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不孕
正常月經周期是一種生物鐘現象(biological clock)受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及神經內分泌的調節,使女性生殖生理、生殖內分泌功能遵循嚴格的生物節律(biological rhythm),即出現明顯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月節律(lunar rhythm)和季節律等。任何干擾月經神經內分泌調節的因素,均可以致月經失調和異常子宮出血。
排除器質性病變和血液異常等病因,由于神經內分泌系調節紊亂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病理生理】
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功能紊亂,使子宮內膜反應異常,其組織學變化失去規律性,可以是從增殖期到分泌期的任何一個階段的改變。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大部分為無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種程度的發育并持續存在,但不能排卵也無黃體形成,出血量的多少,持續時間長短都不確定。
【癥狀】
1.排卵期出血排卵前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低落,在排卵期可見少量陰道出血。
2.月經前出血月經來潮前幾天有少量陰道流血,接著出現正常月經。這種類型的出血是由于黃體功能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3.經后出血月經開始階段正常,但是到后期少量出血持續時間延長。這種類型的出血是子宮內膜剝脫不全、組織學特點是剝脫不全的分泌期內膜與初期的增殖內膜混合存在。這主要是由于黃體退行緩慢、孕激素持續分泌造成的。子宮內膜增殖癥所引起的出血是一種典型的無排卵型出血。由于卵泡持續存在并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致使子宮內膜異常增殖,子宮內膜多呈腺囊性增生過長。
5.子宮內膜成熟不全所致的出血是一種常見于黃體期的不正常出血。子宮內膜增殖期和黃體期改變可同時存在。是由于雌、孕激素分泌失衡所引起的。
【診斷】
1.子宮內膜活檢可排除器質性病變、了解子宮內膜組織類型,判斷體內激素分泌水平。
2.基礎體溫測定可判斷有無排卵及出血所處的時期。
3.激素測定測定LHFSH、E、P等協助判定出血原因。
【治療】
治療的最終目的在于建立排卵周期。
1.排卵期出血出血前給予雌激素。每天0.5~lmg乙烯雌酚。
2.月經前出血預定月經前5—7d開始給雌、孕激素如避孕藥等連續3~5d,預定月經前2d停藥。
3.月經后出血預定月經前7d開始給雌、孕激素,給藥5~7d后停藥,使體內雌、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子宮內膜較充分的剝脫。
4.子宮內膜增殖癥引起的出血應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激素消退產生撤退性出血,起到激素子宮內膜搔括作用。如仍不能止血已婚者宜行刮宮術止血,其后再行促排卵治療。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不孕】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嘔吐04-10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癇證09-28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不寐09-19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心悸09-21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癲癇08-18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蛇根草08-23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產后腹痛06-16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妊娠腹痛06-01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多胎的病因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