擴張發展。

  3、股權增資擴股融資

  增資擴股也稱股權增量融資,是權益性融資的一種形式,是股份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前常用的融資方式。按照資金來源劃分,企業的增資擴股可以分為外-源增資擴股和內源增資擴股。外-源增資擴股是以私募方式進行,通過引入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實現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行業資源的整合。

  4、私募股權融資

  私募股權融資(PE),是相對于股票公開發行而言,以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通過定向引入累計不超過200人的特定投資者,使公司增加新的股東獲得新的資金的行為。近年來,隨著全球的私募基金蜂擁進入中國,私募融資已成。

【股權融資的方式】相關文章:

企業股權融資的方式03-28

股權融資方式有哪些12-16

無須放棄股權的五種創新融資方式02-25

5種創新融資方式無須放棄股權201703-23

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與夾層融資11-14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區別11-03

什么是融資方式03-06

股權融資的意思03-03

個人融資方式03-2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日韩精品双飞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