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案設計

時間:2024-08-11 21:44:03 初中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案設計

  《馬》被選入七年級人教2008年7月第三版七年級下冊第29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馬的特點。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了解對比描寫的作用。

  3、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4、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美語句。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馬的特點。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了解對比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2、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美語句。

  課型自瀆課

  教學媒體教學課件

  作業摘抄優美語句,寫感受或作簡要評議。

  師生活動1、由圖片導入,直觀形象,談感受,訓練口頭表達能力。

  2、文章生詞較多,第一便朗讀課文是注意正字正音。

  3、整體感知環節設計的三個問題注意從總體上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設計內容4、深入探究環節注意圍繞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的不同命運展開。

  5、體驗拓展環節設置話題“假如你是一匹馬,你愿做哪種馬”,開拓思路,訓練表達;補充《如果我為馬》、《老馬》,開闊視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板書設計特點勇毅

  馴良

  人工馴養的馬

  遭遇天性被摧殘

  淪為玩物和奴隸

  美質:精力充沛,精神高貴

  天然野生的馬美德:熱愛和平,團結和睦

  美貌:身材高大勻稱優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有關家馬、野馬的生活畫面。

  ⑴看了這些畫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⑵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更欣賞哪一種馬,并陳述理由。

  2、教師導語:

  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靈,法國博物學家布封的《馬》,用親切的感情、形象的語言、人格化的描寫,給這些“朋友”畫像,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今天,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讀這篇優美的散文化的科學小品,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去感受被賦予了人性光彩的馬。

  二、作者簡介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他從小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 法國科學院。 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正音正字。

  2、整體感知:

  ⑴你認為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家馬、野馬或人工馴養的馬、天然的馬)

  ⑵文中概括了這兩種馬各自的什么突出的特點?

  (家馬:“馴良”、“勇毅”, 野馬:“自由奔放”“團結”等)

  ⑶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

  四、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1、被征服之后的馬具有怎樣的品格? (讀第一自然段)

  ⑴勇毅。無論是在疆場上,還是在平時的射獵、演武、賽跑時,它們都精神抖擻、慷慨以赴,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

  ⑵馴良。它們不但屈從人類的操縱,還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們“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為人類做各種服務。自由豪邁的動物,成了低眉順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哀的墮落。

  2、人類是如何對待它的?(讀第二自然段)

  ⑴人類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如何理解這句話? 討論明確:首先,“教育”是擬人化用法,指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

  ①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

  ②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 這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⑵人類還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使它成為人類勞役的工具。

  ⑶更悲慘的是,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把馬變成了自己的玩物,馬淪為人類玩樂的奴隸。

  (品讀本段最后一句:“這一切”是對馬更大的侮辱,使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淪為人類的玩物和奴隸,精神的泯滅是最大的悲哀。)

  3、我們所見的“馬”,已經不是真正的、原始意義上的馬了,那么,馬原本是什么樣的動物呢? (天然野生的馬具有什么特點?)(讀三至五自然段)

  ⑴美質:精力充沛,精神高貴

  (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覺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顧。在大自然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被賦予“強壯、輕捷和遒勁”的美的品性)

  ⑵美德:熱愛和平,團結和睦

  (天性絕不兇猛;群居行動,團結和睦;相互間沒有“妒忌”,從不為己爭斗。)

  ⑶美貌:身材高大勻稱優美

  4、文章在寫馬的美貌時,與其他動物作了對比,你認為其他動物真的很丑嗎?說說你的看法。

  (運用對比描寫,更能突出馬的美貌。但作者把馬與其他動物作比較時,態度是不很客觀的,因為動物的外形是它們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為適應環境自行演變的結果,無所謂優劣美丑。)

  5、找出文中其他對比描寫的內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來看,作者是將家馬與野馬作比,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

  五、體驗拓展

  1、作者對這兩種馬持什么態度?

  (贊美自由之馬,同情被奴役之馬)

  2、對你有什么啟示?

  崇尚自由、善待生命、關愛動物、尊重自然……

  3、你認為人工與天然究竟哪種更美?

  (可不局限于有關馬的探討。)

  4、假如你是一匹馬,你愿意做哪一種馬呢?你會怎樣想呢?

  (可各抒己見,可從不同的角度評說,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補充資料:梁曉聲《如果我為馬》

  片斷:

  軍馬的一生是豪邁的;賽馬的一生是榮耀的;野馬的一生是自由奔放的;役馬的一生如牛,注定了辛勞的。

  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的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

  在我享受了野馬那一種自由之后,我認野馬不幸落入獅口那一種命。

  作不成野馬,作戰馬也行。 因為在戰場上,戰馬和戰士的關系,使人和動物的關系,上升到了一種幾乎完全平等的程度。不如野馬般自由的生,何妨像戰馬似的豪邁的死!

  倘做不成戰馬,做役馬也行。

  只要那勞動對世界是有益無害的,我不拒絕勞動;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愿承擔起繁重的勞動;只要我勞動時不在我頭頂上揮鞭子,我不會覺得勞動對一匹役馬來說是什么懲罰……

  正如我不情愿做寵犬,我絕不做那樣的一類馬──“就是那些奴役狀況最和婉的馬,那些只為著擺闊綽、壯觀瞻而喂養著、供奉著的馬,那些不是為著裝飾它們本身,卻是為著滿足主人的虛榮而戴上黃金鏈條的馬,它們額上覆著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是的,縱然我為馬,我也還是要求一些馬性的尊嚴的。故我寧肯充當役馬,也絕不做以上那一種似乎很神氣的馬。

  6、補充資料:

  老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的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頭望望前面

  六、小結

  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美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被奴役之馬的深切同情。

  七、作業

  摘抄優美語句,寫感受或作簡要評析。

【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馬》教學設計03-1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理想教案設計03-0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滁州西澗》教案設計03-1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傷仲永》教案設計03-0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夸父逐日》教案設計03-1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登上地球之巔教案設計03-1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峨眉山月歌》教案設計01-10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七年級春夜洛城聞笛教案設計03-18

人教新課標《山雨》教案設計03-1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 亚洲911国产户外 | 亚洲刺激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