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嘉峪關導游詞4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嘉峪關導游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1
各位游客:
你們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是嘉峪關,它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長城的一部分。
大門頂上有一塊牌匾寫著“天下第一雄關”,它本來是朱紅色的,但是經過風吹雨打,上面的紅漆掉了。大門右面的走廊有許多文章和詩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樣的`文章琳瑯滿目,其中有毛主席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懂得欣賞詩句的人都會來看一看。
走上城墻,踏著青磚,往下望,至少有兩層樓高,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練兵場上放著數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學會六樣兵器。大家想想看,這些士兵日夜駐守在邊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城樓的一角有塊黃土磚,關于它還有段故事呢。據說在長城建好后,工匠們發現剩余了一塊磚頭,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工匠們只好把磚頭藏在城墻的一角。誰知還是被巡視的將軍發現了,當將軍問起,工匠們急中生智,都說那是一塊“定城磚”,如果移開它,城樓是會倒塌的。這個傳說真有趣,事實上,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磚頭而已。
一出嘉峪關就是茫茫的大漠,這個關口是古代的海關。尊敬的游客,請慢慢游覽吧。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嘉峪關景區”觀光旅游。我是今天的導游小劉。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在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嘉峪關,一起來領略大漠孤煙塞外風景,也希望大家能在嘉峪關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游客朋友們,嘉峪關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西端險要關聯,也是長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關。關城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總占地約3。35萬平方米。嘉峪關城雄居祁連山和黑山之間,地勢險要,扼守咽喉。關城由外城、內城、甕城、羅城、城壕等部分組成,三重城廓,多道防線,形成重載并守之勢,構成了一個壁壘森嚴的`軍事防御工程,也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傳說在修建嘉峪關時,曾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工匠計算用料十分精確,他說修筑嘉峪關需要九千九百九十九萬塊磚。最后建成時果真只多出一塊磚,大家順著我的手指方向看,那塊多出來的磚就放在我們眼前這座西閣樓樓臺上,被譽為“定城磚”。可見,修筑長城是多么不易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蒼茫戈壁的落日余暉之中,關城是多么的挺拔雄偉,遠處的群山大漠,又是怎樣一片蕭瑟荒涼的景象啊!
請大家向我的左手方向看,看到那一些斷斷續續的“土墻”和“土堡”了嗎?那就是現存最古老的長城了,它是修建于漢朝的。我們在八達嶺等地方見到用青磚、瓦石加固的長城是后人建造的,而最初的長城就只是用泥土、糯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調和形成的土坯,然后內嵌樹枝做為支撐修建的。因為它們全部是用土砌成的,而這里常年處于風蝕地帶,許多土城墻已經倒塌、損毀、殘缺不全了。土長城的殘跡不高,大約只有三至五米,城墻上沒有城垛,可這對以前科技不發達時的人來說,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雄關”。朋友們,站在這雄偉的關城之上,遠望著關外無邊無垠的大漠戈壁,你們是不是和一樣感受到了當年修筑長城人們的手和心,那么真實、那么高亢、那么震撼……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3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嘉峪關關城講解員張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巍巍雄關耀中華。這里,曾上演過一幕幕民族征戰的歷史話劇;這里,流傳過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奮斗的動人故事。巍巍雄關耀中華,古老的嘉峪關,就象一位歷史老人,六百多年來,離合悲歡的往事,滄海桑田的巨變,映在它古老的青磚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墻里。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關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30華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關西的大草灘,黃草平沙,地域開闊,素為古戰場,關東是絲路重鎮酒泉,緊靠關東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終年不竭,可供人馬飲用,并可灌溉良田。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險要的地理位置,是這里建關的主要原因。早在漢代,就在距關城北七里的石關峽口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設共防守,據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里一直是"有關無城"。
明王朝建立后,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御,征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后,在此選址建關,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據歷史記載,嘉峪關"初有水而后置關,有關而后建樓,有樓而后筑長城,長城筑而后關可守也"。嘉峪關從建關到成為堅固的防御工程,經歷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長220丈,高2丈許,就是現在的內城夯筑部分,當時只是有關無樓。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肅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羅城嘉峪關正門項修建嘉峪關關樓,也就是說,嘉峪關關樓是關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書上記載說:"李端澄構大樓以壯觀,望之四達",又過了20xx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 1520xx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關的樣式、規格修建了內城光化樓和柔遠樓,同時,還修建了官廳、倉庫等附屬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尚書翟鑾視察河西防務,認為這里必須加強防務,于是大興土木加固關城,在關城上增修敵樓、角樓等,并在關南關北修筑兩翼長城和烽火臺等。至此,一座規模浩大,建筑宏偉的古雄關挺立在戈壁巖崗之上,它像一隊威武雄壯的戰士,屹立在兩山之間、伸出雙臂,牢牢地守衛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當時的陜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速經嘉峪關,面對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于嘉峪關樓上,為雄關又添了幾分威嚴、幾分雄壯。清末因禁煙而被貶赴伊犁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經嘉峪關時,面對巍巍雄關和大漠風光寫下了的詩篇<出嘉峪關感賦)其中一首寫道: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入駐馬蹄。
飛閣造連秦樹直,綜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蒼茫人望迷。
誰道堵函千古險,目看只見一九泥。
一生酷愛古詩詞和書法藝術的毛澤東同志曾手書過這首的詩篇。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4
尊敬各位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歡迎各位嘉賓蒞臨明長城西端起點,因天下第一雄關而命名,被譽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關市檢查指導工作。我是,是嘉峪關市旅游局工作人員,非常榮幸能夠擔當此次工作。
首先,我向各位領導、嘉賓介紹嘉峪關市基本概況:嘉峪關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它東連歷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西接我國最早的石油城玉門市;南望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與張掖地區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通浩如煙海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與金塔縣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相連。
嘉峪關市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呈立體交通格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樞紐。國道312線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嘉峪關火車站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一等客、貨運站和二等編組站,每天有46趟列車通過。嘉峪關機場作為亞歐航路備降機4E類機場,目前已開通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航線,即將開通廣州、烏魯木齊航線,區域交通集散中心初步形成。
嘉峪關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的.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交匯的城市。關城文物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懸壁長城號稱西部八達嶺,盤旋于黑山之上,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石關峽景區是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張騫出使西域就從這里經過;魏晉墓群具有地下畫廊之稱,周邊分布著2000多座墓葬群,出土的驛使圖是中國郵政的標志;七一冰川終年積雪,距離市區116公里,是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關夏季上升氣流優良,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舉辦過首屆國際滑翔賽。相繼建成的4A級東湖生態旅游景區、紫軒葡萄酒莊園以及嘉峪關大劇院、多普勒氣象觀光塔、森林公園、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游發展環境,挖掘提升文化內涵,培育出
嘉峪關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業為主體,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食品釀造、建材工業為主導的多元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1000萬噸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位居全國企業500強第155位。
嘉峪關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富有西部情調、獨具大漠神韻的旅游紀念品頗受國內外客商和旅游者的青睞,生產的旅游產品風雨雕、駝絨畫、夜光杯、嘉峪石硯產品等曾多次獲獎,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取材于大漠戈壁的天然沙漠風化奇石和野生干草、干花,經人工精心選擇鑲制而成的大漠風雨雕系列產品,其造型逼真,構思新穎巧妙,賦予大漠風雨奇石人性化和不可復制性,是廣大游客的饋贈佳品,并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另外,嘉峪關市的風味小吃也是一絕,各地風味小吃盡匯于此,這里匯聚有四川、東北、江浙、陜西、新疆及省內臨夏、蘭州等各地的維吾爾、回、朝鮮、漢等民族風味小吃30余種,頗受市民和旅游者的喜愛。
展望十二五,嘉峪關市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就是要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為重點的新興產業,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不斷擴大開放,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到十二五末把嘉峪關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工業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旅游商貿城市、科技創新型城市、生態園林和文體休閑宜居城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相關文章: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04-25
嘉峪關導游詞05-09
嘉峪關關城導游詞介紹5篇11-08
甘肅嘉峪關導游詞08-15
嘉峪關景區導游詞08-06
嘉峪關景區導游詞11-18
嘉峪關長城導游詞03-05
嘉峪關導游詞15篇04-06
嘉峪關導游詞(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