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1
暑假里,我讀了很多的書,這些書里的知識像電影片段一樣印在我的腦海里,今天,我就來說一說我讀《西游記》的收獲。
《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終于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游記》中師傅唐僧是一個肉眼凡胎的人,他的心地很善良,但是卻不分是非真相,總是輕信妖怪的話,被妖怪蒙騙,好幾次都差點丟了性命。大師兄孫悟空神通廣大,火眼金睛,并且樂于助人,愛打抱不平,每次都是大師兄把師傅從妖怪手里救出。在取經路上,多虧了大師兄的機智勇敢。沙僧是個老實厚道,吃苦耐勞的人。豬八戒是一個貪吃貪玩的人,但在危急時刻,他們都會挺身而出,保護師傅。
在這本書中,寫的四個人物各有特點,我們要學習每個人身上的優點,比如孫悟空的`足智多謀,唐僧的心底善良,沙和尚的吃苦耐勞,以及豬八戒的憨厚樸實,還有他們在取經路上不畏艱險,勇斗妖魔鬼怪的精神。這些就是名著《西游記》給我的啟示。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2
很喜歡看書。一天媽媽給我買來了一本厚厚的《西游記》,我一看,高興極了,就立刻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沒過幾天,這本700多頁的書就被我看完了。
《西游記》中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有老實忠誠、默默無聞的沙僧,還有貪生怕死又好吃貪睡的`豬八戒。在這些人物當中,我最羨慕孫悟空了。因為他有一條神奇的金箍棒,這條金箍棒能變得像碗口那么粗,也能變得像繡花針那么細。孫悟空還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翻一個跟頭就能飛出十萬八千里。可是最讓我佩服的,還不是這些呢!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在陪同唐僧取經的路上,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消滅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
讀了《西游記》之后,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孫悟空那樣神通廣大的話,我要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沒有垃圾,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我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壞人都抓起來,讓這個世界沒有小偷和強盜,沒有戰爭,讓所有的人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3
孫悟空出家巡游的最初目的是長生不老,后來被誘導到成佛的目標,可以說是違背了孫悟空的初衷。對多數人來講,長生不老就可以了;成不成佛,未必是終極目標。孫悟空是自由的追求者,但他對自由的理解基本是道教的,佛教的層次還沒達到:“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還是政治自由的檔次。所以他對政治體制壓迫非常反感,而對社會習慣壓迫示以寬容。
問題還可以這樣理解:唐僧是儒教人物,為了迎合統治者是三教合一的流俗,他自己可以假裝以佛教為目的',以完成皇帝的儒教訴求;孫悟空是道教人物,為了生命的弘揚與擴張,他可以假佛教之名以行道教之實,挾大關照之之陽光、以施九流之狐媚、以制眾人,瓦解佛教的本初目的;豬八戒是藏傳佛教人物,公開挑戰中原傳統,就是為了使他的異樣佛教習慣,成為取經路線圖的基本佛教民間樣本。只有沙和尚是漢傳佛教人物,但是他理解不深,他從本初意義上理解了什么是佛,但不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佛!
成佛成菩薩的那天,師徒四人態度迥異,難道是偶然的嗎?取經是如來的規定動作,而不是師徒四個人的共同理想。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相關文章:
五年級西游記的讀后感03-02
(經典)五年級西游記讀后感01-11
五年級西游記讀后感11-11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11-13
五年級《西游記》讀后感03-16
五年級《西游記》讀后感06-20
《西游記》讀后感五年級07-24
《西游記》讀后感 《西游記》讀后感02-14
西游記讀后感詞五年級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