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

時間:2024-10-02 22:24:50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論語讀書筆記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范文

論語讀書筆記范文1

  《論語》是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錄,主要內容是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一名君子?鬃诱J為君子與小人之別,并非是有沒有知識,而是有沒有高尚的品德、是否愛好學習,所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知識和道德并非是同步的。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涵蓋全社會;知識在舊社會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有知識未必道德就高尚?鬃訌娬{的是一個人要具備“禮”和“仁”!墩撜Z》中孔子對君子的提法有幾十種,但“禮”和“仁”是君子的最高標準,所謂“克己復禮為仁”?鬃臃浅V匾晫W習,要成為一名君子,就要學習!墩撜Z》開篇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統計,《論語》全書有64個“學”字?梢娍鬃訉W習的重視?鬃訉τ凇皩W”有精辟的見解,我覺得有下列幾層意思:

  一是強調學的重要性?鬃釉趦商幹v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強調君子要學習,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問仲由,你聽過六種品德便有六種流弊嗎?仲由答沒有。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本褪钦f,即使有好的品德,不學習,也會有很多弊端,就會變得愚蠢、無所適從、被人利用、勇而無謀、膽大妄為等。這里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君子要時時學習,“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對于學習,要“學如不及,尤恐失之”。不斷學習,生怕落后。而學習要有興趣,要自己樂于學,所以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是論述了學與思的`關系,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蒙蔽;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沒有理想、沒有信心。也就是說,學習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知識,而是要思考理解。這種學與思的關系,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然值得重視。教學不只是把已有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并能進一步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到孔子講的“舉一隅而三隅反”。

  三是論述了學與習的關系!墩撜Z》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字可以有兩種解釋:溫習、實習。這句話也可以有多種解釋。楊伯峻先生翻譯為“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實習它,不也高興嗎?”但還可以有另兩種解釋:一種是,學了常常溫習,不也很愉快嗎?讀后感另一種是,適當的時候學習,不是很愉快嗎?我想這幾種解釋都可以?傊,“學”要與“習”結合起來。學了要實習,要學以致用,踐行學到的知識;學了要常常溫習,所謂“溫故而知新”。就如我們讀《論語》,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們今天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也要遵循這種規律,許多知識是要反復學習的,做到溫故而知新。

  四是論述了學與行的關系。學了要踐行,要化為行動?鬃映3=逃茏右粲谛猩饔谘裕f:“君子欲訥于言敏于行。”就是說,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不是夸夸其談,而是要有實際行動。所以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又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習要實實在在,不圖虛名。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鬃诱f,是顏回,可惜不幸早死了。他哀嘆,可惜現在沒有好學的人了!他還批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笨鬃诱J為,古人學習是為了自己修身,今人學習是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他要求弟子實事求是,不要華而不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和行是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常常認為知難行易,其實行更難,許多人懂得道理,卻不去實行。一個有道德的人更重視他的行動。

  孔子在《論語》中關于學習的精辟見解,我想仍是今天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

論語讀書筆記范文2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后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后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于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由于《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騿栔唬骸嬲吲c?’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殯’!焙笳卟恢獜暮慰甲C,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鬃佑袥]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系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保@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論語讀書筆記范文3

  最近閑來無事,拿出了高中時候買的一本《論語》翻看,突然發現隨著自己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論語》的認識又有了新的認識。

  孔子的言行思想被弟子所記錄,著成《論語》,20篇文字鑄就了儒家的經典,融入了中華文化,也讓孔子成為萬世師表。全書滲透著孔子的思想,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都在圍繞著“仁”這一字進行闡述?鬃訉ⅰ叭省弊鳛樽罡叩牡赖略瓌t、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八 钡朗俏依斫獾膶Α叭省钡慕浀潢U述之一。

  和《論語》的初次接觸,和很多人一樣,是在初中的課本中,讀著當時覺得非常拗口的文言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時的自己因為年幼,體會不到論語中的奧妙,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將其死記硬背,放入腦中。一直到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于丹論語心得》,翻開后看到于丹的精辟解釋,讓我對《論語》重燃興趣。自己買了一本《論語》,參考著《于丹論語心得》,讀了起來。若論《論語》中哪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無疑是《論語?衛靈公》中的孔子回答子貢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貢問孔子,人一生的修養之道能不能用一句話來進行概括?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用這句話闡述著自己的“恕”之道,“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他人想。便是我們當今常說的“換位思考”、“同理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很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這些理所應當讓我們越發的浮躁,迷失了自己的本心。這時不妨放下這一切,細心體會孔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一人的’索取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若索取者站在付出者的角度,他的要求是否還會如此?若付出者站在索取者的角度,他的付出是否還會心存不甘?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眼下尷尬的醫患關系,愈發覺得孔子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華所在。因為我們血液中流淌著中華的文明,生活中遵循孔子“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在我身邊,經常會有醫生站在患者角度與我們溝通。在一次會診中,患者嚴重感染,我們建議患者使用效果好的高等級抗生素,在我們制定方案時,醫生卻在查詢藥品的價格,因為患者家庭條件一般,住院費已經讓家里不堪重負,希望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當我們告知其他方案需要更多外科手段輔助時,醫生欣然的答應了,自己加強外科輔助治療以解決抗生素的缺陷,重要的是為患者節約了住院費用;颊呖祻秃鬂M懷感激的送來錦旗,張貼感謝信,有的甚至和醫生成為了朋友。這樣的例子在醫院屢見不鮮。

  在我的工作中有醫患彼此理解的溫馨,亦有互不理解的埋怨。一名門診患者,一早趕到醫院,近3個小時就診過程,和醫生接觸的時間卻不到一刻鐘,于是便心存不滿結束了一上午的門診。而作為醫生,早晨七點半到醫院,交班,查房,上門診。為避免誤診,大多數患者都要做詳細高效的檢查,查問患者情況要客觀準確,患者描述病情要簡明扼要,否則會耽誤后續患者的正常診療。中午十二點醫生疲憊不堪的結束了一上午快節奏高強度的門診工作。部分患者眼中的醫生“態度不好”,“說話不耐煩”,“不負責”;醫生眼中的部分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干擾了正常的診療秩序。

  在工作中,醫生和患者嘗試換位思考,是否會讓我們的醫生更負責,更有耐心,態度更好?患者更配合,更理解,更支持醫生的工作?孔子“恕”道的思想是否能夠讓醫患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若你我做到,是否我們就能邁向孔子所講的“醫患大同”!

  人們總希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是完美的,完美的生活,完美的朋友,完美的工作。這一個個完美的要求卻無形中違背了這個世界不完美的客觀現實,生活有遺憾,朋友有缺點,工作有壓力。當我們面對這一個個不完美時,翻開《論語》,傾聽孔子給子貢說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對生活和他人不再那么苛刻,如果我們換位思考,懷抱同理心,那么我們便可以陪伴這位老人,與他的思想和智慧在華夏文脈的傳承中繼續走下去。到那時你會發現生活充滿陽光,整個世界都變得寬廣,因為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換位思考,釋放自己,善待他人。

【論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論語的讀書筆記02-27

《論語》讀書筆記12-21

論語讀書筆記09-18

關于論語的讀書筆記02-22

【精品】《論語》讀書筆記01-12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05-06

論語初中讀書筆記03-30

關于論語讀書筆記04-14

[集合]《論語》讀書筆記01-09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11-1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 亚洲一个色中文字幕电影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