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醫源性傳播

時間:2024-10-06 11:36:14 公衛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醫源性傳播

  醫源性傳播是指在醫療、預防工作中,人為地造成某些傳染病傳播,稱為醫源性傳播。

  醫源性傳播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指易感者在接受治療、預防或檢驗(檢查)措施時,由于所用器械、針筒、針頭、針刺針、采血器、導尿管受醫護人員或其他工作人員的手污染或消毒不嚴而引起的傳播;另一類是藥廠或生物制品生產單位所生產的藥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傳播,如用第Ⅷ因子引起的艾滋病。從廣義上說,這兩類傳播方式均屬于間接接觸傳播,是由于消毒不嚴、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目前,第一種傳播方式以乙型肝炎多見,此外,丙型肝炎、艾滋病亦可通過此方式傳播;第二種傳播方式與第一種相比,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往往波及人群數量較多,故危害也較大。

  類型:

  醫源性傳播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在進行醫療預防措施時,未嚴格執行必要的規章制度,由所用器械、針筒、針頭、針刺針、采血器、導尿管等被污染,傳播某些傳染病;另一類是由于藥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的傳播,或器官移植引起的傳播,這類情況較少見。

  第一種傳播方式以乙型肝炎多見,此外,丙型肝炎、艾滋病亦可通過此方式傳播;第二種傳播方式與第一種相比,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往往波及人群數量較多,故危害也較大。

  預防:

  要求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包括村了衛生室)均應加強消毒防護措施。各種醫療及預防注射(包括皮試、卡介苗接種等)應實行一人一針一管,各種醫療器械及用具均應實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采血針、針灸針、手術器械,劃痕針、探針、各種內窺鏡以及口腔科鉆頭等,也應包括穿耳孔和刺紋用的針)。尤其應嚴格對帶血污染物的消毒處理。雖然獻血員在獻血前進行體格檢查,檢測谷丙轉氨酶及HBsAg,肝功能異常或HBsAg抗HcV陽性者不得獻血。但限于條件,還有可能個別的丙肝病毒攜帶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會輸到病人身上,以致感染了肝炎。因此在沒有十分必要的情況下,還是盡量不要輸血為好。建議積極創造條件,對助血員進行丙型肝炎RNA和乙肝病毒其他標志的檢測。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醫源性傳播】相關文章: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接觸傳播08-18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經水傳播09-02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經空氣傳播08-10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登革熱的傳播途徑08-02

執業醫師復習要點:傳播途徑-醫源性傳播09-07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途徑-經媒介節肢動物傳播08-06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傳播類型11-01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傳播類型及交流技巧09-11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03-05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皮膚及性傳播疾病10-0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亚洲自拍偷拍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