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求職的調研報告
近期人人網發布了一份針對“90后”求職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有52%的應屆畢業生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作為優先考慮的工作地點,原因是“不論企業數量、工作福利還是生活的完備程度,都遠高于其他地區”。同時約27.3%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優先考慮IT、互聯網、通信和電子等高薪行業。
而另一項統計顯示,最近畢業生的失業率已經飆升至16%,是正常情況的4倍,同時畢業生工資驟降了19%。在某些城市,工廠半熟練工的收入都要高于在辦公室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對于大學生來說,對工資的期待與實際往往會存在很大差距。
眼看大學生就要畢業了,面對如此的“就業難”,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畢業生應當放平自己的心態,畢竟如今“大學生”早已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了。
對于大學生,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多參加招聘會,海投簡歷,不放過每一次機會。用積極主動的.方式去面對社會,面對困難,面對挑戰。
第二,大學期間參加各種社會實習工作,F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剛進入大學校門,就開始到社會上找實習工作,在還沒有正式畢業之前就先接觸社會,這是一種很好的社會體驗。而另一些實習經歷較少的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往往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對社會還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他們或許只聽說國企、事業單位收入穩定,金融、互聯網、IT行業收入高,但是并不清楚自己最適合什么樣的行業,最想做什么樣的崗位。
通過實習,大學生可以對這個社會更加了解,同時通過不同的實習經歷最終確定自己的未來定位,找到最適合自己、最想要做的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資源。在中國,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或許都離不開“關系”兩個字。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也經常通過熟人關系介紹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就業方式,因為這種“關系”就是你獨有的資源。在工作中,我們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資源,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第四,愿意從合同工開始,通過業績獲得正式工作機會。很多企業對有業績的員工總是開綠燈的,即使是入職門檻很高的銀行對有業績的員工也是非常歡迎的,如果愿意從合同工開始,用業績來獲取正式的工作機會,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起步低并不等于未來沒有上升空間,當年我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開始,通過不斷的努力,花了7年的時間最后成為微軟中國總裁;吳士宏的第一份工作是IBM公司的前臺,后來成為IBM中國經銷渠道總經理;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走進職場的時候只是一個給人開車的司機。
每個畢業生都應當有著從最底層做起的心態,起點有多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夠的力量跳高。
【90后求職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70后、80后、90后的求職故事07-10
90后求職故事分享09-24
三位90后的求職故事06-23
90后的求職季 為理想不妥協09-04
85后、90后的溝通管理技巧08-23
90后是如何創業的08-26
90后女神創業的故事10-11
90后創業項目07-08
90后投資理財方法08-21
90后就業形勢分析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