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采購成本控制的方法

時間:2024-07-14 00:32:40 采購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戰略采購成本控制的方法

  整體采購成本又稱為戰略采購成本,是除采購成本之外考慮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企業產品的全部壽命周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它包括采購在市場調研、自制或采購決策、產品預開發與開發中供應商的參與、供應商交貨、庫存、生產、出貨測試、售后服務等整體供應鏈中各環節所產生的費用對成本的影響,概括起來是指在本公司產品的市場研究、開發、生產與售后服務各階段,因供應商的參與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所導致的成本,它包括供應商的參與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沒有達到最高水平而造成的二次成本或損失。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戰略采購成本控制的方法,歡迎閱讀。

  1、在開發過程中,因供應商介入或選擇可能發生的成本:

  ① 原材料或零部件對產品的規格與技術水平的影響;

  ② 供應商技術水平及參與本公司產品開發的程度;

  ③ 對供應商技術水平的審核;

  ④ 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合格及認可過程;

  ⑤ 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開發周期對本公司產品的開發周期影響;

  ⑥ 原材料或零部件及其工裝(如模具)等不合格對本公司產品開發的影響等。

  2、采購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成本:

  ① 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購費用或單價;

  ② 市場調研與供應商考察、審核費用;

  ③ 下單、跟貨等行政費用;

  ④ 文件處理及行政錯誤費用;

  ⑤ 付款條件所導致的匯率、利息等費用;

  ⑥ 原材料運輸、保險等費用等。

  3、企劃(包括生產)過程中可能因采購而發生的成本:

  ① 收貨、發貨(至生產使用點)費用;

  ② 安全庫存倉儲費、庫存利息;

  ③ 不合格來料滯倉費、退貨、包裝運輸費;

  ④ 交貨不及時對本公司生產的影響及對倉管等工作的影響;

  ⑤ 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庫存;

  ⑥ 企劃與生產過程中涉及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政費用等。

  4、質量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采購成本:

  ① 供應商質量體系審核及質量水平確認(含收貨標準);

  ② 檢驗成本;

  ③ 因原材料或零部件不合格而導致的對本公司的生產、交貨的影響;

  ④ 不合格品本身的返工或退貨成本;

  ⑤ 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導致的本公司產品的不合格;

  ⑥ 處理不合格來料的行政費用等。

  (5) 售后服務過程中因原材料或零部件而發生的成本:

  ① 零部件失效產生的維修成本;

  ② 零部件供應給服務維修點不及時而造成的影響;

  ③ 因零部件問題嚴重而影響本公司的產品銷售;

  ④ 因零部件問題導致本公司的產品理賠等。

  在實際采購過程中,整體采購成本分析通常要依據采購物品的分類模塊按80/20規則選擇主要的零部件進行,而不必運用到全部的采購物料。整體采購成本分析需要由有經驗的采購、企劃、開發、生產、品質、經濟、成本人員一起組成跨功能小組共同進行,一般是先在現有的供應商中選擇最重要的進行綜合采購成本分析,找出實際整體采購成本與采購價格之間的差距,分析各項成本發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通過對現有主要供應商的整體采購成本分析的規律性總結,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再綜合運用于“上游”采購,以達到有預防性地降低整體采購成本的目的。


【戰略采購成本控制的方法】相關文章:

戰略成本下的采購成本控制07-06

控制采購成本的方法05-22

采購成本控制方法05-12

企業控制采購成本方法07-30

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因素及控制采購成本的方法07-02

采購成本的控制10-07

集團戰略成本控制途徑09-25

配送成本控制方法07-18

企業采購成本控制10-20

企業戰略成本控制的特點08-1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