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宋代制普洱茶膏與茶工藝介紹

時間:2024-06-11 03:42:00 茶藝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宋代制普洱茶膏與茶工藝介紹

  我國宋代制普洱茶膏與茶工藝介紹

  宋代的品茶與賞茶,有皇帝與上層人士的直接參與,打破了唐代由茶人與僧人為主導的局限。從唐代開始出現(xiàn)的煮茶與分茶法到了宋代更為普及。到了宋代制普洱茶膏與茶工藝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對這一問題做一詳細介紹。

  到了宋代茶坊、茶肆的出現(xiàn),使茶開始走向世俗生活。一方面,上至朝廷,下至市井老百姓對盛行的“茶會”、 “茶宴”與“斗茶”、“分茶”飲茶風俗的情有獨鐘,表明了茶在當時已不僅僅是“開門七件事”之一,而上升到一門高雅的藝術,是相聚賞玩娛樂的主要交際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舉國上下對茶品的熱衷,自然形成了制茶業(yè)在宋代的空前繁榮,從茶葉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裝、遞運、進貢等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層樓,且規(guī)定更加細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茶餅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餅表面含的膏狀物質,如果較稀的話,會出現(xiàn)很多皺紋。如果表面含的膏狀物質較多、較厚,即膏稠者,其表面的紋理不明顯,質地堅實。

  那么,這里有一個疑問:宋徽宗提出的這個膏稀與膏稠是怎么來的呢?唐代陸羽的“含膏者皺”是“蒸之、搗之、拍之”之后使茶汁溢出,經空氣氧化,使茶汁出現(xiàn)了“膏化現(xiàn)象”的結果。而宋徽宗的膏稀和膏稠的提法難道與唐代工藝如出一轍?仍然是唐代“含膏者皺”這一思路的延續(xù)?

  宋代將此方法獲得的茶膏,用于兩個方面:

  一是作為獨立的茶品納入宋代的茶品名錄。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寫《茗錄》時,就將兩款茶膏納入其中:一種是“玉蟬膏”,另一種是“縷金耐重兒”。雖然《茗錄》主要記述茶事的十八個趣聞,但我們從這些描述中看到這兩款茶膏的名稱,標志著茶膏作為獨立產品的存在。

  二是在餅茶制作過程中,有意識將餅茶表面用茶膏涂層,以增加餅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澤。這與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藝有明顯不同。或者說相比唐代而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過宋仁宗的貢茶使(負責造茶進貢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錄》中對此有專門的描述:“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他說:餅茶多數(shù)用茶膏涂在餅茶的表面,因此有青色、黃色、紫色、黑色的區(qū)別。實際上,宋徽宗在《大觀茶論》提到的“膏稀者”與“膏稠者”都與茶膏涂在餅茶表面多少與厚薄有關。

  其實,宋代是中國名茶不斷涌現(xiàn)的時代。我們從《宣和北苑貢茶錄》(宋代熊蕃所著)中,可以體察到為皇家所造團餅茶那出神入化的皇室茶譜。其中尤以龍團鳳餅為精致致極。熊蕃在他的書中,錄有38種團餅茶模型,有方、圓、橢圓、花式等,造型多姿多彩,飾面用龍鳳圖騰,祥云氤,寄托一種神韻,其茶名 “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龍鳳英華”、“龍園勝雪”、 “玉除清賞”等更是引人入勝。這其中,有一條是后人極少發(fā)現(xiàn)的,就是茶膏也為其增色不少。如果沒有“珍膏油其面”,會使其遜色不少。

  但是,不幸的是,這種制茶工藝卻在明代戛然而止。

【我國宋代制普洱茶膏與茶工藝介紹】相關文章:

怎么沖泡普洱茶膏01-12

普洱茶的介紹03-10

普洱茶的沖泡方法介紹02-25

普洱茶屬于什么茶03-10

普洱茶功效03-21

普洱茶的好處03-21

普洱茶的誤區(qū)03-07

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生茶07-28

普洱茶生茶的泡法07-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 亚洲v国产v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