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備考題及答案

時間:2024-06-23 05:05:10 注冊會計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精選備考題及答案

  精選備考題一: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精選備考題及答案

  1 下列有關樣本規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確定的總體項目的變異性越低,樣本規模就越小

  B.對小規模總體而言,總體規模越大則需選取的樣本越多

  C.注冊會計師愿意接受的抽樣風險越低,樣本規模就越大

  D.預期內部控制有效時,預計總體誤差越大,則控制測試的樣本規模就越大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在確定樣本規模時一般不考慮總體變異性;在細節測試中,總體項目的變異性越低,樣本規模就越小。

  2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審計工作底稿中顯示以下審計策略,其中正確的是( )。

  A.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索取全部固定資產權屬證明,本次審計僅索取新增固定資產權屬證明

  B.由于上年度相關內部控制難以信賴,本次審計可不再實施控制測試

  C.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全面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本次審計僅檢查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D.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全面觀察固定資產,本次審計僅觀察新增固定資產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上年度相關內部控制難以信賴,本次審計可能直接進行實質性程序,而不再實施控制測試,所以選項B正確;雖然上年度已對固定資產進行了相關實質性程序,但仍然有必要對其本期的增減變動等實施審計,并不是僅僅針對新增部分進行審計,有可能上年度的固定資產在本期進行了抵押等變動。

  3注冊會計師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時所實施的下列審計程序,不恰當的是( )。

  A.詢問管理層和被審計單位內部其他相關人員

  B.分析程序

  C.觀察和檢查

  D.函證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選項D屬于實質性程序,并不用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4列關于特別風險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針對特別風險,僅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就可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B.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屬于特別風險

  C.特別風險通常與重大的非常規交易和判斷事項相關

  D.對于舞弊導致的特別風險,注冊會計師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更有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如果針對特別風險實施實質性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使用細節測試,或將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結合使用.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做此規定的考慮是,為應對特別風險需要獲取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審計證據,僅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不足以獲取有關特別風險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5在下列審計程序中,最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和情況的是(  )。

  A.檢查重要資產所有權文件,證實是否將資產作為抵押品

  B.向被審計單位的律師函證,確認因對外巨額擔保等或有事項引發的或有負債

  C.將折舊政策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比較,確認折舊政策是否合理

  D.檢查銀行存款余額對賬單和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確認銀行存款是否存在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巨額對外擔保,意味著被審計單位可能面臨重大的債務清償連帶責任或其他償付責任,一旦這些或有負債轉化為實際損失,可能對被審計單位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該向被審計單位的律師函證是否存在因對外巨額擔保等或有事項引發的或有負債。所以選項B正確。

  6注冊會計師對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范圍和程度會因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規模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對從事計算機硬件制造的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可能更關心( )。

  A.宏觀經濟走勢以及貨幣、財政等方面的宏觀經濟政策

  B.環保法規

  C.資本充足率

  D.市場和進爭以及技術進步的情況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選項A對應于金融機構;選項B對應于化工等產生污染的行業;選項C對應于商業銀行。

  7注冊會計師于2012年9月25日承接了A公司2012年的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審計工作于2012年l0月8日開始,于2013年3月21日完成了審計工作。A公司管理層于201 3年3月21日簽署了財務報表。在2013年2月15日,會計師事務所與A公司簽署了2013年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約定書,在2013年6月2日,由于客戶原因解除了業務委托關系。則業務期間為( )。

  A.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21日

  B.2012年9月25日至2013年3月21日

  C.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2日

  D.2012年10月8日至2013年6月2日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業務期間自審計項目組開始執行審計業務之日起,至出具審計報告之日止。對于連續審計,業務期間結束日應以其中一方通知解除業務關系或出具最終審計報告二者時間孰晚為準。

  8甲會計師事務所于2014年5月5日完成了A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的所有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下列事項中,不會導致注冊會計師變動審計工作底稿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對庫存現金進行監盤,但歸檔后發現對盤點的結果記錄不充分

  B.注冊會計師對應收賬款實施了函證程序,但歸檔后發現對函證的結果記錄不充分

  C.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后獲知2013年度接受捐贈的一項大額固定資產沒有入賬

  D.2014年5月10日得知被審計單位于2014年2月15日銷售的部分貨物被退回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選項D作為當期事項處理,不會引起審計工作底稿的變動。

  9、下列風險評估程序中,注冊會計師的做法不正確的有( )。

  A.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無法對A公司及其環境進行了解,為收集更充分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直接將重大錯報風險設定為高水平

  B.注冊會計師無需了解B公司的所有內部控制,而只需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

  C.由于C公司(小型企業)可能沒有正式的風險評估過程,注冊會計師應當直接將其風險評估為最高水平

  D.考慮到D公司的規模小、業務少,注冊會計師認為風險評估的成本高于由評估而減少的實質性程序的量,決定不對相關的內部控制進行了解而直接執行實質性程序

  參考答案:A,C,D

  參考解析:選項A,不得未經過風險評估,直接將風險設定為高水平;選項C,針對小型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應當與管理層討論其如何識別經營風險以及如何應對這些風險,而不是直接將其風險評估為最高水平;選項D,了解被審計單位內控是注冊會計師必須執行的程序。

  10、以下各項審計程序中,有助于實現銷售的截止審計目標的有( )。

  A.測試資產負債表日前后若干天的發運憑證,與應收賬款和收入明細賬進行核對

  B.選取資產負債表日前后若干天的應收賬款和收人明細的憑證,與發運憑證核對

  C.復核資產負債表日前后銷售和發貨水平

  D.對資產負債表日應收賬款進行函證

  參考答案:A,B,C,D

  11列事項中可能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貨幣資金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工作時應保持警覺的有( )。

  A.存在大量異地銀行賬戶

  B.不能獲取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C.企業資金存在于管理層或員工賬戶

  D.存在多筆銀行未達賬項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四種情形均屬于異常的情形,可能表明貨幣資金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相關內容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問題解答第12號一貨幣資金審計(征求意見稿)》。

  12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后認為需要修改財務報表,管理層拒絕修改財務報表,并且審計報告已提交給被審計單位(上市公司),以下處理正確的有(  )。

  A.通知治理層不要將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向第三方報出

  B.如果不修改財務報表仍被報出,在考慮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所征詢的法律意見后利用證券傳媒,刊登聲明

  C.修改審計報告

  D.在下次審計時考慮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參考答案:A,B

  參考解析: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應當修改財務報表而管理層沒有修改,并且審計報告已提交給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應當通知治理層不要將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向第三方報出。如果財務報表仍被報出,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措施防止財務報表使用者信賴該審計報告。例如,針對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證券傳媒,刊登必要的聲明,防止使用者信賴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采取的措施取決于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所征詢的法律意見。

  13下列有關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必然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B.保證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防止和發現違反法規行為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

  C.違反法規行為與通常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的交易和事項相關度越小,注冊會計師越不可能注意到或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違反法規行為

  D.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的目標和責任在于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的這一責任不能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相混淆,更不能以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計代替管理層應承擔的遵守法律法規的責任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對于第二類法律法規,不一定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精選備考題二:

  1、[單選題]注冊會計師審計或有事項時尤其關注的證實或有事項的( )。

  A.存在

  B.列報

  C.完整性

  D.分類和可理解性

  【答案】C

  【解析】CPA對或有事項進行審計所要達到的審計目標一般包括:1.確定或有事項是否存在和完整;2.確定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3.確定或有事項的列報是否恰當。其中,確定或有事項是否完整是CPA最重要的目標!

  2、[單選題]注冊會計師閱讀其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 )

  A、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不一致

  B、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不一致

  C、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對事實的重大錯報

  D、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對事實的錯報

  【答案】A

  【解析】注冊會計師要考慮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必須獲取其他信息,閱讀其他信息,這是“考慮”的前提。而且,從本準則后面的條文要求不難發現,注冊會計師對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考慮,主要著眼于“重大不一致”和“對事實的重大錯報”這兩個方面。注冊會計師對“重大不一致” 是通過閱讀其他信息去尋找、發現的,而對于“對事實的重大錯報”,則只不過是在閱讀其他信息以發現重大不一致的過程中注意到的。所以,閱讀其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不一致。

  3、 [單選題]甲公司2006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產品質量保證條款規定,產品售出后,如果一年內發生正常質量問題,甲公司將負責免費維修。根據以往經驗,如果發生較小質量問題,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2%,發生較大問題的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3%~5%,發生特定質量問題的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 8%~10%.公司考慮各種因此,預測2006年所售商品中,有10%將發生較小質量問題,5%將發生較大質量問題,2%將發生特定質量問題。2006年年末,甲公司應確認的負債金額為( )萬元。

  A、0

  B、22.4

  C、24

  D、23.2

  【答案】D

  【解析】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個金額區間,則合理的估計數應是該區間的上、下限金額的平均數。如果不存在一個金額區間,則應按如下原則確定合理的估計數:或有事項涉及單個項目時,按最可能發生的金額確定;或有事項涉及多個項目時,按各種可能發生的金額及其發生概率計算確定。該或有事項為涉及多個項目的或有事項,2006年末甲公司應確認的負債金額為4000×2%×10%+4000×(3%+5 %)÷2×5%+4000×(8%+10%)÷2×2%=23.2(萬元)。預計負債的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認(1)當清償因或有事項而確認的負債所需支出存在一個金額范圍時,則最佳估計數應按此范圍的上下限金額的平均數確認。(2)如果不存在一個金額范圍時,則最佳估計數按以下標準認定:a.如果涉及單個項目,則最佳估計數為最可能發生數b.如果涉及多個項目,則最佳估計數按各種可能發生額及發生概率計算確認――即“加權平均數”

  4[多選題]其他信息是指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慣例,在被審計單位年度報告、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中包含的除已審計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以外的其他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下列內容中屬于其他信息的有( )

  A. 財務數據摘要B.計劃的資本性支出C.財務比率D.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

  【答案】ABCD

  【解析】下列內容中屬于其他信息的有(一)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治理層的經營報告;(二)財務數據摘要;(三)就業數據;(四)計劃的資本性支出;(五)財務比率;(六)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七)擇要列示的季度數據。

  5、[多選題]注冊會計師有可能針對期后事項實施的審計程序有( )。(2006年)

  A.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企業合并的情況

  B.重新計算資產負債表日后售出固定資產的處置損益

  C.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的結案情況

  D.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情況

  【答案】ACD

  【解析】期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之間發生的事項以及審計報告日后發現的事實,分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兩種類型。選項C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選項A和D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選項B不屬于這兩類事項,因此不需要實施審計程序。

  6、[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在資產負債表日,被審計單位與客戶發生的一項大型設備質量訴訟尚未結束,涉及銷售收入 3000 萬元,毛利 1200 萬元。如果敗訴,被審計單位需要接受客戶退貨,并承擔退貨和訴訟費用 100 萬元。假設訴訟在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 前結束,被審計單位敗訴。那么,被審計單位應當調整財務報表,沖回銷售收入,并承擔退貨和訴訟費用

  B.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被審計單位收到外國政府的反傾銷裁決,對被審計單位下一個財務年度開始的出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C.對于第二時段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無需實施審計程序或進行專門查詢,但管理層有責任告知注冊會計師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事實

  D.對于第三時段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進行查詢,但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知悉

  【答案】ABCD

  【解析】A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B該事項對所審計的財務報表無影響,但對被審計單位的未來經營產生影響。因此,被審計單位不需要調整財務報表,但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

  7、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乙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為2014年3月15 日,財務報表報出日為2014年3月20 日。如果針對2014年3月18 日知悉了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事實,注冊會計師不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 。

  A 、 與管理層討論該事項,確定財務報表是否需要修改

  B 、 如果管理層修改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針對修改后的財務報表出具新的審計報告或經修改的審計報告

  C 、 在對財務報表相關附注所述的修改實施程序后,修改了審計報告,增加補充報告日期為“除附注×所述事項的日期為2014年3月18日之外,2014年3月15 日”

  D 、 在對財務報表相關附注所述的修改實施程序后,出具新的審計報告,并將審計報告日期修改為“2014年3月18 日”

  答案: D

  解析:如果注冊會計師已將用以識別期后事項的審計程序延伸至新的審計報告日,可對修改后的財務報表出具新的審計報告,新的審計報告日不應早于修改后的財務報表被批準的日期;如果注冊會計師僅對財務報表相關附注所述的修改實施程序,注冊會計師可修改審計報告,并增加補充報告日期,或出具新的或經修改的審計報告,在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中說明注冊會計師對期后事項實施的審計程序僅限于財務報表相關附注所述的修改。

  8、 下列有關對存貨項目審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有關存貨“完整性”和“存在”認定不可用監盤程序予以證實

  B 、 在計價測試時,應著重選擇結存余額不大但價格變化比較頻繁的項目

  C 、 存貨計價審計的樣本應著重選擇余額較小且價格變動不大的存貨項目

  D 、 存貨截止測試的主要方法是檢查存貨盤點日前后的購貨發票與驗收報告(或入庫單) ,確定每張發票均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

  答案: D

  解析: 計價審計的樣本應著重選擇“結存余額較大且價格變化比較頻繁”的項目。

  9、 下列關于存貨監盤計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注冊會計師應僅根據自己的專業判斷和往年的審計經驗,編制存貨監盤計劃

  B 、 存貨監盤程序用作控制測試還是實質性程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

  C 、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對被審計單位存貨盤點和內部控制的評價結果確定檢查存貨的范圍

  D 、 存貨監盤范圍的大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審計時間的分配以及審計成本的核算

  答案: C

  解析: 選項A錯誤,注冊會計師不能夠僅憑自己的專業判斷和往年經驗來編制計劃,還應當根據被審計單位存貨的特點、盤存制度和存貨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況,在評價被審計單位存貨盤點計劃的基礎上,編制存貨監盤計劃,對存貨監盤做出合理安排;選項B錯誤,存貨監盤程序用作控制測試還是實質性程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風險評估結果、審計方案和實施的特定程序;選項D錯誤,存貨監盤范圍的大小取決于存貨的內容、性質以及與存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10 下列各項中屬于信息系統應用控制的是 ( )。

  A 、 程序開發控制

  B 、 處理控制

  C 、 數據訪問控制

  D 、 程序變更控制

  答案: B

  解析: 選項ACD屬于一般控制。

  11、 在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時,細節測試是注冊會計師擬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細節測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 細節測試適用于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測試,特別適用于對存在、發生、計價的認定的測試

  B 、 相對于在控制測試中利用以前測試結論而言,注冊會計師對在細節測試中利用以前細節測試的結論和證據更加謹慎

  C 、 注冊會計師出于審計成本的考慮用實質性分析程序代替細節測試

  D 、 將財務報表與相關財務記錄相核對、檢查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作出的重大會計分錄和其他重大會計調整均屬于細節測試

  答案: C

  解析: 不能出于成本的考慮減少不可替代的細節測試。

  12、[單選題]注冊會計師審計或有事項時尤其關注的證實或有事項的( )。

  A.存在

  B.列報

  C.完整性

  D.分類和可理解性

  【答案】C

  【解析】CPA對或有事項進行審計所要達到的審計目標一般包括:1.確定或有事項是否存在和完整;2.確定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3.確定或有事項的列報是否恰當。其中,確定或有事項是否完整是CPA最重要的目標!

  13、[單選題]注冊會計師閱讀其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 )

  A、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不一致

  B、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不一致

  C、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對事實的重大錯報

  D、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對事實的錯報

  【答案】A

  【解析】注冊會計師要考慮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必須獲取其他信息,閱讀其他信息,這是“考慮”的前提。而且,從本準則后面的條文要求不難發現,注冊會計師對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考慮,主要著眼于“重大不一致”和“對事實的重大錯報”這兩個方面。注冊會計師對“重大不一致” 是通過閱讀其他信息去尋找、發現的,而對于“對事實的重大錯報”,則只不過是在閱讀其他信息以發現重大不一致的過程中注意到的。所以,閱讀其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識別其他信息與已審計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不一致。

  14、 [單選題]甲公司2006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產品質量保證條款規定,產品售出后,如果一年內發生正常質量問題,甲公司將負責免費維修。根據以往經驗,如果發生較小質量問題,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2%,發生較大問題的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3%~5%,發生特定質量問題的修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 8%~10%.公司考慮各種因此,預測2006年所售商品中,有10%將發生較小質量問題,5%將發生較大質量問題,2%將發生特定質量問題。2006年年末,甲公司應確認的負債金額為( )萬元。

  A、0

  B、22.4

  C、24

  D、23.2

  【答案】D

  【解析】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個金額區間,則合理的估計數應是該區間的上、下限金額的平均數。如果不存在一個金額區間,則應按如下原則確定合理的估計數:或有事項涉及單個項目時,按最可能發生的金額確定;或有事項涉及多個項目時,按各種可能發生的金額及其發生概率計算確定。該或有事項為涉及多個項目的或有事項,2006年末甲公司應確認的負債金額為4000×2%×10%+4000×(3%+5 %)÷2×5%+4000×(8%+10%)÷2×2%=23.2(萬元)。預計負債的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認(1)當清償因或有事項而確認的負債所需支出存在一個金額范圍時,則最佳估計數應按此范圍的上下限金額的平均數確認。(2)如果不存在一個金額范圍時,則最佳估計數按以下標準認定:a.如果涉及單個項目,則最佳估計數為最可能發生數b.如果涉及多個項目,則最佳估計數按各種可能發生額及發生概率計算確認――即“加權平均數”

  15、[多選題]其他信息是指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慣例,在被審計單位年度報告、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中包含的除已審計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以外的其他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下列內容中屬于其他信息的有( )

  A. 財務數據摘要B.計劃的資本性支出C.財務比率D.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

  【答案】ABCD

  【解析】下列內容中屬于其他信息的有(一)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治理層的經營報告;(二)財務數據摘要;(三)就業數據;(四)計劃的資本性支出;(五)財務比率;(六)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七)擇要列示的季度數據。

  16、[多選題]注冊會計師有可能針對期后事項實施的審計程序有( )。(2006年)

  A.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企業合并的情況

  B.重新計算資產負債表日后售出固定資產的處置損益

  C.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的結案情況

  D.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情況

  【答案】ACD

  【解析】期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之間發生的事項以及審計報告日后發現的事實,分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兩種類型。選項C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選項A和D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選項B不屬于這兩類事項,因此不需要實施審計程序。

  17、[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在資產負債表日,被審計單位與客戶發生的一項大型設備質量訴訟尚未結束,涉及銷售收入 3000 萬元,毛利 1200 萬元。如果敗訴,被審計單位需要接受客戶退貨,并承擔退貨和訴訟費用 100 萬元。假設訴訟在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 前結束,被審計單位敗訴。那么,被審計單位應當調整財務報表,沖回銷售收入,并承擔退貨和訴訟費用

  B.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被審計單位收到外國政府的反傾銷裁決,對被審計單位下一個財務年度開始的出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C.對于第二時段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無需實施審計程序或進行專門查詢,但管理層有責任告知注冊會計師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事實

  D.對于第三時段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進行查詢,但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知悉

  【答案】ABCD

  【解析】A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B該事項對所審計的財務報表無影響,但對被審計單位的未來經營產生影響。因此,被審計單位不需要調整財務報表,但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備考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24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備考題及答案03-01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備考題及答案03-08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基礎備考題及答案03-09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備考題(附答案)01-21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基礎備考題(附答案)02-27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基礎階段備考題及答案03-02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審計專業》備考題及答案01-22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基礎階段備考題(附答案)03-02

2017國際內審師考試《內部審計業務》備考題及答案03-1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区偷拍区综合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色大全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