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傳統舞蹈酒禮舞的介紹

時間:2024-07-29 06:00:16 芷欣 民族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仡佬族傳統舞蹈酒禮舞的介紹

  今天讓我們走進仡佬族文化,我們能看到仡佬族先民躍動的舞蹈靈魂,我們能看到仡佬族充滿魅力的舞蹈藝術。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下面一起來看看“踩堂舞”和“酒禮舞”吧!

仡佬族傳統舞蹈酒禮舞的介紹

  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舉行的舞蹈。流行于貴州遵義、仁懷一帶。古代是在墳前進行,近代改在靈堂。

  舞蹈時,由3或4人分別吹笙、搖鈴、搖司刀、打錢桿作前導,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在后面魚貫而行。另外幾位女子,或舉著火把,或提著酒壺,或端著茶盤,盤內放酒碗或酒杯,在隊列旁向舞蹈者敬酒。

  這種多人舞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復雜隊列的變化。人們邊唱邊跳,邊以足蹉地,還不時“呵嗬、呵嗬”地呼喊。《酒禮舞》在傳統婚禮時跳。領舞者執手帕領眾人在屋前場地上圍成圈,沿逆時針方向邊唱邊跳。

  一領眾合,氣氛熱烈。舞蹈動作簡樸。特點是順手順腳,屈膝向右頂騰。步伐為起伏的橫墊步,有時向前走跳。仡佬族群眾性的娛樂舞蹈有龍舞、獅舞等。當代的一些舞蹈工作者也根據仡佬族的傳統舞蹈編演了一些舞蹈,豐富了仡佬族舞蹈藝術。

  酒禮舞的主要分類

  踩堂舞

  又叫踩臺舞,是在喪葬儀式中跳的舞蹈。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遺體前跳踩堂舞,以此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因系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均為男性,三、四人為一組,一人吹蘆笙,一人打錢桿,一人搖鈴、一人舞絲刀,邊舞邊唱挽歌。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隊形變化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

  牛筋舞

  隆林縣弄麻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愈后,跳牛筋舞慶祝,祈望老人健康長壽。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親屬。主跳者背一個竹編蒸籠,籠中放只空碗,手執一條30多公分長的熟牛筋。陪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設法敲響籠中的碗,敲響一次,主跳者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擋住落地,陪跳者也要被罰飲酒一杯。舞畢,將數斤鮮牛肉和牛筋獻給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猶如牛筋一樣堅韌有力。

  獅舞

  是很受群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搭建以8至12張大方桌一層層疊壘而成的高臺,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10多米。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15人。一般同時登臺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

  拓展

  仡佬族的舞蹈有“頂翁羅”、“打親敬酒舞”、“酒舞”、 “淘盆打褂子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田娘舞”等。

  “頂翁羅”是表達仡佬族青年男女在農歷正月社交期間,相互表達愛情,選擇終生伴侶的傳統習俗的舞蹈。

  “酒舞和打親敬酒舞”是大方縣箐山拉魯村仡佬族的舞蹈,是從婚禮中的有關禮儀衍化而來。

  “酒舞”是表現賓客們參加婚禮時飲咂酒的歡樂跳躍狀。

  “打親敬酒舞”是表現新娘出嫁時用袖遮面的羞澀情態。

  “淘盆打褂子舞”流行于務川自治縣,是仡佬族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

  “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所跳的一種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神時跳的舞蹈。

  “祭田娘舞”是水城、六枝等地每年“吃新節”期間由家人帶領婦女兒童在客家田地里摘新時跳的舞蹈

【仡佬族傳統舞蹈酒禮舞的介紹】相關文章:

仡佬族踩堂舞的特色10-12

民族舞蹈蘆笙舞介紹08-11

藏族的傳統舞蹈介紹大全07-27

蘆笙舞的舞蹈種類07-31

中國傳統民族舞的具體介紹09-02

傳統的中國古典舞要點介紹08-01

肚皮舞的舞蹈誤區09-27

爵士舞的舞蹈特征07-15

鋼管舞的舞蹈動作10-0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视频欧美专区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性福利网站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成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