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場調研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一般由:標題、目錄、概述、正文、結論與建議、附件等幾部分組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寧市場調研報告,歡迎來參考!
一、宏觀環境分析
(一)城市概述
1、地理位置
海寧市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東鄰海鹽縣,南瀕錢塘江,西接杭州余杭,北連桐鄉、嘉興市秀洲區。市域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主要以平原地形為主,地勢平坦,古陸殘嶼與低丘集中分布在境東北和東南部。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海寧市區位優勢明顯,東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余杭區,南瀕錢塘江,為連接杭州和上海的重要橋梁,也是三角城市群和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
2、城市規模
截止2013年末,海寧市總面積700。5平方公里,現轄8個鎮、4個街道、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中心城區主要設有四個街道,據海寧市統計局數據,2000年海寧市城市面積為101。3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為10。60平方公里。2003年,經過行政區域調整,城市面積擴大到149。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達19。15平方公里。2013年海寧市區建成區面積更進一步擴大到了35。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比2000年擴大了3倍多。
3、行政區劃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海寧市位于嘉興市的南端,西與杭州余杭區交界。海寧屬嘉興市下屬縣市,市區下設海州街道、硤石街道、海昌街道和馬橋街道,轄黃灣鎮、袁花鎮、丁橋鎮、斜橋鎮、鹽官鎮、周王廟鎮、長安鎮和許村鎮8個鎮,此外,還設有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海寧經濟開發區、農發區和臨杭經濟開發區。
海州街道:海洲街道境內擁有海寧市行政、體育、文化中心,街道轄區內商貿繁榮,海
寧中國皮革城、締藝家家居廣場坐落其中,未來還是以行政、文化、商貿為主。
硤石街道:已形成“西山路兩側文化旅游休閑區、工人路一帶的商貿購物區、中心菜場
為核心的食品銷售區”和“人民路服飾一條街、紫陽路娛樂一條街、倉基河飲食一條街”的“三區三街”的三產主戰場,主要以服務業為主。
海昌街道:主要作為城市工業功能區塊、是省級經濟開發區——海寧經濟開發區的所在
地、海寧的北大門。形成以襪業、紡織、皮革為主的工業經濟體系。
馬橋街道: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經編制造工業基地。此外馬橋街道種養業發達,目
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日本鱉養殖地和浙北重要的種禽養殖基地。未來主要以發展輕工業和養殖業為主。
黃灣鎮:基本形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機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支柱產業。 袁花鎮:以太陽能、輕紡針織、電珠燈泡、新型建材等四大工業產業為主導,太陽能熱
水器制造迅猛發展,成為繼山東濟南、江蘇常州后的國內三大制造基地之一。
丁橋鎮:全鎮形成了以彩印、塑膠、經編、電光源、建筑安裝等為主的多元化經濟格局。 斜橋鎮:全鎮形成了以皮革及相關產品、印刷包裝、輕紡服裝和食品加工等“億元產業”
為主的多元化經濟格局,并具備較好的競爭優勢和較強的競爭實力!靶睒蛘ゲ恕弊鳛
斜橋鎮的傳統產品,是海寧市的著名特產。以“慶云橋”千張為主導的豆制品又是斜橋傳統農產品中的.一大特色,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厚愛。
鹽官鎮:工業上以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區和鹽官五金機電產業區以及海寧電鍍專業加工區
組成的特色工業功能區為依托,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和五金機電兩大主導產業為支柱,軟磁、五金、機電、化工、電鍍、服裝、紡織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是國家火炬計劃軟磁材料產業基地和家具(建筑)小五金生產基地。
周王廟鎮:主要是以皮革及相關產品、化工、箱包、印刷包裝、電子等“億元產業”為
主的多元化經濟格局。
長安鎮:工業上形成成品沙發、皮件制革、五金制鎖、印刷包裝、絲綢紡織五大行業結
構;農業上形成花卉、苗木、特種水產、優質水果四大特色產業塊。
許村鎮:形成了以家紡中小企業集群為基礎、特色工業區為支撐、專業化市場為依托的
原料供應、面料織造、成品加工、印染后整理和產品研發設計、質量檢測、銷售一條龍的區域特色經濟,是著名的中國布藝名鎮。
4、人口特征
。1)人口數量和結構
2013年末海寧市常住人口約為82。26萬人左右,而同年海寧市戶籍人口約為66。91萬人、外來暫住人口約34萬,屬于人口輸入型城市。
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約有27。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
34。32%。
對比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海寧城鎮居住人口增加了16。61萬人,城鎮居民比例由34。77%提升到了49。28%,城市化進程逐步推進。
一般來說,人口密度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對人口的吸納能力,海寧市的人口密度僅次于嘉興市區和平湖市,與嘉興市區的差距相差不大,位于嘉興市的中上游,對人口的吸納能力相對不錯。
。〝祿䜩碓矗旱诹稳丝谄詹、嘉興統計局)
二、交通環境
(1)區域交通環境
海寧市作為長三角城市群和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幾年區域內交通環境不斷優化,高速公路、鐵路、水運各顯神通。
公路方面,滬杭高速與杭浦高速橫穿海寧轄區,快速鏈接杭州、上海,縱向有嘉紹高速、杭州繞城高速東線和錢江通道,連接嘉興、蕭山、紹興和寧波等城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二橫三縱”高速公路網。
鐵路方面,主要有滬杭鐵路和滬杭高鐵,其中滬杭鐵路經過海寧市區,到往杭州、上海路程均在1小時以內,滬杭高鐵主要經過海寧西部區域。
市域內河流較多,航運較為發達,定級內河航道有46條,總長371。45公里。主干線航道與京杭大運河相連,直通嘉興、上海、湖州等長三角發達城市,并與鐵路、高速公路網相連,港區內有大小碼頭165個,泊位245個,港口吞吐量每年約在1300萬噸。
(2)城市交通環境
海寧市地形具有東西狹長的特點,東西向交通量大,但東西向主干線交通的暢通性不足;南北向交通通道分布不盡合理,影響了路網整體功能的發揮。公路技術等級結構不盡合理,二級公路比重相對偏低。
現階段,海寧市正在積極構筑市域內部綜合交通網,強化交通配套建設,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切實提升綜合交通效率,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具體規劃方向如下:
完善公鐵交通建設:配合嘉紹高速、錢江通道、滬乍杭城際軌道等重大過境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硤許、硤尖、硤崇公路等公路網主骨架,形成“一環三橫十縱十連”干線公路網絡。實現至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紹興等周邊省市“一小時交通圈”。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建成“一中心、一總站、三樞紐、十車站”的公交站場網絡。一中心:海寧市客運中心;一總站:公交總站;三樞紐:火車西站公交樞紐、皮革城公交樞紐、火車站公交樞紐;十車站:尖山汽車站、丁橋汽車站、鹽倉汽車站、海寧汽車西站、鹽官汽車站、袁花汽車站、馬橋公交車站、斜橋公交車站、郭店公交車站、周王廟公交車站。
加強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杭平申線、京杭運河二通道建設,建成“兩橫兩縱”骨干航道網,形成干支直達的內河航運體系。建成“三區、二碼頭”的港口體系。
【海寧市場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卷煙市場調研報告01-27
燒烤市場調研報告01-27
瓷磚市場調研報告01-18
包裝市場調研報告01-15
黑市場調研報告01-14
運輸市場調研報告12-13
縣市場調研報告12-09
有關市場調研報告04-22
2021市場調研報告04-17
牛奶市場調研報告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