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時間:2025-02-10 17:34:50 歐敏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你知道應該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歡迎閱讀。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一、什么是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傳染性疾病。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可通過空氣、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每年的冬春季節,好發于學校和集體單位等人群密集場所。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不同,常伴發熱、頭痛、肌痛、乏力、流涕、咳嗽、咳痰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并發癥或死亡。

  二、為什么冬春季好發呼吸道傳染病?

  (一)人群接觸機會多。呼吸道傳染病是通過飛沫傳播的,而冬春季節氣溫又較低,人們在室內活動、密切接觸,春節前后購物、走親訪友、外出旅游等均增多,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機會。

  (二)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低,使病原微生物容易侵犯呼吸道而致病。呼吸道粘膜是覆蓋在呼吸道上的一層組織,冷空氣和干燥空氣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縮、局部缺血和營養障礙;室內通風換氣較差,以及被人吸入的煙塵(包括被動吸煙),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減弱及凈化防御機能降低。

  三、冬春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有何癥狀?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潛伏期1-3天,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塞、咽痛和咳嗽癥狀。流感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現嚴重并發癥。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對2-15歲的兒童威脅嚴重,通過飛沫傳播,起病較急;颊吒腥竞蟠蠖酂o前驅癥狀,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出現一側或兩側腮腺腫大,2-3日內達高峰,面部因腮腺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過敏,開口及咀嚼時疼痛明顯。腮腺腫大可持續5日左右,以后逐日減退,全部病程約7-12日

  (三)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兩季,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傳染性非常強,潛伏期10-14天,典型的麻疹具有“發燒3天,出疹3天,退疹3天”的特點。發病時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炎癥,急起發熱、咳嗽、流涕、畏光流淚、眼瞼浮腫。起病第2-3日,在頰內粘膜上相當于第二磨牙的外側,可見白色斑點(科氏斑),發熱3-4天出現紅色斑丘狀皮疹,從耳后、頭面部,向全身擴散。在皮疹出齊后,會依出疹順序逐漸消退,皮膚上會有脫屑和色素沉著。同時體溫下降。7-10天后痊愈。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

  (四)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或由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感染。潛伏期14-21天。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食欲差和眼發紅等癥狀。通常在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24小時蔓延全身,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以嬰幼兒多見,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聚場所易發生局部暴發。平均潛伏期14-21天,病初癥狀較輕,可出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后,軀干皮膚、粘膜分批出現和迅速發展為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一般預后良好。

  (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腦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嬰幼兒發病最高、其次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地區,成人發病較高。臨床表現主要有急性發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強直、畏光、皮膚瘀斑等。

  四、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公眾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和良好通風狀態。經常打掃居室,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教室、宿舍每天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

  (二)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適齡兒童應按國家擴大免疫程序,接種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卡介苗等國家計劃免疫疫苗,也可自愿接種流感、B型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水痘等疫苗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對于年齡較大的老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有效減少發病。

  (三)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健康行為是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重要保證。倡導生活中保持健康行為,生活有規律、勞逸接合,保持充分的睡眠,合理安排飲食,注意鍛煉身體等。

  (四) 勤洗手

  勤洗手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就餐前或接觸污染環境后要洗手。

  (五)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在冬春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

  (六)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七)發病后及時就醫

  由于呼吸道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癥狀,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

  (八)患者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常見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

  一、什么是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傳播、感染的疾病。根據病原體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現為鼻炎、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二、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種類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水痘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新發呼吸道傳染病。

  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

  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塵埃)傳播;少數(天花、白喉、猩紅熱等)亦可通過直接接觸而感染。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在呼吸、咳嗽、噴嚏時將帶有細菌或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氣中,易感的人隨呼吸吸入或接觸等方式感染后,經過一定時間的潛伏期就會發病。不管是病毒引起的或是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預防最重要。

  四、幾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

  主要臨床表現:一般表現為發病急,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癥狀明顯,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輕,偶有腹瀉、腹痛等腸胃不適癥狀。

  預后:單純的流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預后良好。但是,患流感期間人們的抵抗力下降,其它致病菌的感染機會大為增加,易并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原有慢性心肺疾患和老年患者預后較差,可能因心衰和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經呼吸道傳播所致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人群普遍易感,以10-20歲的青少年為主。

  主要臨床表現:突發性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少數病例病情嚴重,病程進展快,救治不當易導致死亡。

  預后:流腦的治愈率達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為暴發型,短期內死于嚴重休克或腦疝,普通型病兒早期采用適應藥物能夠徹底治療,并發癥和后遺癥很少見,對不典型病例或診斷不及時,又延誤了正確治療,易發生后遺癥,因此小兒患流腦后,一定要徹底治療。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群為1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潛伏期為12~25日,通常為18日。

  主要臨床表現:前驅癥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發病1至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梢娨粋然螂p側腮腺腫大,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預后:預后良好,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沒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種普遍發生的兒童傳染;相關疫苗發明后,麻疹的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麻疹的潛伏期為7至18日,通常為14日。

  主要臨床表現:感染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屑。

  預后:無合并癥時預后良好,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腦部會受影響,導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5、風疹: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風疹的易感者多為5歲以上的兒童,潛伏期一般是2周左右,有的可超過3周。

  主要臨床表現:以發熱、全身皮疹為主要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癥狀一般較輕,病程短,往往不大引起家長的重視。

  預后:風疹預后良好,得過風疹的人能夠獲得持久免疫力,并發腦膜炎、血小板減少所致顱內出血引起死亡者少見。但妊娠初個月內的婦女患風疹,其胎兒可發生先天性風疹,引起死產、早產及各種先天性畸形,預后嚴重,故必須重視孕婦的預防措施。

  6、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皰疹病毒的一種)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主要是兒童,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

  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疾〕跗诔霈F輕微發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后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現,因此在出疹第2—3天內,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見到各階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皰疹及結痂)同時存在。

  預后: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在10日以內可自愈,無后遺癥,病后可獲終身免疫。

  五、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1、勤洗手。研究證明,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要注意手的衛生,洗手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一個重要措施。

  2、多喝水。特別在秋冬季氣候干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3、搞好環境衛生,不要隨地吐痰。

  4、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搞好家庭及個人衛生。

  5、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7、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水和維生素的攝入。

  8、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氣。

  9、不要共用毛巾和衛生間個人用品。

  10、生活有規律、保證睡眠、不吸煙、少飲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11、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也是預防的關鍵。

  12、進行免疫預防。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能有效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尤其要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免疫管理。

  13、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時,要及時進行治療,最好是分房隔離、限制活動。

  14、要早發現病人、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5、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到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到病家探視病人,不要去疫村,不要到發病地區趕集、探親,更不要到傳染病患者聚集的場所。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相關文章:

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水痘的預防08-04

學校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201705-22

夏季傳染病防控知識09-09

春季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09-01

春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春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11-01

實用夏季傳染病防控知識07-23

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要點08-26

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小知識05-21

春季常見傳染疾病防控知識11-0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