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領農民創業致富

時間:2024-06-04 10:26:11 如何創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帶領農民創業致富

  帶領農民創業致富是許多人的期望,那么具體的做法又有什么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如何帶領農民創業致富,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如何帶領農民創業致富

  一、加強宣傳鼓勵,努力營造創業氛圍

  我們常講,環境造就人,氛圍影響人,濃厚的創業環境就容易造就敢闖敢試的群體。通過跟村兩委溝通交流,山前村兩委班子把濃厚創業氛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如組織村民代表到漳平永福鎮、新羅適中鎮、小池鎮培斜村等進行考察、邀請鎮農民創業致富典型進村宣講、借助遠教平臺組織收看發家致富的事例、向鎮政府申請邀請專家組到村進行現場指導等,激發出村民強烈的發展愿望和創業活力。同時,也要在廣大農民群眾中大力弘揚創業文化和創業的精神,支持創業行為,引導他們拋棄落后觀念,改變傳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方式,營造誰創業誰光榮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

  二、農忙期:

  做好水果種采工作,努力拓寬銷售渠道在農忙期,利用本地地理優勢,做好水果種植采收,采取多種方式,拓寬銷售渠道。一是舉辦好一年一度的賞花節、采摘節。山前村的水果種植多數是大面積且集中,可利用水蜜桃、芙蓉李開花結果的自然規律,聯合鎮政府舉辦三月賞花節、七月采摘節,做好宣傳工作,吸引廣大游客。二是拓寬經營方式和銷售渠道,形成特色產業鏈。采摘的水果一部分用于現賣,一部分可加工成水果干,保持水果價值,避免腐爛浪費;不同產業相結合,形成特色產業,發展農家樂。借鑒前任村官陳龍洲的養蜂與種植葡萄相結合,鼓勵已合作的村民與新開發的種植葡萄的村民繼續發展壯大這一形式,形成山前特色的蜜蜂授粉葡萄,并拓展出蜂蜜、葡萄酒附屬產業;要拓寬市場,除了本市市場外,可拓展外市甚至是外省市場。三是打造村級創業典型,作為引領先進事例。我村村民陳玉棟是巖山鎮家庭農場協會會長,是巖山有名的葡萄種植大戶,是我村村民創業的典范,現擁有資源有蜜蜂授粉葡萄以及拓展出的蜂蜜、葡萄酒,計劃在葡萄園旁建立起度假山莊,建立酒窖、蜂蜜加工基地以及魚塘,在他的度假山莊內可以在葡萄園采摘葡萄,可以品嘗自釀的葡萄酒,可以釣魚,可以買到最天然的蜂蜜,還可以吃到最真的農家樂,集眾多功能為一體的度假山莊已在建造中,這是我們要打造出的創業典型。

  三、農閑期:

  鼓勵村民“多嘗試”或“走出去”農閑期在一年的三分之二,時間是很長的。“多嘗試”意思是多嘗試除了種植水果以外的經營品種,比如說發展大規模養殖業,如土豬、土雞、土鴨,還可以利用村里的多個大池塘養魚;“走出去”意思是鼓勵年輕的村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尋找其他的創業機會,比如利用本鎮煤多以及靠近央企華潤水泥有限公司的優勢,在省內外能源資源缺乏的城市,做相關的銷售。

  附:農民勵志創業靠種生姜脫貧致富

  進入四月下旬,天氣逐漸變得炎熱,上午11點在位于威遠縣新店鎮民付十社的這片坡地上,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路人臉上有些微微的刺痛,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農戶們采收的腳步和喜悅。此時,種植大戶王永偉正和十余人一起在自家地里收割生姜。新出土的姜在農人們手里被熟練的分揀為老姜、嫩姜,分別裝袋、打包后被銷往自貢、內江、成都、重慶等地,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老姜”王永偉:種姜20余年,在土地上“繡花”

  據王永偉介紹,他家從2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生姜,以前村里種姜屬于散戶種植、經營分散、對市場需求依賴度高,產業并未形成規模。直到2003年,民付村開始推行一套反季節種植自然姜——“鍋爐姜”。

  農戶們在覆蓋有塑料薄膜的地下埋上水管,加熱鍋爐將水溫升高到50—60℃左右后,利用抽水泵將熱水在地下水管中循環流動,使塑料薄膜下的土壤溫度始終保持在15—20℃之間。生姜的生長周期極大地縮短,慢則60天、快則40天后就可上市,比普通生姜足足提前了3個多月,一上市就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每年11月前后是生姜的種植期,從云南遠道購回的成百上千噸姜種被種在民付村廣袤的土地上。村里的生姜產業逐漸做大做強,去年全村生姜銷量達到1萬多噸,民付村已成為威遠名副其實的生姜種植示范基地。

  在行政上民付村隸屬于內江市威遠縣,但用電卻屬于國網自貢供電公司大安分中心的供區。電網改造前,低電壓給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帶來不便,抽水泵、打粉機要錯峰使用,空調安裝后成為擺設。近幾年,國網自貢供電公司逐漸加大了對威遠三鎮(界牌、向義、新店)低電壓整治和農網改造的力度,村里的電壓再沒有問題,隨時想用就用,如果市場行情允許,村民們還會考慮將生姜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

  “嫩姜”左俊:推銷土特產,在網絡上淘金

  左俊,這位今年6月才從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正在經營一家網店——土老冒特產店。網店開設在民付村十社左俊的家中,依托民付村及周邊村落生姜、大頭菜等特色種植產業,主要經營新鮮現挖嫩姜、正宗手工泡嫩姜、醋泡姜、麻辣大頭菜等系列農家自制土特產。科班出身的他試圖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起來,通過建立網絡銷售平臺開辟出一條新的致富路。

  雖然網站還處于起步階段,左俊和他的創業小伙伴們相信:隨著人們對食品要求的升級,利用“互聯網+”這種互聯網和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經濟形態,充分發揮網絡在生產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快速將本地出產的新鮮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蘊含著巨大商機。這種發展也鼓舞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后回鄉創業,用知識建設家鄉、改變家鄉。

  左俊直言,“網店生意的正常運轉離不開電腦,有時顧客在下訂單時忽然斷電,一筆生意在瞬間就泡湯了。電網改造后很少再出現這種情況,再也不用擔心停電影響網上交易了。”

  “老姜”“嫩姜”相互依托,共筑致富路

  在老王的姜地里,前來進貨的左俊說道:“嫩姜采收后不好保鮮,如果沒有客戶及時下單購買,時間稍長嫩姜價格就迅速下跌甚至滯銷;有時快遞送貨太慢,客戶收到不新鮮的貨品會不滿意甚至退貨,客戶的差評、退貨對網店來講是信譽和錢財的雙重損失。電子商務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這一行才明白其中的艱辛。”

  一旁的老王也在感慨:今年姜的收成雖然不錯,但由于種姜的人越來越多,產量上來了價格卻下跌了,傳統的銷售渠道太單一,我們產出了好東西卻賣不出好價錢。年輕人有知識就是好,創新做電子商務把我們的姜都賣到北京去了,等以后網店做好了肯定能幫我們種姜人一個大忙。

  正如子姜因為有姜母供給的養分才能茁壯成長,新一代姜農的銷售網絡也正依托在傳統的種植業上,并借助互聯網平臺逐漸壯大。為了突破發展中遭遇的困境,左俊想了很多辦法:去外地學習先進經驗、借助種植基地名號打響產品知名度、制作多類新鮮嫩姜的衍生產品等等,在“互聯網+”這條道路上,他期望走得更遠。

  今年,王永偉的姜依然在收割后被商販就地買下打包運走,而左俊已開始利用網店把姜賣到了北京。兩代“姜農”在市場浪潮的沖擊下相互依托、共同成長,渴望利用傳統銷售模式與電子商務平臺的結合筑造出一條新的致富路,而堅強的農村電網則是這條致富路上的有力推手。

【如何帶領農民創業致富】相關文章:

農民如何創業致富?12-15

現在農民如何致富?03-15

農民創業致富另類點子11-18

在家如何創業致富03-24

農業創業故事:種果樹帶領鄉親同致富03-04

青少年如何創業致富07-19

在小縣城如何創業致富?03-05

90后如何創業致富11-18

現在農村如何創業致富03-04

如何創業致富2015年03-04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第九在线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日本人妖资源站在线观看 | 曰本高清色影视频日本高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